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尚荣
摘要:
首先分析了军队管理中存在的重“柔”轻“刚”的倾向,阐明了刚性管理的含义,剖析军队后勤应坚持刚性管理的原因,提出加强军队后勤刚性管理的三点对策。
关键词:
刚性管理;后勤需求;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1-0042-02
应该看到在当前军队后勤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得到大力倡导,柔性管理得到了特别的关注和青睐。尤其是伴随着西方各种先进管理理念在国内的传播和创新,人们对刚性管理进行批判,致力于柔性管理的研究与实践的探索,以至于产生一种重“柔”轻“刚”,将柔性管理置于刚性管理之上的倾向。因而有人认为,“从刚性管理走向柔性管理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柔性管理比刚性管理更具效力”、“柔性管理是在刚性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形态的管理模式,是更加深刻、更加高级的管理”、“柔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升华”等等。在工作实践中还滋生出一种对规范化管理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似乎谈刚性管理就是管理模式的倒退。但事物总有两面性,刚性管理虽有局限,在管理实践中也享有其应有的地位,我们不可厚此薄彼。
1 军队后勤应坚持刚性管理的原因分析
1.1 刚性管理内涵上符合军队后勤需求
从定义上看,刚性管理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强调规章制度的管理模式。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管理与原理原则制度的逐步完善,它要求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一切照章办事,不讲情面,注重效率和实绩,以形成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局面,如著名的泰勒管理模式,强调组织权威和专业分工,有利于军队后勤管理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职能的实现。
从含义演变来看,刚性管理提出于《日本的管理艺术》,美国学者“理查德·帕斯卡尔、安东尼·阿索斯”把战略、结构、制度称为“硬因素”;才能、人员、崇高目标、风格称为“软因素”。后续的一些学者认为:“刚性管理是一种根据成文的规章制度,依靠组织职权进行的程序化管理,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理性科学管理”;“刚性管理是指单一的与单向的,缺乏灵活与弹性的管理,是一种强调严格的控制,采取纵向高度集权的,以规章制度为本的管理”;“刚性管理的本质是“以工作为中心”,依据的是以工作流程构建的规章制度体系,强调方法上的强制性”等等。二战以来,线性代数、运筹学、模糊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等数理学科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尤其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普及,在各项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近年数理理论、计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刚性管理“精、准、细”的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桥梁,在军队后勤领域催生出一个充满魅力的分支——精确化后勤。刚性标示了军队后勤未来的发展方向。
1.2 刚性管理逻辑上符合军队后勤需求
军队后勤作为军队工作的一个分支,军队、军人的特征自然被继承到军队后勤领域。
军队管理本身具有刚性为主的特性。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是由国家设置或允许设置的战斗性群体,具有目的性,而任何有目的性的组织机构,都具有天然的刚性管理的需求,刚性管理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点,无论是西方的《君主论》还是东方的《韩非子》都为其提供了足够的文化铺垫和理论支撑。因而,军队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战争活动的基本单位,它本身就具有刚性特征。正如国家一样,要想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是要有法律、制度,以维持其正常秩序,保证各项事业有序进行。军队亦如此,它要求管理人员依据国法军规来创建环境,使各项工作活动有组织地按预设的目标进行,以确保计划有效执行。因而,它必然以规范的刚性管理为主,这是由军队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后勤作为军队的一部分,也应以刚性管理为主。
军人管理本身具有刚性为主的特征。管理本身具有刚性为主的特点,管的本义虽为乐器,但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有新的解释,官即管理者,竹字头为竹板,官用竹板管使之顺从,管理的管本身具有管教和管理的意思,管教是约束并教导,管理是照管并约束。从字义中可见管理本身是以刚性为主的。军人管理具有管理共性,如:强制性、约束性、目的性、激励性,换言之,就是以规范的刚性管理为主的。军人管理是以“能打仗,打胜仗”为目的,培养勇敢、顽强、团结的人,在这一管理过程中,刚性管理是不言而喻的,更是毋庸置疑的。人们常常对管理严格,刚性十足的军队冠以“铁军”的荣誉,刚性是精兵的共同特点。军人本身的内涵决定了军人管理必须是以刚性管理为主,后勤人员作为军人的一部分,也应以刚性管理为主。
1.3 刚性管理现实上符合军队后勤需求
军队后勤管理需要刚性定位。从军队后勤管理内容来看,除了军队后勤人员管理以外,其他诸如财务管理、军需管理、军械管理、运输管理、生产经营管理、训练管理、科研管理、物资管理、装备管理、军港管理、工程管理、卫生管理、营房管理、水电管理、信息管理等等,“物性”对象占了绝大部分,一是一,二是二的刚性需求占主导地位。从军队后勤管理目标来看,提高后勤效益的需求无疑是刚性的,部队需要什么后勤就保障什么,部队需要多少后勤就保障多少,过量或不足的保障不仅不是保障力的体现,而且会阻滞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就算是对后勤人员来讲,“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勤俭持家,精打细算”是应该普遍具备的素质,这些素质的形成无不可以通过长期严谨的刚性管理来培养造就。
