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释放“技术创新红利”的法宝来抓
——毛光烈同志在省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2014年2月27日,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的会议,重点是研究科技体制改革,讨论2014年改革工作要点。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希望领导小组的同志们,都承担起责任,集中集体的智慧,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释放“技术创新红利”的法宝,扎实抓好。借此机会,我讲几个问题。
这一轮的科技体制改革是要实现抓住新的科技革命、新的产业变革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机遇的改革,因此与上一轮的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要求是有区别的。当前,科技发展进入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进入了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为主导的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说的“技术创新红利”,主要是由颠覆性技术创新产生的“红利”,这个“红利”的作用将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现在,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认识已越来越被公众广泛接受。最近有个叫埃里克的美国人写了一本《颠覆医疗》的书,阐述了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医疗方法、技术也将可能被颠覆。意思是已经出现的人体生物传感器,可以记录人体内的每个组织每天的变化,医生可以根据这些记录,实行个性化治疗。这种根据个体情况的治疗方法对以群体为对象的传统医药、传统医学将产生颠覆。技术创新水平往往与体制相关,如果没有好的体制,技术创新要实现跨越并在世界上进入领跑行列是很难的。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夏宝龙书记要求的破解“四个不”问题,我省开始了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征程。
(一)作出了破解“四个不”、释放“创新红利”的全面部署。夏宝龙书记亲自抓重大课题调研,为省委的全面部署决策作了充分的准备,特别是为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做准备;李强省长就科技体制及网络信息、光伏、健康产业发展和“四换三名”工程等方面提出了明确意见。省委召开了十三届三次全会,就科技体制破解“四个不”、突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作用、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释放技术创新红利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各市、县(市、区)、高新区都召开了高规格的会议进行了贯彻部署。破解“四个不”,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成为全省科技线、经济线上的共识,成为释放“技术创新红利”的根本法宝。科技体制改革与其他各方面的关系进一步理顺。表现在:一是以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融合,就是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科技与产业、科技与社会发展的融合;二是以科技体制改革促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三是以科技体制改革促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我们要建设创新型省份,其实质就是建设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四是以科技体制改革促进高新区发展。初步形成了“改革促融合、改革促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改革促创新、改革促建设、改革促发展”的新格局,有效地保障了“八倍增、两提高”六大科技专项服务行动的实施。
(二)开展了做强产业链的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根据问题导向的原则,针对我省科技工作低、小、散问题进行了改革。“低”就是低水平研发、经费低效率的使用;“小”就是项目小,研发成功后带动力弱;“散”就是研发项目之间关联度低,对做强产业链贡献度差。因此,根据“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做强产业链为目标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体制”的要求,去年以来我们分别在电动汽车、现代医药、纺织印染装备、光伏装备、现代环保装备、船舶装备、新材料、新一代网络产业等12条产业链上,开展了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建立了91家重点企业研究院,实施了一批目标具体的重大专项,启动了106名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一年多来,做强产业链的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效: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的地位得到了确立,研发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如超威电池的研发人员从500多人增加到近1000人;一批新开发的产品、装备、软件面市,如钱江摩托开发了六款机器人,促进了转型升级;促进了央企与外地的一批企业化的大型研发机构的引进、巩固与发展,引进的国家电网、航天科工等十多家大型企业研究院落户我省各高新区;推动了高校研究生团队走向了经济创新的主战场,成功地引进了海归团队到重点企业研究院工作,受到了各地的欢迎。
