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福如
有效教学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在关心研究、探索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怎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语文课堂?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学生能获得较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听、说、读、写、思维能力得以提高,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得以养成,语文素养得以形成与发展。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语文教学效果,必须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训练这一条主线,摒弃课堂教学活动的花哨动作、虚假繁荣。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这种技术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可见,语文教学改革用不着对“训练”讳莫如深,关键是训练什么,用怎样的方法训练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真实、更加有效。因此,我们所追寻的语文课堂应是一个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的情感的课堂、对话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感悟的课堂和探究的课堂。
一、语文课堂应是一个情感的课堂
我们的语文课堂不管它怎么变,但首先它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这是语文作为人文性学科性质所决定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语文情感很浓的学科特点去发展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的品格,让语文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元素。语文学科肩负着要把学生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使命。
这也是遵循教育规律的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课堂上感染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当教师和学生一起深入作品中涵泳品味、受到感染,当师生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进而引发新的联想、迸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感悟的时候,语文课就会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共度的情感历程。
二、语文课堂应是一个对话的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阅读者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阅读者将获得他人无法取代的心灵体验。”这里所说的对话应包括:一是师生对话,即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二是生生对话,即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三是生本对话,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四是自我对话,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地与自己对话,丰富构建自己的语感和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认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简单地理解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就是对话。于是,教学就变为一种为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而设计一些客观性的、模式化的问题,整个课堂热热闹闹,而事实上学生的思维活动并没有真正地展开,和文本没有产生共鸣,课堂也就成了没有实际意义的“对话”。那教师如何营造多元对话的空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张扬个性,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呢?
(一)营造宽松的对话环境,让学生有话敢说
教师要置学生于平等的地位,避免居高临下的发问甚至责问,消除学生在交流中的畏惧紧张心理,让学生愿意倾心交谈,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言说,质疑问难,产生对话,达成共识。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要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并且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要善于进行角色换位,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的问题和观点,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使对话教学的课堂散发出充满人情韵味的温馨。这样的交流,才是平等的,学生才有话敢说。这是对话的前提。
(二)保证充裕的对话时间,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课堂上要真正让学生有话可说,就必须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读文本、思文本、说文本。没有充裕的思考时间,根本就没有真正进入文本,教师就让学生展开对话,这样的对话往往对不起来,即使对话,学生说得也很肤浅、生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变为问答、接话茬。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上的。教师不要过于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训练多维的对话角度,使学生有话会说
小学生由于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的局限,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完全自能的,要使得这种对话进行得更为生动、有效,需要教师的引导。我们要正确地把握师生对话的时机、内容、深度,进一步拓宽对话的面。要引领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对课文中优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以及遣词造句的色彩、语言节奏的强弱等进行感悟、推敲和品味。
三、语文课堂应是一个开放的课堂
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是针对当前语文课堂的现状提出来的,也是我们所说的“大语文观”。它要求打破语文课堂时间的封闭,让课堂内的时间与课堂之外的时间自然衔接;要求打破语文课堂上空间的封闭,让教室成为学生放松的、自由的学习、交流、探究的场所,同时让教室外的天地也能成为语文学习的空间;要求打破课堂教学内容的封闭,让社会、自然生活中的内容溶入课堂之中;要求打破语文课堂上对学生手脚的捆绑,不仅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还要让学生的手脚也动起来;要求打破语文课堂上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让思维活跃起来;要求打破语文课堂上对学生个性的压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得以张扬。开放的课堂包括时间的开放、空间的开放、内容的开放和学习方式的多样与开放。
我们主要谈一下内容的开放。语文源于生活。叶老认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只有知识与学生的经验、经历形成联系,才有意义。实际上,课文内容所反映的无非是自然中或社会中的内容。因此,学习课文时不能孤立地处理课文内容,必须尽量把自然、社会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中来,尽量联系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这可以通过实物、语言、图片、录像、课件等再现自然或社会内容,或通过引导学生表情朗读、联想、想象、表演等表现课文情境。“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叶老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地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们应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
同时,开放的语文课堂要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说明语文虽然姓“语”,但语文决不单是语文,必须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四、语文课堂应是一个感悟的课堂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感悟能力,是指在阅读中品味语言文字,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一)重视读中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
对一些学生不易把握且具有重要表现力的语段,教师要进行范读处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文中包含的意思读出来,让他们在听读中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
(二)研读重点词语,让学生品味词语使用的精妙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是新课标对高年级词语教学的要求。这就是说感悟词语要联系语言环境,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要让词语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比如,《水》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母亲为什么把“渴”说成是“饿”呢?是值得玩味的。
(三)注重文本朗读,让学生读出作者表达的情感
课文朗读,要求学生在读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和智慧,读出情趣、读出思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这是课标对朗读的基本要求。
(四)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能把握住文章的脉络,要明白作者的思路,着力点可以放在读写的结合上。一是着眼于写法的迁移。每篇课文视其自身的特点以及该阶段作文教学的要求,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中典型的句式、段式以及有效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二是着眼于语言的重组和扩展。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语句。如何让范文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呢?这需要反复诵读,需要活学活用。三是着眼于内容的生发。大家知道,习作内容无所依附,学生的练笔就必然落空。内容的生发点往往在课文的省略处、可变处、升华处……抓住它可以“借题发挥”。我们教师只要有了训练意识,只要肯“寻”,每篇课文都能找到好的读写结合点。
五、语文课堂应是一个探究的课堂
探究能力,是指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的能力,是感悟能力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感悟与探究是交织使用的,学生感悟不透,教师引领学生探究,然后再深入感悟。这样,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就得到了培养。怎样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一)教师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学生是不成熟的阅读者,需要教师智慧的引领和启迪。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
(二)让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珍视这一点。阅读是一个探寻、发现的过程。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智慧引领,内蕴丰富的情感能打动学生,充满智慧的哲理能启迪学生灵,富有情趣的语言能吸引学生。
(三)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
课外阅读的内容跟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有千万个接触点,不论是基础知识,还是基本技能训练,它们之间都是相通的。苏教版教材在高年级的单元练习中安排了“诵读与欣赏”的阅读版块,其目的是引领学生由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阅读。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语文课堂应该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的情感的、对话的、开放的、感悟的、探究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