后勤管理科学化需要刚性指引。《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指出,后勤管理科学化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任务。要理解科学化,就要从科学的本来含义入手,正本清源,划清界限。人云亦云、乱七八糟的大杂烩不是科学;似是而非、穿衣戴帽的伪科学更不是科学。《辞海》1999年版定义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人们必须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因此需要有科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所谓科学化,就是客观化、具体化、精确化,刚性管理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科学的管理,区别于柔性管理的艺术化、抽象化、模糊化,对促进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军队后勤加强刚性管理的对策措施
2.1 加强制度化建设,夯实管理基础
对军队后勤管理而言,加强制度化建设是加强刚性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军队后勤行政机关依据条令、条例、规章制度和标准,运用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对后勤保障行为实施管理的活动过程。其目的是使部队后勤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资源配置合理、协调发展,从而取得最佳的保障效益。如果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就会无序。加强制度化建设,首先要健全制度。目前,我军已经建立起了以《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司令部工作条例》等统领性、综合性法规为龙头的相对完备的后勤法规体系,成为后勤管理的坚实基础。其次,要落实制度。通过加强后勤法制教育、领导和机关要带头执法、加大执行制度的力度、实施有效的监督纠正人治重于法治的偏差,坚持依法管理。再次,要创新制度。规章制度的变革应贯穿于军队后勤管理的全过程,要持续清理废止过时的规章制度,修订与当前形势不相适应的内容,充实、完善后勤规章制度,建立新制度,增强后勤制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适应性。
2.2 运用“量化”手段,严格管理标准
“量化”是刚性管理主要手段,刚性管理的大师泰勒,曾利用秒表规定流水线工人数十个工序的精确时间,构建管理标准,以提高总体效率。军队后勤管理对象繁复,种类繁多,需要量化来确立管理标准的任务十分繁重。要运用好“量化”手段,一是要充分酝酿,理清思路。二是要集思广益,合理界定。三是要多方论证,制定标准。通过定额标准、独立预算、事后审计管好“财”,通过登记造册、专人负责、定期核查管好“物”,通过量化考评、群众监督、严明奖惩管好“人”,通过平台互通、标准对接、明晰需求管好“事”。形成完备的工作质量标准、业务管理标准体系引导各级按照标准实施管理。
2.3 瞄准精确化目标,提高管理效益
精确化是刚性管理在现代的最新发展,也是军队后勤管理的一个理论前沿,对提高管理效益,最大限度地节约后勤资源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以美军的精确化后勤为例,其近些年所推行的速率管理、精确后勤和全资产可视化管理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按后勤专业划分。美军后勤管理在物资补给领域有:国防后勤局的标准自动化物资管理系统,海军的物资管理站统一自动数据处理系统,空军的武器系统管理系统、合同数据管理系统等;在卫生勤务领域有:记录在美军医疗机构中接受伤病员情况的计算机统计系统、美军医疗机构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在军交运输领域有:陆军的陆军运输管理系统,国防物资途中监控系统等;在装备维修领域有:陆军的陆军标准维修系统、维修报告与管理系统、后方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在财务勤务领域有:标准军用财产登记册系统、国防债务管理系统、空军财会管理自动化系统等。要快速赶上发达国家精确化后勤发展水平,一要尽快提高军队后勤管理人员素质,使其熟悉管理业务,掌握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管理手段。二要尽快建立全军后勤信息网络系统,集中整合后勤资源。三要重点发展先进的军交运输装备、与武器装备相配套的智能化维修检测装备、后勤系统以及新一代后勤配套设施。四要重视互联互通,安全可靠,功能合适的软件开发。五要加强统计工作建设,提高基础性数据信息的质量,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诚然,我们也并不否认柔性管理的意义和作用,只是强调应以刚性管理为主,为主并不是全部,笔者以为,应该提倡“刚性管理,柔性决策”,更加有利于军队后勤向科学化迈进。
参考文献
[1]王其华.军队后勤管理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0,(3).
[2]贾兴磊.为人类管理活动的历史性跃升奠基——《柔性管理》评价[J].理论学刊,1997,(4).
[3]迟金旭,金春雨.当今世界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的发展及启示[J].工业技术经济,2001,(6).
[4]张春瀛.从刚性管理到柔性管理——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途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2).
[5]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故训汇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十版)[M].张晓君等编译.北京:经齐科学出版社,1998.
[7]理查德·帕斯卡尔,安东尼·阿索斯.日本的管理艺术[M].张宏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