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稳粮增效种植模式创新与实践

2014-01-20 07:56张寒波张月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嘉兴市露地晚稻

李 斌,张 敏,张寒波,张月华

(浙江省嘉兴市种植技术推广总站,浙江嘉兴 314050)

嘉兴市稳粮增效种植模式创新与实践

李 斌,张 敏,张寒波,张月华

(浙江省嘉兴市种植技术推广总站,浙江嘉兴 314050)

总结嘉兴市稳粮增效种植模式的运作原理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稳粮增效;种植模式;嘉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种植效益不断下降,影响粮食播种面积,威胁粮食安全,积极探索和发展稳粮增效的高效复种模式,对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3]。近年来,嘉兴市各地积极探索,开辟了设施栽培、粮经结合、水旱轮作等生态高效的新型种植模式,有效破解了“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之间的矛盾。

1 复种模式

1.1 运作原理

一是冬季利用棚架多层覆盖,“棚中有棚,膜上盖膜”的3棚4膜,晴天棚内温度可达20℃以上,夜晚比露地高5℃左右;二是水旱轮作阻止土壤好气性有毒物质积累,克服连作障碍;三是通过间作套种和立体支架栽培,合理利用时间、空间,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生产更多农产品。

1.2 基本情况

嘉兴全市稻经轮作复种面积已达到2.7万hm2,晚稻总产量10.9万t,总产值16.6亿元。实现全年产粮8295kg·hm-2,产值12.64万元·hm-2。

1.3 主要轮作模式

嘉兴市地处杭嘉湖平原,温光条件适宜,稻经主要轮作模式有:露地菜-晚稻,大棚菜-晚稻,露地西(甜)瓜-晚稻,露地西(甜)瓜-晚稻等(表1)。

表1 嘉兴市粮经轮作主要种植模式

1.3.1 露地菜-晚稻

露地蔬菜种植期3-7月,面积0.8万hm2,产量30.7万t,产值4.2亿元,以榨菜、早毛豆、春甘蓝等为主。晚稻面积0.7万hm2,总产量5.8万t,总产值1.5亿元。主要分布在桐乡高桥、屠甸、凤鸣等榨菜主产区和平湖钟埭、新仓的出口蔬菜和鲜食大豆基地。榨菜在11月底至12月上中旬播种,翌年3月底4月初采收后直播水稻。

1.3.2 大棚菜-晚稻

大棚蔬菜面积0.43万hm2,产量22.4万t,产值7.4亿元。以茄子、番茄、地蒲、莴苣、草莓和大豆等为主。晚稻面积0.43万hm2,产量3.6万t,产值9393.2万元。以茄子为例,8月下旬苗床育苗,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移栽,10底至11月定植;大棚采用“3棚4膜”结构,进行增温保温,12月中旬可陆续采收上市,直至翌年6月中旬。拆除大棚之后种植水稻。

1.3.3 露地西(甜)瓜-晚稻

西甜瓜面积584.13hm2,产量1.6万t,产值4942.6万元。晚稻面积519.8hm2,产量0.4万t,产值1082.9万元。露地西瓜种植收获时间为3月底至6月中下旬,前期采用小拱棚促成栽培,可提早上市,及时播种或机插移栽单季稻。主要分布在平湖、桐乡濮院、屠甸等。

1.3.4 大棚西(甜)瓜-晚稻

大棚西(甜)瓜面积0.13万hm2,产量4.6万t,产值1.6亿元。晚稻面积1294.2hm2,产量1.1万t,产值2891.3万元。西瓜(甜)瓜于12月底至1月初播种,2月中旬移栽,5月份采收。主要分布在嘉善、平湖。

1.3.5 麦-稻轮作制

嘉兴有利用冬闲田种植大小麦的传统,受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20世纪末开始,大小麦播种面积开始大幅萎缩,到2004年仅有2.05万hm2,降至历史最低点。近年来,由于小麦销售价格不断增长,大小麦面积逐渐恢复,2012年,全市大小麦播种面积达到5.84万hm2,总产达到24.9万t,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8%。