(三)探索了高新区错位汇集创新要素、集聚创业资源、集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体制。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认识不够、对高新区发展的规律把握得不够的问题,针对高新区发展存在重申报、轻创建、轻提升的问题,我们就建立高新区新的发展体制进行了探索。只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才能用高新技术产业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比如说网络技术,只有使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制造方式,绿色制造、低碳制造才能在企业实现。我们调整了思路:首先,努力使高新区成为克服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矛盾的试验区;第二,使高新区带头成为产业错位发展、做强主导产业的试验区;第三,使高新区带头成为汇集创新要素、集聚创业资源、集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引领区。围绕建立汇集创新要素条件优越、创业生态良好、集群发展新兴产业环境一流的高新区的发展体制,我们新审批了10家省级高新区和1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在柯桥、新昌开展了原有高新区转型升级的试点,开始了高新区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这些改革与发展相结合的举措推出,为各产业集聚区的调整与提升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经验,为优化全省的产业布局打开了新的局面。
(四)促进了技术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把培育技术市场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搞活知识产权工作、配置技术成果、推动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来抓。科技体制改革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育技术市场,以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激活创新要素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技术市场是科技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结合部。要让企业、科技人员不找厅长、局长找市场,首先必须培育好技术市场。技术市场是市场化配置创新要素的载体,知识产权的创造、交易、运用、保护,构成了知识产权工作的主要内容;成果不进入市场,知识产权工作就搞不活。所以要通过网上技术市场的培育,逐步搞活知识产权工作。对公司化的技术市场兴办机制、技术中介机构的企业化运营体制、技术成果交易与拍卖的市场化体制进行了改革性的探索。技术市场的活力逐年增强,去年交易额达到169.77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
(五)建立了科技、产业、人才等工作部门联动抓改革、促创新的协同机制,省、市、县(市、区)、高新区的发展协作机制。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八倍增、两提高”六大科技服务专项行动,都是省级部门共同调研、共同决策部署、分工协作实施的,初步形成了职能行使既有分工又有集成、任务既有分解又有配合支持、政策性资金既分别下达又有共同实现的目标、工作力量既管自身职能又互相兼顾的工作格局。参照国家的大飞机等重大专项与重大工程大协作做法,探索建立了省、市、县(市、区)高新区联合实施做强产业链的重大专项以及重大工程的协作机制。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省新一轮的科技体制改革已初步打开了局面,并开始发挥作用,其中一个标志就是与技术创新关联度70%左右的工业发展,发生了可喜的变化。2013年,我省工业新产品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8%;工业利润增长15.2%,高于工业增加值增幅近一倍;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0%,工业税收增长实现8.8%,都高于工业增加值的增幅。技术的红利作用在逐步的发挥出来,包括“机器换人”等。
抓科技体制改革很难,难在既要按科技发展的规律办事,又要按产业发展规律办事,还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这三者之间要全部统筹好比较难。而且在实践中的挑战更实在:一是要懂新的科技、懂得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现在能熟悉并跟得上技术创新时代节拍的人并不多。二是要懂产业,还要懂得融合(技术与产业的融合),懂深度融合或“一体化”融合就更难。三是要懂得市场经济,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市场机制,真正懂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奥妙”,把“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一起用好的,更不容易。
同时,我们又要充分认识科技体制改革的极其重要的意义。利用好“历史性交汇”的重大机遇,时不我待。要树立三个意识:一是要树立“两靠”与用好法宝的意识。解决中国发展的难题、实现中国梦,一靠体制改革,二靠技术创新。科技体制改革是释放技术创新红利的法宝。二是树立重大机遇意识。当前,我们正面临新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用好这个“历史性交汇”就抓住了机遇,用不好就会陷入挑战。三是树立责任担当意识。近代中国历史说明,转型滞后、体制落后、技术落后都是要挨打的。我国建立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日与南京大屠杀的公祭日,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研讨班上的讲话明确指出,要防止“改革与我无关、开放离我很远”的错误认识,切忌等待观望、裹足不前或自我陶醉、自我满足,要抓实、再抓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科技部门要增强改革部门、经济部门的意识,增强责任担当;科技线上与经济线上的同志都要增强抓好改革、抓好转型升级是自己本职、是自己当然的天经地义的责任的意识。自觉学习改革、领导与组织改革、蹲点实践改革,把改革抓在手里,以改革促融合、以改革促创新、以改革促建设、以改革促发展,让企业“动”起来,让技术市场“活”起来,让研究生团队等科技人员“转”起来,让高新区“强”起来,让新的技术“用”起来,让科技的成效与魅力“显”起来。
要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见》(中发〔2012〕6号)精神,贯彻好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的决定,明确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主要任务。
应该明确,科技体制具体应该分成知识创新的体制、技术创新的体制,因为这两个创新的体制是不相同的,我们通常讲的科技体制是指技术创新的体制。
(一)要明确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打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
