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答题反思高三地理教学

2014-01-21 21:27相炜李慎中
地理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图表答题区域

相炜+李慎中

一、问题缘起——现实困惑

(1)高考的现实。近两年山东高考地理试题总体难度有所下调,大家普遍感觉平易常规,但考生的成绩没有预期中理想,大部分考生文科综合得分徘徊在一百六七十分。

(2)学生的困惑。知识繁杂而凌乱;记住了但用不上、不会用;教材已经背得很熟,分数却上不去;理解了,但记不住;懂,但说不清楚;一看就会,一写就错;看了答案就懂;不知道位置,知道了,就能做……

(3)教师的无奈。因为用心,地理教师伤得不轻;因为良心,高考复习面面俱到;因为担心,地理知识拓宽挖深……其结果高耗低效,身心俱疲!

二、症结分析——发现关键

1.学生答题中暴露的问题

★基础知识不扎实

(1)概念原理不清。如未掌握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等地形类型概念,导致地形类型判断错误;混淆水文、水系概念,答题无法正确区分。原理规律理解不到位,思考问题不深入。对于基本原理理解停留于表层,浅尝辄止;对重要规律不能进一步挖掘其内涵,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等。

(2)知识结构残缺。死记硬背知识碎片,缺乏知识间的联系与逻辑关系,导致答案要点不全,扣点不准,如对区位因素的分析执着一点不顾全局;对地理因果关系的分析前后颠倒、逻辑混乱。

★审题过程不细致

不能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答非所问;忽视设问中的限定词,曲解题意,思路大相径庭;区域定位不准确,不知“哪里”,也就无从分析“特征、原因”。

★信息提取不全面

重图轻文,对文字材料中的有用信息视而不见;不能充分挖掘图表中的隐形信息;不能根据设问整合信息确定答题思路。更有甚者,不少学生对图表中的显性信息也未能提取出来。

★图表技能不熟练

(1)图文转换能力欠缺。面对新图表读不出、说不明、理不清,不能建立图表信息与问题间的联系。如统计图表的分析,不能正确运用数据,尤其是需要作数据处理的图表更不知从何入手。

(2)空间思维能力薄弱。不能建立起空间概念,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定位能力不足,借助于空间想象进行推理判定的能力薄弱。

★迁移变通能力差

(1)概念原理印象模糊。概念、原理、规律背诵不少,面对实际问题不知如何运用。不善于联系所学原理、规律进行科学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

(2)难以整合原有知识。如2012年山东卷26题(2)分析辽河流域“西沙”的自然原因,很多考生没有从自然环境各要素的角度进行全面、综合分析而导致遗漏要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日常学习中还未建立起分析地理问题的基本思路。

(3)解题思路不知变通。面对开放型问题,思路狭窄,不会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不能围绕核心问题搭建分析思考的有效路径,重组知识构建解答模型。

(4)答案错位泛化显著。套用模板现象普遍、泛泛而谈、万能式的通用答案,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对思维模型进行取舍与变通。

★规范技巧不到位

(1)不能准确使用术语。表述模糊,似是而非,关键词错别字多。

(2)答案要点堆砌。无逻辑关系,甚至前后矛盾;缺乏全面、辩证分析,缺乏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

(3)答案缺乏针对性。重点不突出,条理和层次不明确;答题时绕圈子,踩不到点上。

(4)书写不规范。潦草杂乱、不规范修改、不分要点层次、一句话到底;字体过大或过小,间距不合理;漏答、错位。

2.复习备考误区的诊断

★定位不准

(1)面面俱到,贪多求全。高考命题突出主干,复习教学面面俱到,要求内容繁多,学生花费时间多,学生学习负担重。

(2)“好高骛远”,过多拓展。课堂教学内容繁难部分过多,拓展加深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3)学情不清,效率低下。教学内容的选择不顾及学生已有情况,自主学习或课前检测的结果不加利用,教师教学辛苦,学生并不领情。

(4)急功近利,适得其反。想在短期内迅速将学生能力提高到想象的高度,用难度、综合度很高的题目狂轰滥炸并陷入“热点问题”陷阱。

★方法不适

(1)教学因循守旧。以“灌、背、默”等形式让学生生吞活剥地复制教材;以一本复习资料为蓝本,师生一起进行“同化”;以“满堂练”形式提升学生考试能力。

(2)教师讲得过多。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条件较差,舍不得时间,形式大于内容;模式化教学使学生思维形成定势,发散思维被抑制,合理答案被排斥,尤其对尖子生杀伤力很大。

(3)偏重记忆知识。教学上对同一类问题缺少归纳总结,课堂讲解缺乏知识的前引后连,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碎片,割裂知识联系与体系。

(4)缺乏答题指导。如综合题答题逻辑关系的训练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即设问与基础知识、材料信息及答案要点间的联系。

★训练不当

例题选择的目的性不明确,示范效应差;练习题选择指向性不清,以量取胜;题量太大,学生疲于应对,思考时间少;题目选择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单一知识点题型单一,重复练习。