2 主要措施

2.1 加强领导,政策扶持

嘉兴市建立市、县两级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把推广“万元千斤”粮经轮作种植模式作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出台《关于对农作物秸秆机械切碎还田予以补贴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壤环境保护的通知》《关于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对推广施用商品有机肥、秸秆粉碎还田利用等进行政策性补助。以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晚稻高产创建“600行动”,对选育出经审定产量达到9.75t·hm-2以上晚稻超高产新品种(组合)的单位,给予5万~10万元的奖励;对超高产新品种(组合)种植示范面积333hm2以上的示范方,给予10万元补助;200hm2以上的示范方,给予6万元补助;对高产攻关田面积0.067hm2以上,验收产量超过12.75t·hm-2的前3名,各奖励2万元;产量12.00~12.75t·hm-2的前3名,各奖励1万元。2012年高产示范方最高产量达到13.84t·hm-2,创下了嘉兴市高产新纪录。

2.2 开展科研,创新模式

开展《循环农业种植模式的构建及示范推广》等课题研究,进一步开发秸秆利用、粮经轮作等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产品高效优质的生态循环生产模式,重点开展稻-蘑菇-芦笋轮作模式,桑枝条-黑木耳-水稻高效生产模式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拓展和完善粮经轮作种植模式。

2.3 科学规划,示范带动

一是制定推广目标。从2009年起,嘉善县要求每个镇、村都要因地制宜建立粮经轮作种植模式示范基地,如在姚庄镇北鹤村茄子种植示范园区建立茄子-水稻轮作模式示范点,在展幸村大棚蔬菜园区建立番茄-水稻示范点。二是结合项目实施。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增效、生态循环示范等工程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2012年嘉兴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4.68万hm2(次),总节肥1.86万t。试点秸秆生物质能开发,发展食用菌、芦笋新型产业,开辟秸秆利用新途径。三是建立典型示范。根据嘉兴市产业结构布局,建立重点市级、区级示范基地30余处,其中南湖区新丰镇重点示范“生姜-晚稻”、嘉善县魏塘街道重点示范“西(甜)瓜-晚稻”等模式。在各示范方内重点实施设施、品质和管理提升,实现增产、节支和增效。

2.4 加强指导,注重实践

嘉兴市先后建成1个占地5.33hm2的县级示范场,9个共占地25.61hm2的乡镇示范场。开展“四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2012年开展各种培训、广播宣传239次,培训22273人次,村级培训7905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2216份。各地农技干部在学习实践中,开始从粮油型向粮经型转变。仅嘉善就有近2万农民初步掌握设施栽培技术,成为发展蔬菜产业的带头人。

3 取得成效

3.1 保障粮食安全

2009-2012年,嘉兴市晚稻连续4年平均产量稳定在8.25t·hm-2以上,2012年全市11.78万hm2晚稻实现总产量100万t,平均稻谷产量8.48t·hm-2,连年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粮食总产量生产任务。粮经轮作、麦稻轮作种植模式的发展使粮食生产面积10年保持稳定,晚稻连续8年实现丰产丰收,嘉兴市先后被评为全国、浙江省粮食生产先进市,秀洲、嘉善、平湖、海盐等县区也获得了全国、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

3.2 增加农民收入

粮经高效种植模式,技术先进,以高投入和高技术换来高产出,实现了单位土地产出的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耕地资源的瓶颈。2012年,嘉兴市粮经轮作实现全年667hm2产粮553kg,产值8325元,真正实现“万元千斤”,与常规的“春粮-水稻”(578kg、2208元)和“油菜-水稻”(563kg、2175元)种植模式相比,水稻产量虽略有减少,但产值翻番,分别提高6117元和6150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3.3 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形成

这10年嘉兴市的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粮食生产和蔬菜生产仍保持稳中有升。2012年全市蔬菜面积8.15万hm2,产量246.5万t,西甜瓜面积1万hm2,产量29.8万t,平湖被列为浙江省12个蔬菜生产大县之一,并进入全国蔬菜主产县名单。稳粮增效模式发展带动了南湖区新丰生姜,大桥西甜瓜,嘉善罗星街道大棚瓠瓜、西甜瓜,姚庄镇的大棚番茄,平湖新仓出口加工蔬菜,钟埭鲜食毛豆,海盐秦山包心菜,桐乡榨菜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村(镇)一品区域特色。

