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松
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很多,层出不穷,近期在导学式教学背景下,导学式教学模式逐渐登上了中学语文教学的舞台,在此舞台上的语文教学对教师要求更高,它要求教师必须在“导学式”的“导”上下大功夫,教师必须“会导”“善导”,更要能“巧导”。真正让语文课堂通过教师的新颖导入吸引住学生。因此,课堂新颖独特的提问艺术就构成了语文课堂特别是导学式课堂教学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成为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新颖独特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能帮助学生养成开动脑筋,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提问方面需精心设计,认真准备,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积极主动设计好课堂上导引的问题,特别要善于在“巧”字上做文章,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如何设计出新颖独特的符合学生需求的问题呢?我们认为问题的导入设计首先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
一、问题设计要体现能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是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后,能够抓住文本的主旨,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复述文本内容的一种能力。判定一个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学生对文章或语段的概括能力。教师设计导引问题时,要着重考虑从文章内容、文章主旨等方面设题;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且能够培养、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问题,可以从段内层次、段落含义、文本内容、文章主旨等不同方面进行设问训练。如苏教版必修五《项脊轩志》,学生阅读课文后,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全文有一个‘文眼,而且这个‘文眼最能体现本文的结构脉络,请同学们试着找出来。”这个问题的设计就包含三点:文章内容、作者情感以及行文思路。因此学生只要抓住“多可喜,亦多可悲”这句概括文章要点的话,那么这篇文章内容、情感以及脉络就一目了然了。
二、问题设计要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学生读懂文本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拿到一个文本,要明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他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文章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文章脉络和文章主旨?我们教师必须对教材深入研究,整体把握文本层次和主旨、巧妙的设计出具有一定导向性的题目,促使学生在思考、探求文本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
对理解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往往都是一堂课或一篇文章教学的中心,这样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情,积极引导学生融入教材中,才会使学生逐渐发现文章的精髓,因此在设计这种问题时,一定要有一系列的次要的比较浅显的问题在课前作引导铺垫,这些问题的设计要注意符合学情,让学生能从文本的阅读中很快找到答案,注意引入的层次性,由浅入深,逐步培养学生的探求精神和理解能力。
三、问题设计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最终要体现在创新能力的增强上。要创新,就不能机械模仿。要创新,就要打破常规,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设计出更具有挑战性或新鲜感的题目,来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敢于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有目的地,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对待这种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既要敢于大胆地“放”,又要能够巧妙地“收”,在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又必须要适时加以引导点拨,不断调节课堂教学的效度,始终控制课堂探究的大方向,不能让“创新”这条“航船”偏离了教学目标所规定的航线。
在导学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课堂要着力培养这三种能力,工作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归结成一句话:就是课堂重在“导”,更要重在“巧”字上做文章。设计的问题要起到“导”的目的,而且要突出“巧“处。
“巧”之一:推陈出新设计新颖问题
导题要力求新颖,善于从“新”“巧”入手切入,设计出一些具有形象性、启发性且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有效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内容。如分析《项链》时,设计了一个问题:“文章主人公有没有可贵的品质?”通过文本的分析可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这一人物形象。同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可这样提问:“杜十娘不沉百宝箱与沉百宝箱相比哪个更好?为什么?”通过与人物性格发展的其他可能走向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了解人物的悲剧命运。
“巧”之二:于无疑之处提突兀问题
有些内容看似平常,学生无疑,教学中似乎也无疑可设,但只要教师善于于无疑处设疑,就会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激发学生激情,使学生已处于放松状态的心情顿时紧张,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积极发表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的目的。如教授《祝福》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祥林嫂嫁给贺老六后,为什么不叫她“贺六嫂”呢?此问题提得十分突兀,但却使学生兴趣盎然,激烈的讨论后,学生进一步领悟到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封建礼教在人们头脑中的根深蒂固,进一步明确了祥林嫂死于封建礼教残酷迫害下的必然性。
“巧”之三:逐层深入提连环问题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以已知为基础来不断探求未知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出一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对象的认知规律,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处、难处发展。
如讲授《祝福》时,教师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巧妙设计出如下一系列问题:①主人公身上有哪些特点?②主人公为何而死?③主人公最终走向死亡的罪魁祸首是什么?④小说中的“我”与鲁镇上的人们对待祥林嫂的态度有何不同?⑤为什么“我”不能帮助祥林嫂,让她坚强地活下去?通过对如上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学生就可以逐渐理解小说批判封建制度,批判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这一主题,这种逐层深入的阶梯问题的设置,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过程,能够更好地激发和调动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深入思考文本的目的。如教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第一个问题就是“三天光明时间你觉得是长了还是短了,你认为对于你自己来说,给你多长时间最好?”接着又问“你应该怎样度过给你的光明的时间?”最后问“你觉得这个时间对于你长吗?”采用有层次性的引导,最终使学生明白作者创作此文的真正意图。
“巧”之四:明知故问提诱误问题
所谓“诱误”,即故意出示一个错误的结论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深入地思考问题,其好处是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够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使课堂充满了浓浓的探究气氛。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根据文中的内容提了一个问题:“刘兰芝‘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她是个左撇子吧?”通过诱误设问,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立即紧张起来,学生注意力瞬间集中了起来。在学习《病梅馆记》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本文的主题和写作手法,可这样设计问题:“梅花弯曲、疏朗就不美,笔直、繁密的就很美吗?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是写梅的名句吗?我认为龚自珍的观点太片面了。”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作者是借梅议政,是为了表达自己拯救人才、解放思想的愿望。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特别是导学式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必须采用的一种手段,怎样才能设计出能激活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的问题,是一线教师要深深思考的。有句话讲得好:“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应该越来越多地激发思考。”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之间的对话,必然采用提问这种有效方式。因此,教师要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积极有效地设置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逐步趋向高效生态课堂,同时这也是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必须引起每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
[作者通联: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