★落实不力

忽视基础知识落实情况,动口背得多、动手写得少,导致问题“理解了,但记不住”,“一看就会,一写就错”。限时训练批阅、讲评不及时,诊断补偿不到位;平时训练或检测对学生卷面要求不高,对学生答题存在问题整改力度不够。

三、策略调整——减负增效

1.大胆取舍突出重点

地理考试范围广及面面俱到的复习,只能是浅尝辄止,最后什么知识点都难以落实。与其“求全” 导致不落实,不如化繁为简,突出重难点,就某些核心问题举一反三,或许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对于核心主干知识,要紧抓关键不放,如从局域的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到大尺度的季风环流、沃克环流,乃至全球行星风系,形成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教学关键让学生掌握热力环流的原理。何谓地理核心主干知识?反映地理学科本质特征和基本研究方法,符合地理学科价值取向的知识即主干知识,如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可再生性的核心概念、基本技能、原理规律;以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的知识;对生活和终生发展有用的、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等。

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让学生把握地理要素间的相关性,并会推导知识间关系,构建知识结构概念图,体现认知逻辑。有意识地将教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由线成网”,形成知识的网络化,加强因果推导,展示逻辑思维过程,将知识不断引申,使学生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完善原有知识主干,在回忆中查漏补缺、强化主干。

2.牢固掌握思维方法

以区域为载体的人地相关分析(自然、人文现象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区域综合分析(以经纬网和等值线为载体的区域定位、区域特征分析、差异比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思维(位置变化及其联系、空间分布的成因联系)是地理学科基本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

(1)依托区域地图。强调地理要素在特定区域的叠置分析,提高以地形、气候、河流为对象的信息获取与解读、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训练。如通过解读等高线地形图、河流分布说明地形特征、地势起伏和地貌类型,分析地形对气候、河流及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通过空间定位结合气候统计图、等值线图判断该区域气候类型及特征,分析气候对河流、植被及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通过解读河流,整合地形、气候信息说明该区域水系、水文特征,分析河流对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2)注重案例拓展。以区域实证性、应用性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提高以“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地理问题”为主题的论证探讨和由此及彼的迁移运用能力。针对所选区域挖掘区域发展中的现实地理问题,依图设题提出选择和回答的相应要求,引导学生正确阐明人地关系,论述和说明区域发展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体现因地(时)制宜、可持续发展。对于同一主题,可采用区域替代方式让学生学会迁移变通。

(3)落实读图分析。通过图图转换、图文转换、图表转换的方式,变换思维角度,打破固定思维模式,增强对高考试题变异图形以及新材料、新情景的适应能力。通过读图思考设问,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特征、论证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各类地理图表的信息呈现特点,学会准确、全面地从中提取显性和隐性的、定性和定量的地理信息,并注意将文字与图表材料有机结合,以获得完整、综合的地理信息。

3.培养良好解题习惯

加强对学生从“想”到“说”、从“说”到“写”转化过程的有效训练,特别注意地理术语中“关键词”的应用,培养“看图说话、读表归纳”的能力。

(1)倡导解题前五问。命题意图是什么(关注考点、能力、立意)?通过什么情景素材考查(关注呈现形式)?设问角度如何(关注答题切入点)?解题思路如何(关注解题思维过程)?怎样正确科学地解答或表述(关注答题规范性)?

(2)形成良好答题习惯。建立必要答题模板,可鼓励“别出心裁”弥补“模板”可能带来的缺陷,答对答全;指导学生在设问答案间建立必要联系,对答案要点来源给出合理解释,培养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指导学生在设问与材料信息间建立必要联系,培养提取信息能力;严格要求,严谨规范,培养描述和阐释、探讨和论证问题能力。

(3)组织答案主次分明。有主次结合问题,联系相关知识,先主后次将答案要点一一作答;答题时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分知识层次,避免大小概念、原理混杂;用术语回答问题,表述科学规范完整,回答问题叙述清楚,有因有果,前因后果,对应准确。▲

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让学生把握地理要素间的相关性,并会推导知识间关系,构建知识结构概念图,体现认知逻辑。有意识地将教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由线成网”,形成知识的网络化,加强因果推导,展示逻辑思维过程,将知识不断引申,使学生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完善原有知识主干,在回忆中查漏补缺、强化主干。

2.牢固掌握思维方法

以区域为载体的人地相关分析(自然、人文现象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区域综合分析(以经纬网和等值线为载体的区域定位、区域特征分析、差异比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思维(位置变化及其联系、空间分布的成因联系)是地理学科基本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

(1)依托区域地图。强调地理要素在特定区域的叠置分析,提高以地形、气候、河流为对象的信息获取与解读、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训练。如通过解读等高线地形图、河流分布说明地形特征、地势起伏和地貌类型,分析地形对气候、河流及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通过空间定位结合气候统计图、等值线图判断该区域气候类型及特征,分析气候对河流、植被及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通过解读河流,整合地形、气候信息说明该区域水系、水文特征,分析河流对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2)注重案例拓展。以区域实证性、应用性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提高以“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地理问题”为主题的论证探讨和由此及彼的迁移运用能力。针对所选区域挖掘区域发展中的现实地理问题,依图设题提出选择和回答的相应要求,引导学生正确阐明人地关系,论述和说明区域发展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体现因地(时)制宜、可持续发展。对于同一主题,可采用区域替代方式让学生学会迁移变通。

