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
都是艺坛主将
事实上,对中国近现代艺术史稍有了解的人,在看到这“亿元俱乐部”中的6人名单后都会有所感悟。齐白石(1863年至1957年)、张大千(1899年至1983年)、徐悲鸿(1895年至1953年)、傅抱石(1904年至1965年)、李可染(1907年至1989年)、黄胄(1925年至1997年),6人都是近现代中国书画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每一个人的艺术特点都非常明显,艺术成就相当巨大,而且彼此之间亦师亦友,交往密切。他们之所以能够跻身“亿元俱乐部”跟其自身丰厚的人生积淀、广博的知识学养、精湛的笔墨技法和深沉的艺术思想密不可分。
如果一定要对这6位艺术巨匠加以区分的话,大致可以分为3个梯队。齐白石和张大千两位“艺坛盟主”应该毫无争议地列为第一梯队。所谓“南张北齐”,早在20世纪初期,齐白石和张大千的名号就已经响彻华夏,他们的艺术水准和艺术价值尽人皆知,毋庸赘言。紧随其后的第二梯队当属徐悲鸿、傅抱石和李可染。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是近现代艺术家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长达8年的旅欧生活,塑造了他一生的审美意趣、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也形成了他绘画艺术的高超技巧和广博修养,他在我国美术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影响力。与徐悲鸿类似,傅抱石早年留学日本,刻意于艺术变革,他的画作意韵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蓊郁淋漓、气势磅礴。他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对新中国的山水画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而与傅抱石相差3岁的李可染,自幼立志丹青,成名甚早,后又转益多师,其间先后直接指导过他的近现代国画大师就有刘海粟、林风眠、黄宾虹、齐白石等人,以致他曾自名斋号为“十师斋”,其艺术渊源之广博可见一斑。
相对于上述5位书画大师丰富精彩、声名显赫的艺术人生而言,黄胄显得稍弱,可列为第三梯队。然而这种所谓的“弱”也仅仅只是就其在近现代艺坛的影响而言的,如果将其艺术风貌放在当代考量,影响力一点也不弱。黄胄早年为了学画背井离乡,漂泊无定,新中国成立之时随军长期驻扎西北,素描生活,他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拓展了艺术语言。同时,在新的时代下,黄胄通过筹建画院、美术馆,设立艺术基金会、捐赠书画作品与艺术收藏,主持具有系列艺术研讨会等一系列社会活动与艺术实践,对中国书画艺术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都是长期酝酿
既然这6位国画大师都是艺术界的翘楚,则其作品的巨大价值被市场认可与挖掘就是情理之中、自然而然的事了。然而纵观6位艺术家画作的拍卖历程,我们还是能清晰地看到:他们的艺术价值一边不断沉淀、一边被市场发掘,并被人们逐渐接受与认可的发展脉络。
通过对6位艺术家历年来拍卖作品成交价格及数量的统计,我们能够看到这个逐渐发展的脉络。从1996年至今,在这6人中,齐白石和张大千1000万元级拍品累计出现了204次和256次,牢牢占据市场主位,属于市场价值认可较早、千万元以上高价频现的领军人物。具体说来,早在1993年6月上海朵云轩首届艺术品拍卖会上,齐白石的《贝叶菜虫》就拍出了17.6万元的身价。而此后,齐白石的作品在拍卖场上一直表现不俗。1994年,仅朵云轩、中国嘉德、北京翰海等拍卖公司拍出的齐白石作品成交价在10万元以上的就有44件之多,其中中国嘉德的齐白石《山水册页》(12开),以517万元创下了当年的拍卖记录。因此,17年后的2011年,这件作品再次付拍并拍出亿元天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张大千相对于齐白石来说,拍品数量更多。同样是在1993年6月上海朵云轩首届艺术品拍卖会上,张大千的《晚山看云》以173万元的高价成为当场拍卖最高价,次年张大千的《石梁飞瀑》立轴和《黄山写生》册页又以209万元和104.5万元的高价成功拍出。而此后几乎每年的春秋两季拍卖,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数百万元的张大千精品画作出现。
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千万元级别的拍品历年来分别出现了131件、142件和74件。迄今为止,徐悲鸿拍卖作品价格排名前十位的依次为《九州无事乐耕耘》、《巴人汲水图》、《春山十骏图》、《十二生肖册页》、《春山驴背图》、《落花人独立》、《五骏图》、《六朝诗意图》、《秋风立马图》、《愚公移山》、《喜马拉雅灵鹫》。其中非马类题材的作品价格持续走高,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徐悲鸿作品主题的丰富性。