(二)要明确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结合省级的实际,尤其是市与县(市、区)、高新区的实际,改革任务大体有九个方面:一是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的体制机制。这是克服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矛盾的根本之策。二是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体制,抓好政事分开。总的来说就是要抓好科技部门的政事分开,具体地说就是抓好技术事务服务事业单位的改革、技术中介机构的企业化改革、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等三方面的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三是实行技术市场公司化改革,培育有活力、有效率的技术市场。四是强化人本、知本与各创业资本(民间)的对接,完善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的促进机制。要打通科技人员创业与民间资本的对接通道,培育铺天盖地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五是重视政策创新,建立有利于先进技术、颠覆性的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广的新体制。要把这些好技术,如节能减排的技术、减少雾霾的技术,抓紧向污染企业推广覆盖。这既可以提升产业,又可以造福百姓。六是建立以实绩为主的各类评价、奖励等激励制度。目的是以调动科技人员进入主战场、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知识、劳动、创造等各种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七是改革科技经费的分配使用制度,完善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总体来讲: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市场作用失灵的技术创新时段、领域与相应的环节,建立起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具体地讲,要在建立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社会融合的前提下,建立有利于市场竞争、经费择优分配使用的制度,建立有利于重点跨越、引领发展的经费分配制度,建立有利于弥补风险、促进各方面参与促进创新的经费分配制度,建立有利于统筹资源、提高经费使用绩效的分配使用制度,建立有利于全程监管、持续评价支持的经费分配使用制度。八是建立有利于高新区集中创新要素、集聚创业资源、集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体制机制。要营造高新区的有利于技术创新、科技创业的好生态、好环境。九是积极探索、建立积累形成政界、学界、业界共同支持知识创新的新模式新体制。建立知识创新、产业技术创新的分类支持管理、又能互相衔接的制度。
(一)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一是按做强产业链、做强高新区的目标,继续抓好重点企业研究院的建设。按各占1/3比例,安排100家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三名(两化)”培育试点工程1/3;专用电子产业基地建设安排1/3;第二批做强产业链的,占1/3。按照部门的分工,各负其责地抓好重点企业研究院的建设。二是省科技厅要抓好筹备,争取6月底召开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工作会议。三是抓好高校博士生、硕士生包括导师在内的技术研究团队,到重点企业研究院工作(每周5+2、4+3)的试点。这项工作,要求11个设区市、各高新区、工业强县(市、区),2014年要争取实现“零的突破”。
(二)组建技术市场公司、办好网上技术市场。开展技术市场、技术中介、各类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企业化运营机制的改革。各设区市、工业强县(市、区)、高新区都要抓好其中一项的改革试点。
(三)抓好省级3亿政府资助创业专项资金的制度建设,形成择优支持高新区建立科技创业发展的机制。一是择优支持高新区的十佳省级优秀科技创业孵化器(有的也叫科技创业基地或科技创业中心)。二是择优支持好的创业团队与创业项目,支持好的创业团队与好的创业项目,可不局限在高新区内,重在择优,但同等条件下,应优先支持高新区发展。朱镕基同志当总理时,他参观硅谷回来后就设立了国家的创业专项资助资金,现在已达到了40亿的规模,而且这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制度已比较完善。我们要学习国家的创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吸取国际上公认的管理比较先进的以色列的支持创业孵化器与支持好的创业团队、好的创业项目的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制定好我省这个新的创业专项资金的使用分配管理制度。同时,我省只有部分市设立了这项科技创业专项资金,这方面的工作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的省份。要推动每个市、县(市、区)都设立科技创业资助专项资金,以支持高新区内的创业孵化器的发展。我们要学习天津两年发展六万家科技创业小微企业的经验,通过政府科技创业的始创支持,发展铺天盖地的民营科技型的小微企业,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创新政府经费使用制度。加快先进与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广与技术推广业绩挂钩补贴、节能减排按实绩给予公益补贴的政府产业资金的使用办法。
(五)调研出台按实绩为主评价制度改革、奖励制度改革的文件。
(六)继续完善错位汇集创新要素、集聚创业资源、集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新区发展体制。
(一)要把“懂得改革”作为学习的重要任务来完成。
(二)要把改革作为每个领导同志、公务员的首要工作来考核。要形成全员参与改革的格局。要明确责任与任务分解,加强改革的考核权重,按图表节点实施好改革。现在是改革之年,每位领导同志都要抓改革,每位工作人员都要参与改革,把改革的措施落实下去,提高执行力。
(三)要把搞好改革的蹲点、试点作为转作风的第一位要求来落实。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亲自蹲点抓改革试点。要把推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推动改革,作为“转作风”转得好不好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考察、评价。
(四)要把组织各级、各方面参与改革作为第一重要的领导责任来履行。要把市、县(市、区)发动起来,把科技与经济、人才等相关部门发动起来,把高新区发动起来。要重视组织层层抓改革。每位科技局局长都要蹲点抓一项改革。每个高新区管委会都要抓一项至几项改革。只抓发展、不抓改革的单位,不能评为先进单位。要经常抓改革的典型交流、进展情况的交流,共谋改革,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