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亚洲研究院15年:回归创新本源

2014-01-20 18:27陈琼
IT经理世界 2014年1期
关键词:研究院研究

陈琼

放眼整个全球的高科技产业,以一家公司之力,设置纯粹进行基础研究的大型研究机构,是非常罕见的做法。已有近百年历史的IBM沃森实验室(Watson Lab)和贝尔实验室(Bell Lab)都可以算是信息技术产业界殿堂级的研究院,但两者都同时在做研究(Research)和开发(Development),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其研究的比例是要少于开发的。

1991年,比尔·盖茨接受了微软前任CTO纳森·迈尔沃德(Nathan Myrvold)的建议,在其总部所在地雷德蒙建立了第一家研究院。迈尔沃德是数学和物理学的双料博士,在他看来,当时的微软在技术商品化以及营销方面拥有强大的能力,而技术储备和积淀相对薄弱,这势必将影响其后续发展。因此,微软研究院定位于基础研究,为微软未来5~15年的产品做技术储备。这一核心定位一直传承至今。

早在数年前,长期观察国际企业研究中心发展历史、著有《明日引擎》(Engines of Tomorrow)的布德利(Robert Buderi)就曾对微软研究院大加赞扬:“盖茨一心想把微软研究院打造成‘比尔实验室(Bill Lab),媲美知名的贝尔实验室。”

要知道,多年以来,微软的研发投入始终占其年营收的10%左右。即便在近几年全球低迷的经济环境之下,微软公司每年的研发经费仍然保持在近百亿美元的水平,可见其对于技术投资的决心之大。

在坚持不懈地投入了23年之后,微软研究院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7家研究院(美国雷德蒙、硅谷、新英格兰、纽约,英国剑桥,中国北京,印度班加罗尔),研究员的总人数约1100人。其中,设在北京的微软亚洲研究院是整个微软研究院体系中,除雷德蒙之外,研究员人数最多、研究领域最广、职能设置最全的一个。

像“烹小鲜”一样创新

2个月前,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刚刚庆祝了自己的15岁生日。也许是巧合,距离那个纪念日仅仅一周之后,微软正式任命沈向洋博士为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负责技术和研究。沈向洋曾在2004年1月~2007年10月期间,担任过MSRA的院长一职,他是继李开复、张亚勤之后的第三任院长,也是最早参与筹建MSRA的元老之一。

2007年11月,沈向洋被调回微软美国总部,出任互联网搜索与广告事业部首席科学家,全面负责微软Live搜索及在线广告的研发工作。正是从那时起,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开始带领MSRA进入了“可持续成长的阶段”。洪小文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IEEE Fellow)和国际公认的语音识别方面的技术专家。

按照洪小文的解释,MSRA的15年发展历程共经历了四个阶段:1998年之前的筹备创建阶段;1998年,微软中国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并于2001年升格为微软亚洲研究院,这3年是巩固和深化影响力的关键阶段;从2002年到2007年,MSRA进入了快速成长的“黄金5年”,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向整个业界确认了MSRA的能力和地位,而且也在技术成果输出方面为微软公司的产品部门做出了大量贡献。更重要的是,MSRA还在这一时期孵化出了微软亚洲工程院、搜索技术中心等衍生机构。正是以这些机构为核心,MSRA的第二任院长张亚勤在2006年1月组建了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并出任董事长,至今其规模已经超过3000人。

“什么叫可持续成长?做研究并不是靠人多,而是靠思想。可持续的成长,是真正的在研究质量和影响力方面的成长。”洪小文说,从硬实力来看,如今的MSRA已经有足够的资格跻身世界一流。15年来,MSRA在国际一流的会议和期刊中共发表了4000余篇论文,涵盖了现代计算机领域中的多个分支;在下一代多媒体技术、搜索、自然用户界面、数据密集计算及计算机基础科学领域,提出了多项革新性的技术;360余项技术研究成果进入了微软产品。

在洪小文看来,自2008年开始,MSRA自身及其所处的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都在一步步成熟,中国的大环境、相关的配套环节、高校的研究环境以及微软设在中国市场的产品部门都在迅速地健全,这样的生存条件,使MSRA到了“练内功”的阶段。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竞争对手的挑战。2011年,MSRA和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一起搬进了位于北京海淀区丹棱街5号的微软大厦,这里位于中关村的核心区,在方圆数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众多的中国顶尖高校和高科技公司。无论是老资格的谷歌、雅虎,还是迅速崛起的腾讯、百度、搜狐等大量中国本土公司,都在尽其所能地瓜分着数量有限的人才资源。MSRA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影响力构建体系。

“创新如同烹小鲜”——这是洪小文在一年前,也就是2013年元旦前夕所做的新年致辞的主题。他引用了老子的名言:“治大国如烹小鲜”来类比创新,“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等着火候到了,功到自然成。”

回归创新本源

2013年8月,34岁的郑宇因其在“城市计算”(Urban-Computing)领域的杰出表现而入选《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2013年度的科技创新35俊杰(TR35)。该评选针对全球范围内的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精英,每年评选出35人,涵盖IT、生物制药、商业等领域,在科技界有着非常高的声誉,雅虎创始人杨致远、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都曾经名列其中。

郑宇是MSRA知识挖掘组的主管研究员,2006年7月,在西南交通大学顺利拿到博士学位的郑宇从成都来到北京,通过了MSRA的种种考试,最终当上了MSRA的一名研究员。现在的郑宇主要从事基于位置的服务、时空数据挖掘、普适计算和移动社交应用等领域的研究。

两年多前,郑宇曾选取了北京市3.3万辆出租车在2009年和2010年,每年的3月~5月间所产生的所有轨迹数据,来探测城市规划的缺陷,并验证当前实施的城市规划改善成效。这些只是其“城市计算”庞大课题的冰山一角。所谓“城市计算”,就是用城市中的大数据来解决城市本身所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多种异构数据的整合、分析和挖掘,来提取知识和智能,并用智能来创造“人-环境-城市”三赢的结果。

郑宇的故事集中体现了微软研究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做到的三件事: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持续提升;更有效率的技术转移;以科学研究为全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和贡献。

对于第一件和第三件事,外界的看法极其统一,多年来,微软研究院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已经为其积攒了足够多的硬实力。2006年9月,在微软研究院成立15周年的庆典仪式上,出现了这样一句口号:“15年来,我们一直在把想法变为现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话只需要变化一个时间状语。

而第二件事,是外界质疑声音最多的。改变其实很早就已开始。自2007年起,微软将其在研究院体系内部举办的一项传统活动TechFest(技术节)正式对外开放。之前的技术节现场观众都仅限于微软内部员工,主要目的是让微软产品部门的人可以零距离地接触到微软研究院的各种研究成果,从而为技术产品化提供便利。

“Connecting the Dots”是2013年微软技术节的主题,按照洪小文的理解,这句话主要在讲:“创新,是我们接受外界的‘刺激,进而由‘刺激形成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去将这些想法实现。大家看到的世界其实是一样,在基础研究领域内,所谓的创新是你如何在混乱的万物中,找到一条路,引领人们沿着这条路走向未来。”

“计算机科学已经创造了一个新世界——数字世界,它改变了数十亿人的生活,”郑宇说,“这是一个我们拿着看不见的武器应对真实世界挑战的领域,这是一个我们能使用数字魔法帮助其他学科的领域。”

勇敢而充满激情地创造梦想,并且将其实现——15年之后,MSRA仍然在努力进行着实践。

猜你喜欢
研究院研究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简介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儿童研究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