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今朝,郭卫新,张党立,杨继华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3)
据统计,中国1988年前已建成隧道中的80%在施工中遭遇到涌水、突水灾害,总涌水量达到1 000 m3/d以上的有31座[1]。涌水问题是最常见的隧洞地质灾害,受岩性、构造、岩溶、水文、气候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涌水形成机制复杂多变,只有正确认识了隧洞涌水现象背后的地质成因机制,才能制定出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2]。实践证明准确的超前地质预报可以有效减少涌水地质灾害的发生[3]。本文以某水利枢纽交通洞涌水为例,探讨分析了涌水的三种成因模式,突出了地质分析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综合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才能提高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性。
交通洞工程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缘的宗务隆山区,海拔3 300 m以上,地表切割强烈,地貌属于构造剥蚀山地。工程区气候寒冷干燥,日照强、降雨少,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大地构造上处于东昆仑褶皱带与祁连褶皱系、秦岭褶皱带交接部位,历经多次构造运动,地质构造、节理裂隙极为发育。隧洞穿越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宗务隆山群(C3zh),岩性以薄层状砂质板岩、泥质板岩互层为主,局部夹中厚层状大理岩、极薄层炭质板岩,岩层产状170°~350°∠75°~85°,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岩层中一般发育3~4组节理,风化卸荷垂直影响深度最大可超过100 m,围岩较破碎;地下水一般为线状滴水,过沟段出现股状涌水,围岩多为互层结构或碎裂镶嵌结构,总体以Ⅲ-Ⅳ围岩为主,前期勘察结论是局部存在涌水问题。
进场交通洞,起点桩号K1+707,终点桩号K3+461,总长1 754 m,纵坡降2%;交通洞断面为城门洞型,开挖洞径9.2 m,高约7 m,洞轴向由56°,转为近南北向351°,隧洞埋深20~400 m,设计标准是矿山Ⅲ级。2011年7月28日开始采用钻爆法施工,历时17个月,于2013年1月7日实现贯通。
2012年11月21日,交通洞开挖至桩号K2+806,掌子面突然出现坍塌,并出现大量涌水,涌水量远超出了地质预报的结果,初步测算的涌水量约100 L/s;11月23日,掌子面开挖至K2+809,出现了更大的涌水,涌水量高达300 L/s以上,钻爆开挖只得停工。干旱山区存在如此丰富的地下水突破了前期勘测资料的认识。隧洞涌水引起了建设各方的高度关注。为查明隧洞涌水地质原因,施工单位在掌子面右下方布置了1个直径110 mm的超前地质钻孔,水平钻孔深16 m,孔口涌水最大水平喷射距离达12 m,显示隧洞附近存在强大的外水压力,掌子面前方存在着规模巨大的富水带。
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首先对掌子面进行排水减压。在掌子面下方增加4个排水孔后,外水压力显著减小,钻孔水平喷射距离很快减小至4~5 m,但总的涌水量有所增加。随着排水孔的增加,排水孔水平喷射距离、涌水量逐渐减小,至12月7日,单孔涌水量显著减小至10~20 L/s,总涌水量减小为100 L/s左右,排水减压效果明显。12月27日,隧洞开挖至桩号K2+842,隧洞涌水仅出现在掌子面右侧边墙,洞内总涌水恢复到20~30 L/s的正常状态,最终确认强烈涌水段宽度为36 m。
隧洞出现涌水后,在洞口位置设置观测标志,加强了流量观测,连续记录了37 d的观测数据。根据记录,可以做出洞口涌水流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图1),初步测算37 d内总的涌水量达到了54.45万m3。
图1 K2+806~K2+842隧洞涌水量随时间变化曲线Fig.1 Change curve of water inflow with time
参与交通洞建设的四方经过充分的讨论,于2012年11月26日提出了涌水段的施工方案:①首先采用超前排水孔(管径110 mm)对掌子面充分排水,洞侧壁增加排水管,以保持围岩稳定;②加强初期支护,108 mm工字钢间距,由150 cm调整为80~100 cm;③沿顶拱部位布置一排超前小导管,间距30 cm,导管长4.5 m,斜上15°,并注浆封孔;④严格遵守短进尺、弱爆破、勤支护的原则;⑤加密涌水量观测、围岩收敛变形监测。施工单位耗时38 d穿越了强烈涌水段。
通常情况下砂质板岩、泥质板岩、碳质板岩是隔水层,即使作为裂隙含水层,其富水性也是较差的。工程区属于干旱、少雨区,隧洞出现大规模涌水是异常的,一定有其独特的的成因机制,基于以上认识,现场地质工程师构建了断层富水带、连通地表沟水、向斜富水带3种涌水模式,以探讨涌水成因机制。