3.4 生态环境改善

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蔬菜长年连作土地面积增加,造成蔬菜土传病害、菜地盐渍化等连作障碍日趋严重,已严重制约了蔬菜持续优质高产,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粮经轮作种植模式充分利用水稻田在净化水质、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以水淋盐,以水洗酸,以水调节微生物群落,以水调整土壤养分均衡供应,降低土壤病源菌基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通过夏秋种水稻、冬春种蔬菜瓜果的合理茬口布局,促进蔬菜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发展,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3.5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万元千斤”种植模式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肯定,被浙江省委省政府评为十大农业创新典范之一,全省创新农作制度现场会在嘉兴市召开,重点介绍了推广“万元千斤”种植模式的做法和成效。四川等省先后来嘉兴市参观学习“万元千斤”种植模式,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4 存在问题

4.1 应用规模不大

从调查情况看,嘉兴市应用粮经轮作的水稻占全市播种面积的11.1%,经济作物占全市播种面积的12.8%,所占比例均不大。由于露地蔬菜易遭受极端气候影响,品种又多为大路菜,自身价值低,其增产增收受气候、市场等困素影响大。目前从事水稻生产的大多是散户和种粮大户,市场意识薄弱,种植经济作物往往面临销售难的问题,限制了粮-经轮作模式的大规模发展。

4.2 配套技术、设备有待改进提高

由于设施蔬菜品种多,茬口安排、用种、用肥、除草等技术均需进一步加强研究,技术推广的力量也有待进一步充实,以保证菜、稻双丰收。而且生产实践中缺乏适用于大棚作物耕作和收种的机械,劳动用工多、强度大,种植户尤其是规模种植户难以大面积推广,制约了应用面积的进一步扩大。

4.3 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稳粮增效稻经轮作模式的推广需要资金扶助。一方面,经济作物栽培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维护等需要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配套技术研究、培训、推广和引种示范也需要大量的实验经费。目前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推广力度不够,各地缺乏相应的政策激励扶持,农民种植发展只能靠自身投入,同时还需承担市场销售、自然灾害等多种风险,制约了其发展步伐。

5 对策建议

必须从解决经济作物连作障碍的角度来推广粮经轮作模式,鼓励和引导经济作物种植户采取粮经轮作种植模式,解决轮作过程中的栽培技术、设施和农业机械等关键问题,同时加大对春粮的补贴力度,鼓励种粮大户开展麦稻复种,为大面积推广稳粮增效模式打下基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

加大补贴力度。提高水稻种植、冬闲田种植等的政策性补助标准;鼓励粮经轮作种植模式,加大高标准农田、水利及温室设施补贴力度,提高温室大棚政策性保险的赔偿标准,提高抗灾能力;加大晚稻、春粮的订单收购量,保障农民种粮丰产丰收。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适度规模经营,避免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生态循环农业,尤其是多年轮作模式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的技术攻关,总结完善一批产品销售有保障、种植技术相对成熟的稳粮增效种植模式,开发适宜菜稻轮作的温室设施和栽培模式,开展适用于大棚作物生产操作的收、种、耕等配套机械研究,实现新型农机与先进农艺的高度匹配,努力提高机械化程度,实现菜、稻生产的机械化、省力化。

加强基础建设。在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内,以竞争能力、带动能力强,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规范化农民合作社等为实施主体,建设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合理布局生态循环产业和生产模式,形成生态农业区域内循环。

完善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农产品收储、处理、物流中心及专营店、直销点建设,推进“农超”对接,全面落实责任农技制度,鼓励和支持科技示范基地、农技推广项目,强化粮经轮作技术的总结、示范和推广。

[1] 史常亮,王忠平.基于供求关系视角的中国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3(5):1147-1152.

[2] 蔡纪新,高淑坤,吕阳芹.辽宁省多熟制种植模式及其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23):89-90.

[3] 汤文光,肖小平,唐海明,等.湖南农作制高效种植模式及其发展策略[J].湖南农业科学,2009(1):36-39.

(责任编辑:张才德)

S51

A

0528-9017(2014)02-0166-03

文献著录格式:李斌,张敏,张寒波,等.嘉兴市稳粮增效种植模式创新与实践[J].浙江农业科学,2014(2):166-169.

2013-12-17

嘉兴市科技项目(2012BY6009)

李 斌(1980-),男,山东泰安人,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嘉兴市露地晚稻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露地甜樱桃雹灾前后的管理措施
嘉兴市第一医院
再生稻与晚稻常规米质及RVA 谱特征的对比研究
甬城园林景观中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广西乐土成功召开“乐土肥地龙2015晚稻销售启动会”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