张淑存,姚琴琴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张掖 734000)
微量注射泵(简称微量泵)属于新型的医学泵力仪器,主要用于硝普钠、硝酸甘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它能使药物24 h持续、匀速、精确输入体内,符合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小、准确、缓慢的特点,保证了治疗的持续稳定[1]。现结合我院2013年1月至6月微量泵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使用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6月使用微量注射泵的患者246例,男性154例,女性92例。其中心肌梗塞患者8例,心力衰竭患者73例,心律失常患者66例,高血压病患者99例;应用硝酸甘油占43%,硝普钠占10%,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占40%,其他占7%。
1.2 护理方法
1.2.1 使用材料 采用型号LD-P2020微量泵(上海蓝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一次性使用输液延长管(浙江京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50 ml一次性注射器;留置针(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常用药品:硝普钠、硝酸甘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持续泵入时间在12 h以上,最长达18 d。
1.2.2 心理护理 使用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微量泵的有关知识,如性质、使用目的、报警的原则及注意事项、介绍药物的名称、作用及副作用。以及此操作有可能给患者生活带来的不便等[2],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1.2.3 熟练操作技术 护士要严格掌握微量注射泵的正确操作和所需药物的性质、剂量、用途、微量泵的注射速率[3]。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宜选粗、直、弹性好、宜固定并便于观察的上肢部位,以减少药液外渗的发生。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2.4 建立规范的输液卡 将床号、姓名、药名、剂量、配置时间、速度等注明在输液卡上。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并将检测时间、血压值、调整泵速依次注明在输液卡上,更换药液时也需将时间注明在输液卡上[4]。严格交班:床边看清、口头讲清、书面写清,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1.2.5 加强巡视,观察不良反应 微量注射泵是电脑控制机械推注,即使出现注射器与留置针的肝素帽脱落,微量泵仍可运行而不报警[5],因此要加强巡视病房,注意观察微泵是否泵入通畅,有无渗漏、脱管、穿刺部位血管情况、泵入速度是否正确等;观察局部颜色、温度,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泵入药物,及时更换穿刺部位[6]。
1.2.6 正确处理静脉回血 发生静脉回血时,应根据所用药物的性质和回血量采取不同的措施,如硝普钠、硝酸甘油等药物不能简单地按快进键处理回血,应将装有生理盐水的针管接在针头上,将回血缓慢推入,如回血较多至延长管时,需更换泵管,切勿将针头接在泵管上直接推入。对给药速度要求不严、回血量极少的药物,可直接按快进键[7]。
1.2.7 加强微量泵保养 微量泵使用时应牢固固定,可根据情况固定于输液架上。每次使用后清洁除尘, 推进器和导轨摩擦处定时擦洗涂油, 并测试微量泵的速率是否准确[8], 定期充电备用, 以免电池耗竭。
1.2.8 操作注意事项
1.2.8.1 静脉炎和静脉硬化 如药物发生外渗,微量泵报警系统不会反映,若不及时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血管活性药物浓度高、刺激性大、漏至皮下组织而引起局部血管强烈收缩,导致组织坏死或血管通透性增大而使皮下淤血,引起静脉硬化,静脉炎的发生。
1.2.8.2 针头堵塞 患者躁动、咳嗽、咳痰,药液注射完后未及时更换等都可使静脉血回流到针头内而引起堵塞。由于延长管有一定弹性、容量大,针头堵塞后微量泵仍在继续输送药液,但药液并未进入血管而是集聚在延长管内,当延长管内压力增大到一定限度时,微量泵才会报警,这对危重患者是不利的[9]。
1.2.8.3 微量泵速度调节错误 由于操作规程不规范,使用不熟练;一般微量泵界面为英文提示,操作者不熟悉英文单词;使用前未进行培训等均可发生。
1.2.8.4 微量泵附件不配套 微量泵液量少,灵敏度高。附件不配套影响其灵敏度,注射器大小不适,出现针管夹固定不牢,使得针管滑脱而药液剩余过多,导致仪器开始报警。延长管过软,可使静脉通路堵塞,微量泵不敏感而未能报警影响药物泵入。
1.2.8.5 没有规范微量泵管理制度 不定时检查调试造成机器不能正常使用,使用中未及时清洁,高浓度药液黏附在推进器导轨摩擦处易影响药物泵入速度,黏附于电源插头,易引起漏电危险。
246例心血管患者,使用微量泵注射各种血管活性药物过程中,发生静脉炎2例,针头堵塞1例,回血处理不当1例。共发生危险例数4例,其发生率为1.6%。经及时巡视处理,均得到有效改善。所有患者均达到了较静脉滴注更好的治疗效果。
微量注射泵治疗心血管疾病在国外应用十分广泛,是一项非常成熟的临床治疗技术[10]。因其使用简便,精确度高,并有提示性的报警系统,将少量药液精确、均匀、恒定、持续地泵入体内,保证了药物的有效浓度,产生最佳药效,可大大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但使用或管理不当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医疗危害[11]。本组案例发生静脉炎2例,针头堵塞1例,回血处理不当1例。因此,护士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并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掌握所用药物的特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视微量泵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风险防患意识,加强环节管理,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艳红.维持液在微量泵注血管活性药物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4,4(7):146-147.
[2]李玉兰,张志慧.微量注射泵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护理体会[J].健康大视野,2011,10(8):1012.
[3]赵丽娟.微量泵应用的安全隐患及防治措施[J].医疗装备,2009,22(6):56.
[4]龙海燕.微量泵在心血管疾病78例的应用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30.
[5]任月红.微量泵应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当代医学,2010,16(4):146-147.
[6]黄海英.微量注射泵在心血管疾病病人治疗中的应用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2):3257-3258.
[7]孙丽华.微量注射泵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6(17):178.
[8]于晓娜,沈桂英.微量泵注射硝普钠的护理体会[J].海军医学杂志,2007,28(2):164-167.
[9]张 潇.微量注射泵使用中的问题和护理[J].中国药业,2012,21(22):202.
[10]晁秀琴.微量注射泵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1):104.
[11]王 静.浅谈微量注射泵在心胸外科的应用管理[J].中国乡村医药,2014,21(6):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