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 栾兆琳
宝宝就是这样,想哭就哭,没有一点预兆,这是他们的特权。宝宝带着哭泣来到人间,但哭闹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宝宝的9种特殊“语言”
哭闹是孩子交流的主要方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哭闹是健康的表现,那是孩子告诉你他需要你。如果做父母的能读懂孩子的哭闹、姿势和平常的行为,你和孩子的关系一定会更加亲密。全军儿科中心、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儿科任榕娜主任医师、王承峰副主任医师,为大家带来一道解读宝宝哭泣的“四则运算”:(特殊“9语言”+哭泣“3级别”)×6种不哭泣 = 宝宝健康成长。
1. 肚子饿:最常见的哭闹原因。
判断:上次喂奶间隔1~2小时以上,如果母亲用奶头或手指触及孩子的口角,婴儿就会立即转向奶头或手指侧,口唇做吮吸动作,哭声停止。出生第一个月时,有一半啼哭是由于饥饿或干渴引起的。这种哭声短而有力,比较有规律,中间有换气的间隔时间,渐渐急促。同时头部左右转动,口唇出现吸吮,伴伸舌和吞咽动作。
解决:简单的办法,是假定宝宝所有的哭泣都是因为饿了,一哭就先给他喂奶。但是, 3个小时宝宝没哭,你也得给孩子喂一次奶。
2.尿湿或者拉大便
判断:纸尿裤指示条变色或者有大便;哭声常突然出现,有时很急,下肢的活动比上肢的活动要多。这个在哭闹出现的时候、一直哭闹的时候要多次、随时检查,解便前有时有面色涨红用力状。
解决:换洗尿片。
3.太热了
判断:摸后背、脖子是不是潮湿或者出汗,测体温;哭声响亮,有力,皮肤潮红,额面部可以看到面色发红,轻度出汗,四肢出现活动,蹬被子,严重者可出现轻度发热。如果宝宝觉得太热了,他不太会像觉得冷了的时候那样让你知道,并且不会哭得那么厉害。
解决:降温、减衣、通风、温水浴
4.太冷了
判断:四肢凉;哭声低,乏力,皮肤花纹或紫绀,严重时苍白,干燥,全身蜷曲,动作减少。如果其腹部发凉,说明宝宝感到冷了。
解决:保温。
5.运动性哭声
婴儿睡觉醒来,运动肢体时,常伴有节奏性的哭声,声音响亮,音调柔和,不嘶不哑,而脸色红润,呼吸正常。这对肺的舒张和呼吸肌的锻炼均有益。
6.意外伤害
判断:婴儿长期哭闹,哭声凄泣,表情痛苦,而外表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仔细检查,看看是否为意外事故造成的内伤,特别是冬天衣着多的情况下,最易发生。
解决:只要脱下衣服,认真检查,就会发现问题。现在一般要求婴儿每天洗澡,洗澡穿衣的时候多注意检查就是了。
7.外界环境刺激过度
刚出生的宝宝不能完全接受他们每天受到的外界刺激,比如光线、声音、被人抱来抱去。如果活动太多,宝宝可能会受不了。他们通过哭来表达“我受够了!”
8.缺钙
一岁以内常发疾病,属于佝偻病。缺钙会导致哭闹、睡眠少、烦躁不安、出汗、枕秃等问题。
解决:半个月或者1个月开始补钙,经常出门晒太阳。
9.怀疑生病
判断:测量体温,观察哺乳、大小便、是否呕吐、口腔内部正常否。新生儿或者早产儿很多严重疾病体温并不升高,但是有拒奶现象,所以拒奶一般是严重疾病的征兆!婴儿长时间的啼哭、发病的早期和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啼哭,往往是早期病态的主要症状,以哭来报告他的病痛,常见病有鹅口疮、脓疱疹、尿布皮炎、肠道疾病、中耳炎、腹痛、骨关节损伤、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脱水热、各种感染的早期症状、颅内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胆红素脑病、嵌顿疝。
新生儿的哭因很多,哭声也是变化多端的,婴儿哭闹并非都是有病;孩子少哭、不哭反倒可能是疾病的征兆;而有些婴儿过多哭闹,亦可为疾病的信号。作为家长要仔细识别,以采取相应对策。如若是病态的哭闹不安,结合其他症状表现,应及时送医院治疗。注意生病宝宝的哭声跟饿了或者烦了时的哭声不一样。一般来说,病理性哭闹哭声异乎寻常,持续时间长,或者时哭时停没有规律,哭声微弱或带有呻吟,有时还会出现间歇性,有时会喘不过气来,有时伴有高热或者其它异常性表现。给予喂奶或者爱抚只能暂时起作用。
哭泣的3个不同“级别”
一级哭泣:
身体受伤——当孩子不小心摔跤,或者割破了手指,哭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的反应。这个时候,肌体向大脑发出信号:“快来救我!我受伤了!”如果孩子在受伤时都不能发出哭泣的声音,可以想象将会有多么可怕的后果。这个时候,孩子的哭与“坚强”无关,家长需要做的是确定孩子是否安全、健康,然后给孩子一定的安慰,帮助他慢慢平静下来。
二级哭泣:
委屈不满——身体受伤时,孩子的肌体会向大脑发出“哭”的求救指令;而如果孩子的心理受了伤,就会产生委屈的情绪,由于委屈而产生的哭是孩子的潜意识试图解决不愉快的心理状态的一种力量,同样是一种“求救”。然而这种哭泣的心理原因相对简单,容易归因,家长只要帮助孩子耐心疏导,是容易让孩子平静下来的。
三级哭泣:
悲伤抑郁——当孩子渐渐长大,但心理又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对于周遭的事物会产生自己的理解,思想变得比较“复杂”了。然而事实上他们这一时期的很多观点还非常片面,这时,孩子就可能出现青春期的“悲伤抑郁”现象。
6个办法让宝宝不哭泣
孩子哭的时候,家长最忌讳的就是叫孩子“立刻停止”、“憋回去”,或者以威吓的方式强迫、限制孩子不准再哭闹。“哭”是孩子最原始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家长应该冷静地面对孩子的情绪反应,尊重孩子表达情绪的权利,探寻孩子情绪背后所要表达的信息,然后再引导孩子学习处理情绪的方法,将有助于帮助孩子成长。
1.摇晃和运动:模拟宝宝在子宫中熟悉的运动,比如把他放在摇篮里轻摇,或者抱着他跳舞,会让宝宝安静下来。
2.白噪音:胎儿在子宫里总能听到不间断的白噪音,有点像吹风机或洗衣机的声音,让他温习一下也许很变安静。
3.按摩:它是帮宝宝排气的好办法。挤一点橄榄油在手指上,用指尖在宝宝肚子上由肚脐开始顺时针划圈,逐渐把圈子划得更大。
4.改变环境:在你无计可施时,开车出去兜一圈,或者用婴儿车推他出去走走,新鲜空气和运动节律会让他变安静。
5.吸吮东西:吸吮安抚奶嘴或拇指会给宝宝带来安慰,但不要他一哭就给他安抚奶嘴,一定要先找出原因所在。
6.襁褓:襁褓能模仿子宫里的温暖和安全感,对焦躁的宝宝极具安抚作用。但要注意别让宝宝体温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