(3)落实读图分析。通过图图转换、图文转换、图表转换的方式,变换思维角度,打破固定思维模式,增强对高考试题变异图形以及新材料、新情景的适应能力。通过读图思考设问,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特征、论证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各类地理图表的信息呈现特点,学会准确、全面地从中提取显性和隐性的、定性和定量的地理信息,并注意将文字与图表材料有机结合,以获得完整、综合的地理信息。

3.培养良好解题习惯

加强对学生从“想”到“说”、从“说”到“写”转化过程的有效训练,特别注意地理术语中“关键词”的应用,培养“看图说话、读表归纳”的能力。

(1)倡导解题前五问。命题意图是什么(关注考点、能力、立意)?通过什么情景素材考查(关注呈现形式)?设问角度如何(关注答题切入点)?解题思路如何(关注解题思维过程)?怎样正确科学地解答或表述(关注答题规范性)?

(2)形成良好答题习惯。建立必要答题模板,可鼓励“别出心裁”弥补“模板”可能带来的缺陷,答对答全;指导学生在设问答案间建立必要联系,对答案要点来源给出合理解释,培养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指导学生在设问与材料信息间建立必要联系,培养提取信息能力;严格要求,严谨规范,培养描述和阐释、探讨和论证问题能力。

(3)组织答案主次分明。有主次结合问题,联系相关知识,先主后次将答案要点一一作答;答题时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分知识层次,避免大小概念、原理混杂;用术语回答问题,表述科学规范完整,回答问题叙述清楚,有因有果,前因后果,对应准确。▲

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让学生把握地理要素间的相关性,并会推导知识间关系,构建知识结构概念图,体现认知逻辑。有意识地将教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由线成网”,形成知识的网络化,加强因果推导,展示逻辑思维过程,将知识不断引申,使学生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完善原有知识主干,在回忆中查漏补缺、强化主干。

2.牢固掌握思维方法

以区域为载体的人地相关分析(自然、人文现象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区域综合分析(以经纬网和等值线为载体的区域定位、区域特征分析、差异比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思维(位置变化及其联系、空间分布的成因联系)是地理学科基本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

(1)依托区域地图。强调地理要素在特定区域的叠置分析,提高以地形、气候、河流为对象的信息获取与解读、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训练。如通过解读等高线地形图、河流分布说明地形特征、地势起伏和地貌类型,分析地形对气候、河流及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通过空间定位结合气候统计图、等值线图判断该区域气候类型及特征,分析气候对河流、植被及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通过解读河流,整合地形、气候信息说明该区域水系、水文特征,分析河流对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2)注重案例拓展。以区域实证性、应用性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提高以“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地理问题”为主题的论证探讨和由此及彼的迁移运用能力。针对所选区域挖掘区域发展中的现实地理问题,依图设题提出选择和回答的相应要求,引导学生正确阐明人地关系,论述和说明区域发展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体现因地(时)制宜、可持续发展。对于同一主题,可采用区域替代方式让学生学会迁移变通。

(3)落实读图分析。通过图图转换、图文转换、图表转换的方式,变换思维角度,打破固定思维模式,增强对高考试题变异图形以及新材料、新情景的适应能力。通过读图思考设问,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特征、论证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各类地理图表的信息呈现特点,学会准确、全面地从中提取显性和隐性的、定性和定量的地理信息,并注意将文字与图表材料有机结合,以获得完整、综合的地理信息。

3.培养良好解题习惯

加强对学生从“想”到“说”、从“说”到“写”转化过程的有效训练,特别注意地理术语中“关键词”的应用,培养“看图说话、读表归纳”的能力。

(1)倡导解题前五问。命题意图是什么(关注考点、能力、立意)?通过什么情景素材考查(关注呈现形式)?设问角度如何(关注答题切入点)?解题思路如何(关注解题思维过程)?怎样正确科学地解答或表述(关注答题规范性)?

(2)形成良好答题习惯。建立必要答题模板,可鼓励“别出心裁”弥补“模板”可能带来的缺陷,答对答全;指导学生在设问答案间建立必要联系,对答案要点来源给出合理解释,培养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指导学生在设问与材料信息间建立必要联系,培养提取信息能力;严格要求,严谨规范,培养描述和阐释、探讨和论证问题能力。

(3)组织答案主次分明。有主次结合问题,联系相关知识,先主后次将答案要点一一作答;答题时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分知识层次,避免大小概念、原理混杂;用术语回答问题,表述科学规范完整,回答问题叙述清楚,有因有果,前因后果,对应准确。▲

猜你喜欢
图表答题区域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区域发展篇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