第一种涌水模式是将涌水成因归结于区域断层富水带。掌子面的有类似于断层带的特征,根据区域断层地质特征及已有素描成果,推测隧洞有可能遇到较大规模的断层带;断层带宽度20~30 m,补给源长达几千米,甚至更远,富水带通过断层带与临谷相连,即地下隧洞涌水有持续的远程补给。第一个超前地质钻孔探16 m,探测结果基本否定了断层富水带的存在。钻孔岩芯并未出现断层角砾岩、构造岩、断层泥等断层物质及其它断层迹象;孔口喷出水清澈、无异味、水质良好;围岩层面相当稳定,未见扭曲、变形现象,因而初步排除了区域断层富水带造成的涌水模式。
第二种涌水模式归结于与地表沟水相连通。交通洞出口上游有一常年流水支沟,支沟上游与洞向接近平行,地表沟水有可能与地下含水层存在密切水力联系。涌水段埋深大约140 m,前段素描资料显示垂直卸荷裂隙影响深度可达100 m以上,地表沟水完全有可能通过卸荷裂隙、构造裂隙、层面溶隙等与地表沟水相联系,把地表水直接导入洞内,造成隧洞持续涌水的现象。地质人员沿支沟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在支沟上游发现一向斜构造,岩层倾向由北转向了南,上游支沟断流,没入地下,但浅层地下水依然有可能补给涌水段含水层。
第三种模式是向斜构造富水带模式。地表水通过风化、卸荷裂隙、构造裂隙下渗入向斜构造核部,经长年的聚集,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富水带。隧洞桩号K2+773~K2+852之间为一向斜构造,上游产状倾向S:190°∠85°,下游岩层倾向 N:产状10°∠80°,向斜波长约90 m,向斜核部即为涌水段。地表调查显示涌水段位于一背斜构造的南翼,结合隧洞素描图的验证,绘出了复式向斜构造示意图2。
图2 K2+806~K2+842涌水段向斜构造示意图Fig.2 The synclinorium sketch of gushing area1.石炭系上统砂质板岩夹泥质板岩;2.石炭系上统炭质板岩夹大理岩;3.裂隙密集带;4.地下潜水位。
因该向斜为紧闭线性褶皱,推测其延伸长度为1 000 m。尽管向斜两翼由薄层状板岩夹大理岩组成,但由于其褶曲发育,岩层中卸荷裂隙、溶隙、裂隙密集带发育,由相对隔水层变成了含水层,证实了隔水层与含水层是相对的观点[4]。从掌握的资料来看,用向斜构造富水带模式解释隧洞涌水是最合理的。
通过涌水模式的地质分析,作者得出结论:隧洞涌水的根源主要是向斜富水带,是近源补给,富水带净储水量是有限的,涌水量会逐步减小,没有必要增加永久性排水工程措施,原排水沟设计可以满足运行要求。
为了验证向斜涌水模式的合理性,又根据向斜富水带模型进行了涌水量估算。向斜富水带可以归为蓄水池简单管道自由出流模型。依据直径110 mm的水平排水孔(距洞底1.2 m)最大水平喷射距离为12 m,计算出排水孔口水流速度V=24 m/s。再根据管嘴自由出流流量计算公式[5]计算作用水头H。
式中:Q为管嘴流量(m3/s) ;μ0为流量系数取0.60;A为排水孔面积(m2);g为重力加速度9.8(m/s2);H为含水层厚度(m)。计算出隧洞上方含水层厚度H=81.6 m。
理想条件下向斜裂隙密集带的给水度的值接近岩体的裂隙率,向斜富水带的给水度μ≈0.1(含有溶隙率)。向斜岩层倾角按80°计算,储水带呈一梯形槽,梯形的横截面积S≈4 000 m2,根据调查结果推测向斜槽的长度为L=1 000 m,则其储水量Q1=μ·S·L,计算得富水带裂隙释出水量为40×104m3。根据洞口实际观测的流量,37 d的总排水量为54×104m3,估算涌水量小于实际涌水量,说明了向斜富水带实际集水面积要大于计算条件。
砂质板岩、泥质板岩是隔水层的概念对合理解释隧洞涌水造成了困惑,正确理解了隔水层相对性之后,为查明涌水成因机制开拓了思路,事实证明裂隙密集发育的砂板岩也可以是含水层。总结隧洞涌水问题处理过程,笔者得到以下认识:
(1)隧洞施工应高度重视现场开挖地质资料的收集,及时、全面、客观、综合分析施工地质资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准确判定涌水成因机制奠定了基础。地质成因分析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2)向斜构造富水带揭示了宗务隆山区地下裂隙水赋存的特点,证明了隔水层、含水层概念的相对性,为区域类似工程实践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3)鉴于宗务隆山区地下水赋存状态复杂多变,具有不可预见性,隧洞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综合物探TSP(Tunnel Seismic Pridiction)手段的使用,以提高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1] 周涛,王国欣.山岭公路隧道施工中涌水的防治措施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6(7):173-175.
[2] 罗玉虎.摩天岭隧道涌水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7(2):408 -411.
[3] 李维宏.TSP超前预报在新万山寺隧道涌水灾害防治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10(2):27 -30.
[4] 王大纯,张人权,史毅虹.水文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22-23.
[5] 李炜,徐孝平.水力学[M].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2000: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