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2014-01-17 15:03
新作文·中学生适读 2014年9期
关键词:杨紫琼东方女性李连杰

现实利益让国外无法忽视中国元素

国外对中国元素的这种重视,既有主动的“顺应潮流”,也有被动的“识时务为俊杰”。

以电影为例,在2002年,中美的电影市场差距还非常悬殊:中国年度票房近9億元,不足美国的1/50,完全不足为道;到了2012年,中国年度票房超过170亿元,约为美国的1/4,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2014年上半年,中国票房已超过134亿元,若按照现在的速度增长,2016年中国就可以达到目前美国的规模(100亿美元),而美国的电影市场规模已经停滞多年。

如果中国的电影市场对好莱坞而言无足轻重,那么它可以完全无需顾虑中国观众的感受;如果中国电影市场对好莱坞有影响但并不致命,那么它可以稍稍考虑中国观众的感受但还不足以影响决策;而像现在这样,中国电影市场往往占据北美之外的最大票房来源,好莱坞如何重视中国市场都不为过。

然而,这些大片中的中国元素,并没有让多数人产生好感。中国元素从缺失到丰富,但“刻板印象”并没有发生变化。历史上,中国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也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是“异域性”,如旗袍、闺房、面纱、艺妓等;其二是“敌对性”,如暴君、原教旨主义、恐怖主义等。直到李小龙在美国走红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才出现了新的形式,但这个新形式也逐渐变成了刻板印象的一种——功夫演员。成龙,李连杰,杨紫琼,概莫能外。

而在周润发、成龙、李连杰、杨紫琼之后,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更彻底地成为了消费东方女性,特别是女性身体的过程。从巩俐、张曼玉、章子怡到许晴、范冰冰、李冰冰、周迅,又重回到之前对中国旗袍、纸扇、婀娜窈窕的东方女性想象之中。

这种所谓的“中国元素”,是好莱坞人以为的中国元素,并不一定是中国观众喜欢、关注的。在电影《X战警:逆转未来》里,范冰冰台词共有三句,分是“嘿”“嚯”“没时间了”,中国人融入不了这部电影,是很难让人认为这些所谓的“中国元素”是有价值的。

猜你喜欢
杨紫琼东方女性李连杰
瓷器
杨紫琼的武打人生:成龙逼我去战斗
盲人为自己打手电
寻踪
黄哲伦笔下东方女性刻板形象的颠覆
盲人为自己打手电
《少女小渔》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李连杰笑纳刁难
被低估的杨紫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