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
“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鲍波尔语)问题是“发动机”,精彩的课堂必须有精彩的问题。优秀的教师总是能在课堂中巧设疑问,促使学生积极投入,深入思考。让我们走进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细细品味他们高明的课堂发问艺术以及精彩问题带给课堂的勃勃生机吧。
一、欲擒故纵:在学生思考的纰漏处反问
思维有瑕疵,一次错误就是一段精彩。欲擒之,先纵之。就文本的解读而言,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当然也有颇多的“幼稚”和“错误”。教师在研读文本时,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思考和捕捉这样的细节,巧妙设置情节,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给予其肯定,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随后,再话锋突转,提出反问,让学生在惊讶之余,茅塞顿开。
请看片段——
师:第一自然段中哪一句话说明更羸是个“射箭能手”?
请大家读一读,用“■”表示。
(生读,并做记号)
生1:“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生2:××把“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也打上了“■”,我认为没有必要吧?
随后,师生就此问题展开研究并指导朗读。
师:你们发现了没有?刚才我们读的哪句话中,有一个词是用错的?
生(纷纷接上说):是“射”。
师:是啊!不用箭,怎么可以说“射”?我们给他改!
生(众):改成“惊”!改成“吓”!
师:那么拿起笔——(生纷纷拿笔欲改)
师:真改?是课文的错误?(一生悟,大叫:“没错!是故意这样写的!”不少人响应)
师:好,我们别争,以理服人,改要有理由,不改,也要有理由,请讨论讨论。
……
教师从“射”字的误解出发,不露声色,似乎在肯定学生,实际则是在考查学生真正的认知状况。在学生的一致应和中,教师再回头一击,一击而中。一方面让学生发现了自己思维的幼稚;另一方面又将学生的思维过渡到了对人物的深度把握中,可谓一箭双雕。
二、由浅入深:在学生思考的困顿处追问
思维有梯度,一个台阶就是一道风景。由于学生本身的原因,他们在文本的解读中,对某些难点,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容易被一些直觉的东西遮住眼睛,蒙蔽思维,因此他们常会提出一些自己的疑问。教师要珍视这样的资源,敏锐把握问题关键,并以此为突破口,巧妙设疑,层层深入,这样就能产生柳暗花明的奇妙。
请看《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的一个课例。
生1:彭德怀的骡子不值得杀,为何不杀其他的骡子?
生2:对呀!
师:为什么?
生3:因为其他骡子功劳没有这么大。
生4:因为它若不是彭德怀的骡子,战士们就不会这么伤心了。
师:其他的骡子不干事,就闲养着吗?
生5:不,不会。
师:假如杀其他的骡,彭德怀会答应吗?
(生摇头)
师:为什么?
生6:彭德怀是好领导,他很关心战士。
生7:彭德怀是好领导,他要以身作则。
师:很好,一个关心战士胜过自己,一个能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的领导,能这样做吗?
(生再次摇头)
教师从学生课堂中产生的问题出发,通过反复追问,一方面让学生发现了自己思考的幼稚;另一方面将学生的思维过渡到对人物的深度把握中,自自然然,不着痕迹。
三、拨云见天:在学生思考的融通处拷问
思维有层次,一种高度就是一种境界,可谓一览众山小也。课堂中,很多时候,似乎该思考的问题也思考了,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时候,提出一个能统领全文、关照大局的问题,就会如一道闪电,打破心绪的安静、思维的平静,课堂又将进入新的高度。
再看《惊弓之鸟》的教学片段:在教学进入尾声时,教师说:“我们读完了,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和大家讨论。”学生非常来劲。教师问:“究竟是谁害死了这只惊弓之鸟?讨论一下。”学生热烈讨论,积极发言。有的说,是更羸的“嘣”;有的说,是先前打它的猎人;还有的说,是那群大雁。最后,有学生讲是这只大雁自己。在学生终于找到答案后,教师进行了总结:“你说得真好!我觉得这只大雁就是自己吓自己。因为它第一次受到了箭的伤害,第二次碰到类似的情况就乱了,其实它只要不惊,不往上飞,伤口也就不会裂开,也就不会掉下来……那么,我们学这个成语有什么意义?”教师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到了学习“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意义上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轻轻松松地实现了情向意、知向智的跳跃。可谓万象一统,精彩至极!
精彩的问题,精彩的思考,精彩的课堂。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学实践者必须牢记和践行的哲理。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