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水西门附近,有条看起来非常不起眼的小巷,叫木屐巷,顾名思义,它就是过去以制售木屐为主的一条街巷,木屐巷东与仓巷相连,西接莫愁路,长约百余米,两边多是老平房,其中木屐巷10号曾是“湖北会馆”。
木屐是现代“高跟鞋”
说到木屐巷就不能不说木屐。现在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木屐,它是古人穿的一种木底鞋。古人称鞋为“履”,“屐”是一种有齿之“履”,其构造通常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底板,这就是“屐”的基础,通常以木料为之,作鞋底形,上钻有小孔数个,以穿绳系;二是绳带,被称之为“系”;三是屐齿,被安装在底板下,前后各一,呈直竖状,有扁平、四方及圆柱体等多种,高度在6-8厘米之间,前后高低大致相等。清宫题材影视剧中皇后、“格格”及宫女们,穿的多是类似木屐的鞋子,只不过材质不同而已。木屐以质地密致坚韧者为佳,常见的有桑木制成的“桑屐”,还有以沙棠木制成的“棠木屐”。在《红楼梦》第十回中,宝玉说过“我这一套是全的,一双棠木屐,才穿了来,脱在廊檐下了”的话,可见他也是穿木屐的。
古代没有柏油和水泥路面,即使是南京这样的六朝都城,只有主要街道才有石板和石块铺成“马路”,而其他地方都是泥路土道,遇雨一片泥泞,而木屐由于底部是木板,加之装上双齿鞋底高度有所增加,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少,因此,在没有胶靴的古代,木屐就成了老百姓对付雨雪天泥泞的理想选择。
第一个穿木屐的是晋文公
那么,木屐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发明的呢?据南朝宋代刘敬叔《异苑》记载:公元前600多年,晋文公被其父驱逐出宫流亡期间,忠臣介子推曾割下自己腿肉供晋文公充饥。后晋文公在秦穆公重兵护持下回到晋国登上王位,在封赏随他奔波流离的侍臣时,却将介子推遗忘了,等他想起时介子推早已带着母亲隐匿山中。晋文公亲带人马前往求访,不料介子推避而不见,晋文公令人放火烧山,本想逼他出来,不料介子推和老母亲紧抱着一棵柳树被烧死。文公见状悲痛不已,挥泪砍下尚未烧尽的树木,令人制成木屐穿在脚下。每当忆及介子推割肱之功,便抚屐哀嗟:“悲乎,足下!”后人将同辈敬称为“足下”,即起源于此。
趿板是木屐“变”的
木屐巷虽没有辉煌的历史和著名的人物,但在说到老南京地名时,木屐巷每每被提起。究其原因,南京古代制鞋业已经比较发达,木屐巷因靠近明清时一直是商贸聚集地的评事街一带,所以生意兴隆,名声在外。南京过去有不少以服装鞋帽为地名的:估衣廊、绣花巷、纱帽巷、盔头巷、棉鞋营、木屐巷等。还有以“五行”来“排行”的,如“金粟庵、木屐巷、水佐岗、火瓦巷、土城头”。不仅如此,木屐还造就了南京另一个诗情画意的地名,那就是琵琶巷。
琵琶巷与古老的乌衣巷相近,旧时琵琶巷路中间有一水沟,上覆青石板,石板的石质有松有密,且厚薄不一。雨天时行人穿着木屐踏走其上,叮咚作响,如奏琵琶,于是有了琵琶巷这样具有浪漫色彩的美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塑料凉鞋和塑料拖鞋没有流行之前,不少南京人夏天都穿木趿板,趿板就是没有“齿”的木屐,它用原木制作,充作鞋底的木板经加工打磨使之光滑,然后用帆布带或皮带钉上作为“鞋面”,穿起来非常方便。当时有一种专门加工木制品的“车木”作坊,冬天生产木嗡和陀螺,到热天就大量加工木趿板。
由于当时穿趿板的人非常多,到了夜晚,街巷到处都有木趿板拖在石板或卵石铺的路面上清脆的“喀哒”声,如今已成为“绝响”。
选自《人力资源报》2013.4.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