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丛耘++孙汝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经有过“普世辐射”的辉煌,对欧洲启蒙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西方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作为“儒教国家的活化石”“典型的儒教国度”的韩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中,成为以儒家文化立国育民的成功范例;新加坡推行以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心内容的“文化再生”运动,新加坡继承和发扬了儒家传统道德,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作为政府的“治国之道”,把儒家东方价值观提升为国家意识,使之成为每个公民的行动指南。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变迁,是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社会发展中的文化转型,是社会的一种整体性的根本变革。任何一个伟大的国家或一个伟大的民族都十分重视文化的建设,中国也毫无例外。中国要成为创新型的国家,绝离不开文化的创新,而文化创新则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重建,吸收的过程是文化传承的过程,重建的过程则是文化创新的过程。
然而,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一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许多人立即联想到汗牛充栋的古书和繁文缛节,很多人简单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解为讲“四书五经”。“五四”运动以来,往往有许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误解,认为它是封建落后的一套;也有人认为当今科技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育家斯霞曾经道出担忧“今天的青少年对祖国的历史文化知道得太少”,这种担忧不是空穴来风。毋庸置疑,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严重缺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亟待重建。那么,如何重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十大对策:
一是要认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意义与教育价值。所谓国家意义,是说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的灿烂文化,其中所包涵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精神品质,对于民族的延续、国家的存亡有着特别重要的国家意义和民族利益;所谓教育价值,是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具有一般的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所不具备的教育功能,它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有着与科学技术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要研究和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反思,虽有对精华的诸多肯定,但更多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进行理性的清算,以求厘清传统文化对中国历史前进的阻碍。肯定与清算的目的都不是为了简单地继承或割裂,而是为了把在事实上割不断的传统文化加以梳理之后,择其优者加以有效的延续,并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
三是要正视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国文化演变的过程是一个不同思想碰撞与激荡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与异质文化急速发展的氛围中进行的,那些来自域外的种种文化形态与思想观念,在不断地冲击着中国文化的既有体系,形成鉴别民族文化中精英与糟粕的不可回避的参照。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的内容,决然不可能是一种凝固的形态,而必然是包涵着不同观念的对峙,不同表现形态的比照,不同感受和理解的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会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变得更加富于青春活力,而不是沦落为行将衰亡的思想老人。
四是要探究人才成长规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人才需要有优良的综合素质,这不仅表现在技术、法律、经济、管理等方面,还必须要有丰富的世界历史文化知识。中国虽然有世界上没有的长城,但中国不可能在世界之外,祖国历史文化的熏陶显得尤其重要。要让他们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受到民族精神的熏染,又同时形成自觉的批判精神。既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智慧的养育,又不断开启现代人的新型思辨。既领略中华传统文化在艺术表达上的审美优长,又时刻以动态的审美眼光形成新的感悟,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培养新人的过程。
五是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的衔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处世之道对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大有启迪。如中国人处世性格的显著特征是“和”,“和”虽然具有哲学上的意味,但立足点仍在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并直接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法与处世哲学。在中国古代的经典论述中,“和”的基本含义是和谐,古人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各守本分互不干涉“井水不犯河水”也是为了“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谋求对立面的和睦共处更是为了“和”。“和”能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内耗,有利于公民的道德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六是注意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目前,对未成年人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家庭在未成年人传统文化教育中缺位,学校教育在这方面避重就轻,社会则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经费不足、传统读物晦涩难懂等问题。应当重视对未成年人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引起未成年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重视。
七是大力保护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汉语是我们的第二母亲。在中西方优秀文化的融合中,特别是在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下,要加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就得大力保护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在我国,学外语已成风潮,从小学就要开设英语课。这本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能否准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却存在不少问题。社会上有一种倾向,以能讲外文为荣,其实更应该以能准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更光荣。
八是重视基础文科的建设。在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中,经济、法律等应用文科备受青睐,而文史哲等基础文科尚未受到足够重视。文史哲等基础文科的作用体现在提高一个人的素质上,主要在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它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除了要加强基础文科外,还应该转变观念,不能用狭隘的功利主义观点看待基础文科。虽然这些学科不需要太多的人来专门研究,但对国民文化素质的教育与提高非常重要。建议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要借鉴西方大学人文教育的经验。20世纪以来,西方也大有以科学教育取代人文教育的一统之势,然而片面强调科学教育并没有解决由此带来的问题,于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外大学出现了一股人文教育“复归”的潮流。在大学发展战略上,更新教育理念,依靠教育的力量强力推进人文教育的“复归”;在课程结构上,加大了人文课程的比重。
九是呈现方式多样,教育内容贴近社会生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学校通过各种教育载体,弘扬和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学校德育常规工作中,突出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和渗透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可以出版贴近生活的读本、挂图,通过公益广告、专题片、专题网站或网站中开设专题栏目、开设电视专题频道,开展专题活动(包括汉字德育、古典诵读、读书会等),修订学生守则等途径和方式,营造教育氛围,呈现方式多样,力求让教育内容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和社会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
十是研究以儒家治国的成功案例,为我借鉴。新加坡从1980年就开始推行以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心内容的“文化再生”运动。新加坡的德育更加贴近社会生活。新加坡高校的德育目标只有8个,很亲切,如品德高尚,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尊重差异,对国对家对社群尽责等;新加坡高校的德育的内容也只有4个,很实在,如儒家伦理教育、共同价值观教育、品格教育、国民教育等;新加坡高校德育的方法只有3种,很好操作,如文化传递法,价值澄清法,首选认知发展法。新加坡之所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价值观、伦理观已经积淀成他们民族的道德规范和民族心理。如李光耀1978年在国庆献辞中曾说:“也许我英语比华语好,因为我早年学会英语;但是即使再过一千个世代,我也不会变成英国人。我心中所信守的不是西方的价值体系,而是东方价值体系。”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要让中华之子从“根”上爱中国。所谓“根”,就是文化。特别是文化之“魂”,而不是文化之“形”。从“根”上爱中国,就是从文化的魂魄深处牵挂祖国的生存和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走向不一定是从“现代”走向“后现代”,也可以是从现代“返回古典”。返回古典不是指返回西方古典,而是返回中国古典。返回古典不是复古,不是倒退,而是在现代性的基础上对古典资源的重新开掘与提炼。
【陈丛耘,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教授;孙汝建,华侨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齐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