傅抱石成名于20世纪40年代,但认知面并未覆盖到社会各阶层。傅抱石1959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无疑让其名气大增,可谓家喻户晓。因此傅抱石的精品力作一出现在市场上,很易引起人们的竞相追捧。早在1996年的时候,傅抱石的惊世巨作《丽人行》就曾拍出了1078万元的天价。而傅抱石上世纪50年代创作的有关毛泽东诗意和毛泽东诗词的题材作品,突破了传统题材的束缚,同时在绘画技法上有所探索,令人瞩目。2011年傅抱石的《毛主席诗意》册页一举拍出2.3亿元天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可染的作品很多年前就涉足于市场。早在20世纪50年代,北京荣宝斋就在经营李可染的作品。1994年,李可染的画作第一次出现在拍卖场上就表现不凡,其代表作《杏花春雨江南》以74.8万元高价成交。此后,李可染作品价位不断走高。2010年以来,他的作品先后3次问鼎亿元,这与都是其鲜明的个性特征、独特的自我面目以及在画坛上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分不开。此外,李可染的作品存世量较少,据统计在2000幅以内,物以稀为贵,高价也与他市场上的精品相对较少不无关系。
黄胄作品的价位曲线最能反映出市场对于艺术家的认知与接受过程。从1994年起,黄胄的画作就已经出现在拍场上,尽管价位算不上咋舌,但一直在不紧不慢地上涨,从10万元、20万元到50万元再到100万元……从2004年起,黄胄的作品开始在市场发力,冲高到800万元,2005年更有两件作品迈过1000万元大关。可见人们对于黄胄及其画作的认知在不断增强,他的精品力作能够拍出亿元,既是一种认知的积累,也是对艺术家巨制艺术价值的充分肯定。
个个都叫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能够看出,中国近现代书画大师“亿元俱乐部”的6位成员的市场行情体现出了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他们都是市场中的一线成员,名列中国近现代艺术家市场排名前10位。其次,天价成交的都是他们的艺术精品、珍品。既靠作品说话,也体现了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统一。就拿黄胄《欢腾的草原》为例,是黄胄当时为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创作的巨幅作品,存世共有两幅,其中一幅陈列挂于钓鱼台国宾馆18号楼,另一幅则在1984年作为国礼赠与美国实业家哈默博士。此次现身拍场的这幅正是来自哈默旧藏。据北京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介绍,《欢腾的草原》是民间最好的一件黄胄作品,表现的是新疆柯尔克孜族正在进行传统体育项目“马上角力”的活动场面,画面描绘了7位女性人物、9条牧羊犬、70多匹骏马,集中呈现黄胄在人物画、动物画两方面的高深造诣。此次拍卖共有60余位全球买家对此作表达了竞拍意向。最重要的是,很多新买家完全是冲着这张作品而参与到艺术品市场中来的。同样,此前天价成交的齐白石、徐悲鸿等人的作品无一不是在艺术史上写下浓重一笔的精品力作。如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图》,这是一幅真实记录山城人民辛勤劳作的艺术珍品,被誉为徐悲鸿最具时代精神的四大代表作之一。《巴人汲水图》曾在当时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作品1938年展出时,即被誉为“五百年来罕见之作”。它最终以亿元成交名至实归。
再次,通过对6位艺术家的成交价统计,经济环境会对市场有所影响。若大环境不稳定,往往会波及成交价和成交量。2009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艺术家的天价作品频现,而2012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增长放缓,与之相应,千万元以上价位的作品量也大幅下降。需要指出的是,艺术家的代表作抗跌性强,即便在不太好的经济环境下也会引来藏家对其青睐。
最后,市场侧重发掘近现代潜力巨大的知名书画家和有相当实力的现当代艺术名家。同样以黄胄为例,不管是2004年的突飞猛进,还是2013年的异军突起,黄胄作品价格屡创新高的背后都与作品的“真精稀”有关。2004年黄胄基金会共送拍了11件拍品,黄胄夫人郑闻慧曾说,参与拍卖“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为黄胄美术基金会筹集资金,二是为黄胄画作正名,因为现在市场上的‘假黄胄太多了。”2013年秋季“黄胄美术基金会推荐专场”的12件拍品是由保利与黄胄基金会共同推出,这也平添了拍品的含金量。再如李可染,2012年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拍卖公司都纷纷推出重量级的李可染作品。最终,李可染《韶山》以1.242亿元成交,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以2.9325亿元易主,足以说明大师们“真精稀”作品的市场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