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军
摘要: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主要是从实际利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际利率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两方面进行检验。利率传导机制在我国受阻,受阻的原因包括中央银行的利率管制等。
关键词:
利率传导机制;实证分析;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1-0038-02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最初对利率产生影响,再经过利率引发其余经济变量如消费、投资的转变,从而调节经济的过程。利率传导机制的传导途径为: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影响金融市场,从而影响金融机构,最终影响经济主体(企业和消费者)。”中央银行利用各种间接调控的手段去改变基准利率,基准利率的变化将促使货币市场利率、资本市场收益率以及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的变化,而这些市场利率的变化将导致收入的再分配,继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居民的收入,改变他们的经济行为,最终达到货币政策的目标。在这里分析的是1990年到2006年的数据。利用的数据是一年期贷款利率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一年期贷款利率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整个贷款利率结构的水平。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投资增长率用TZ表示,实际利率用SR表示,消费增长率用XF表示,实际利率用SR表示。GDP增长率用G表示。根据GRANGE进行R因果检验。
1 单位根检验(ADF)
使用EIVEWS软件对1996年到2006年的GDP数据进行检验原序列的检验结果如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T统计量的值为-3.10在绝对值上小于-4.05(1%)的临界值,但是大于-3.09(5%),-2.70(10%)即原GDP序列是平稳数列。
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2.1 实际利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
在滞后期的选择上,选择滞后期为2。检验结果如表2。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有57%的概率SR不是TZ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可以看出有的概率66%投资增长不是实际利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投资变动引起实际利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为34%。因此,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着显著的格兰杰关系。而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与投资是一种反向的变动。即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投资水平将下降;而随着利率水平的下降,投资水平将上升。但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实际利率与投资之间并不存在着上述关系,由此二者之间的传导不是很有效的。因此“可以证明利率对投资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根据格兰杰检验,我们可以看出,实际利率与投资变动﹑实际利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实际利率与消费增长之间都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从而可以看出利率的传导不是很畅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运行有诸多特殊性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存在障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享光.论利率决定于利率调节功能[J].经济评论,2001,(1).
[2]代军勋.利率市场化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J].金融问题研究,2006,(1).
[3]方先明,张谊浩.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5,(7).
摘要: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主要是从实际利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际利率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两方面进行检验。利率传导机制在我国受阻,受阻的原因包括中央银行的利率管制等。
关键词:
利率传导机制;实证分析;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1-0038-02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最初对利率产生影响,再经过利率引发其余经济变量如消费、投资的转变,从而调节经济的过程。利率传导机制的传导途径为: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影响金融市场,从而影响金融机构,最终影响经济主体(企业和消费者)。”中央银行利用各种间接调控的手段去改变基准利率,基准利率的变化将促使货币市场利率、资本市场收益率以及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的变化,而这些市场利率的变化将导致收入的再分配,继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居民的收入,改变他们的经济行为,最终达到货币政策的目标。在这里分析的是1990年到2006年的数据。利用的数据是一年期贷款利率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一年期贷款利率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整个贷款利率结构的水平。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投资增长率用TZ表示,实际利率用SR表示,消费增长率用XF表示,实际利率用SR表示。GDP增长率用G表示。根据GRANGE进行R因果检验。
1 单位根检验(ADF)
使用EIVEWS软件对1996年到2006年的GDP数据进行检验原序列的检验结果如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T统计量的值为-3.10在绝对值上小于-4.05(1%)的临界值,但是大于-3.09(5%),-2.70(10%)即原GDP序列是平稳数列。
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2.1 实际利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
在滞后期的选择上,选择滞后期为2。检验结果如表2。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有57%的概率SR不是TZ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可以看出有的概率66%投资增长不是实际利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投资变动引起实际利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为34%。因此,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着显著的格兰杰关系。而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与投资是一种反向的变动。即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投资水平将下降;而随着利率水平的下降,投资水平将上升。但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实际利率与投资之间并不存在着上述关系,由此二者之间的传导不是很有效的。因此“可以证明利率对投资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根据格兰杰检验,我们可以看出,实际利率与投资变动﹑实际利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实际利率与消费增长之间都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从而可以看出利率的传导不是很畅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运行有诸多特殊性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存在障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享光.论利率决定于利率调节功能[J].经济评论,2001,(1).
[2]代军勋.利率市场化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J].金融问题研究,2006,(1).
[3]方先明,张谊浩.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5,(7).
摘要: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主要是从实际利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际利率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两方面进行检验。利率传导机制在我国受阻,受阻的原因包括中央银行的利率管制等。
关键词:
利率传导机制;实证分析;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1-0038-02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最初对利率产生影响,再经过利率引发其余经济变量如消费、投资的转变,从而调节经济的过程。利率传导机制的传导途径为: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影响金融市场,从而影响金融机构,最终影响经济主体(企业和消费者)。”中央银行利用各种间接调控的手段去改变基准利率,基准利率的变化将促使货币市场利率、资本市场收益率以及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的变化,而这些市场利率的变化将导致收入的再分配,继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居民的收入,改变他们的经济行为,最终达到货币政策的目标。在这里分析的是1990年到2006年的数据。利用的数据是一年期贷款利率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一年期贷款利率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整个贷款利率结构的水平。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投资增长率用TZ表示,实际利率用SR表示,消费增长率用XF表示,实际利率用SR表示。GDP增长率用G表示。根据GRANGE进行R因果检验。
1 单位根检验(ADF)
使用EIVEWS软件对1996年到2006年的GDP数据进行检验原序列的检验结果如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T统计量的值为-3.10在绝对值上小于-4.05(1%)的临界值,但是大于-3.09(5%),-2.70(10%)即原GDP序列是平稳数列。
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2.1 实际利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
在滞后期的选择上,选择滞后期为2。检验结果如表2。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有57%的概率SR不是TZ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可以看出有的概率66%投资增长不是实际利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投资变动引起实际利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为34%。因此,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着显著的格兰杰关系。而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与投资是一种反向的变动。即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投资水平将下降;而随着利率水平的下降,投资水平将上升。但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实际利率与投资之间并不存在着上述关系,由此二者之间的传导不是很有效的。因此“可以证明利率对投资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根据格兰杰检验,我们可以看出,实际利率与投资变动﹑实际利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实际利率与消费增长之间都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从而可以看出利率的传导不是很畅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运行有诸多特殊性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存在障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享光.论利率决定于利率调节功能[J].经济评论,2001,(1).
[2]代军勋.利率市场化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J].金融问题研究,2006,(1).
[3]方先明,张谊浩.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