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2014-01-17 16:01
红岩春秋 2014年1期
关键词:小山蒋介石战争

《被遗忘的盟国:中国的二战,1937—1945》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于2013年10月1日发表了题为《评拉纳·米德所著<被遗忘的盟国>》的署名文章,作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霍华德·弗伦奇在文章中称,拉纳·米德所著《被遗忘的盟国》是一部关于中国二战经历的重要而令人信服的历史书。此书通过仔细考察中国在当年同盟国战争行动中的角色、中国人在自己的抗日斗争中所付出的常常吃力不讨好的代价,以及中国的战争创伤对国家战后发展的影响等,再一次让“谁丢掉了中国”这个问题具有了新意。

作者在开篇写道:“几十年来,我们关于那场全球性战争的理解一直未能对中国的角色给出恰如其分的说法。即使在中国被考虑在内的时候,它也只是一个次要角色,一个在一场让美国、苏联和英国出尽风头的战争中跑龙套的小演员。”

无独有偶,学术界今天对于中国为二战所作贡献的视而不见,与早年对苏联所付出牺牲的漠视何其相似。只是到了冷战快结束的时候,西方历史学家才开始给予俄国人较为慷慨的赞扬,并允许在一段并不完全是极权与自由之争的战争历史中保留更多道德的复杂性。

米德的著作给了中国应有的历史评价。书中记述了中国从1937年开始,拖住80万日本侵略军,从而消耗掉日本的破坏性能量,使之无法把力量投向其他战区。在骇人听闻的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日本陆军第10军集体轮奸妇女,用男性平民当靶子练习杀人,并把成百上千的被俘者绑在一起用汽油烧死。

中国还通过其他不那么容易被承认的方式付出了代价。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早期为进入现代纪元进行了大量基础设施和工业化投资,这些都在战争中被扫荡殆尽。国家的铁路网、封闭式公路和工厂大部分遭到了摧毁。

文章指出,在这部充满了引人入胜的逸闻故事的著作中,主要人物是中国国民党领袖、战时的国家元首蒋介石。西方对蒋介石的矛盾心理曾削弱了对于中国的战争支持。正如作者所写的,“西方对中国的战争行动、尤其是国民党所发挥作用的指责,所依据的是关于中国政权过于腐败和不得人心,以至于无法获得支持的说法。战时美国流行的一个笑话利用谐音把这位中国领导人的名字念成‘兑现我的支票。”这并不完全公平。“实际情况要复杂一些:欧洲第一的战略意味着需要以最低的代价把中国留在战争中,而蒋介石就曾一再被迫把自己的军队按照有利于盟军地缘战略利益、却有损于中国自身目标的方式投入战场。”

霍华德·弗伦奇认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或许可以说战时的中国被丢掉了,甚至可以说不止一次被丢掉了。富兰克林·罗斯福和他的将军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作出向国民党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员支持的决定性承诺时犹豫不决,从而为日军的进逼打开了方便之门。与蒋介石的关系最终因为盟军在1942年坚持让蒋派出主力部队阻止日军对缅甸的占领而被推到了悬崖边上,而当时中国自己也正面临着日军在这场战争中发动的最大规模进攻之一。蒋介石当时曾写道:“我确信美国的政策只不过是居心叵测地利用我们。”

随着蒋介石对国家的控制变得日益脆弱,美国向毛泽东和他以北方延安为大本营的军队派出了侦察人员。美国的外交官灵机一动,觉察到了与共产党人进行合作的机会,后者凭着他们主要根据地的秩序井然让参观者叹为观止。不过这个时刻未能持续——就在毛泽东的共产党开始得势的时候,华盛顿却冷落了他。美国再次让自己成为蒋介石当时即将失败的政权的后盾。1949年,共产党最终取得胜利,一年后毛泽东的中国和美国便在朝鲜兵戎相见。

文章称,此书并不是第一部为蒋介石进行某种程度平反的主要著作。杰伊·泰勒(中文名陶涵)在2009年出版的《委员长》一书还曾提出一种对蒋介石更具同情心的观点。不过,《被遗忘的盟国》决非单向的修正主义。米德详细记录了蒋介石对于自己的战时策略所造成的人道代价的无动于衷。例如,蒋介石在1938年水淹黄河流域低洼地区以延缓日军前进的做法,最终置近100万中国民众于死地。蒋介石撒下有关这场灾难的弥天大谎,并试图从中国5000年的历史故事中寻找借口。

《啊,鼓岭!》

习近平同志在2012年访美期间曾经讲述过书中的故事,感动了万千美国人。这本书是根据一个真实的关于中美友谊的故事写成的纪实小说,记录了一件跨越世纪的感人往事。

1901年,年仅1岁的密尔顿跟随父母从美国来到中国,在福州鼓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与当地少年小山子(郭小山)义结金兰,可巧小山子的父亲正是密尔顿父母的救命恩人。小山子为人勇敢仁厚,成为童年密尔顿的偶像,也成为影响他一生的人。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密尔顿随父母回到美国,临别时他与小山子约定重聚。为践重聚诺言,小山子登上加拿大招募华工的船,跨越太平洋来到美国近邻加拿大。为救工友,小山子客死他乡,密尔顿并不知情,三次北上加拿大寻找小山子,最终得到的却是他的死讯。密尔顿一心想回中国探视“故乡”,却因二战爆发以及其他因素,直至去世,这一心愿仍未达成。密尔顿嘱托妻子为其还愿,无奈妻子不知“kuliang”具体所指,几赴中国,均所到非处。历经周折,在中国留学生刘中汉也就是本书作者的帮助下,他们终于解开“kuliang”即福州鼓岭的谜底。

有感于密尔顿夫妇的深情,刘中汉1992年在《人民日报》发表《啊,鼓岭!》一文,偶为时任中共福州市委第一书记的习近平看到,当即安排密尔顿妻子来鼓岭探访。2012年,已是国家领导人的习近平在访美午宴上佳话重提,使这段中美友谊更为传奇。根据鼓岭故事改编的电影《梦中鼓岭》正在筹拍。

《史迪威抗战日记:一个美国将军眼中的蒋介石及中国抗战》

独家揭秘一个美国将军眼中的蒋介石与中国抗战——约瑟夫·史迪威缘何来到中国?他为何与蒋介石屡生抵牾乃至反目?他如何评价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与抗战决心?他对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又有各自怎样的评价?他为战时中国国民政府军队的变革作了哪些努力?他如何看待中国远征军?……种种疑问都将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作为二战时期美国援华抗战的最高军事长官,史迪威亲眼见证和参与了中美两国联合抗日的那段历史。书中,史迪威将军透过自己私人化的视角,将这段历史给予了生动、鲜活的还原。

猜你喜欢
小山蒋介石战争
蒋介石:我敬佩一人、畏惧两人
Baby Rhino犀牛宝宝
收藏脚印的小山鼠
小山小山
象牙战争
战争催生的武器
宋美龄弄错蒋介石的秘密替身
蒋介石要兼职怎么办
蒋介石要兼职怎么办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