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第四中学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指瑕
佳木斯市第四中学付延声
编者按
为了准确把握中考动向,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佳木斯市第四中学多年坚持开展以中考试题分析为主题的专题教学研究活动。在此活动中,老师们对中考试题特点、命题趋势等做详细分析,力避空洞,切中实际,总结规律,指导备考。此期我们选取了此学校语文、化学学科的分析,以求抛砖引玉,进一步探讨增强中考命题科学性的有效方法,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以下简称龙东地区)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很好体现了《2012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的精神要求,较好地遵守了其关于“考试范围与要求”“试卷结构”的规定,继续保持了近年龙东地区中考语文试题的特点,同时试题稳中求变,积极渗透新元素,努力做到了“老板块新内容,老题型新面孔,老题目新表述”,从而增强了试卷的人文性,使试卷流溢着“雅韵”,“语文味”浓郁。试题成功避开了近两年龙东地区中考语文题已考过的内容,避开了常见本地中考复习资料的内容,避免使用中考原题,避免过热话题直接入题,发挥了语文试题的公平考查效用。但试题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如下,以求抛砖引玉。
通观试题,七年级的内容考查过多,作为中考重点内容的八年级、九年级学习内容除语体文阅读外,关涉过少。试题中古诗文默写部分除开放性默写题外,考查内容在教材分布如下:
(((((题12345)))))号《白曹韩李李杜论居操愈白商甫语《《《《易隐观早十闻《望《观沧春则王夜岳》刈海呈昌雨》考》麦水龄寄查》部左北篇》张迁目十龙八标员遥外有》此寄》八七七九七七八教年年年年年年年材级级级级级级级(((分((((上上上上上上下布)))))))分11 1112值1
上表数据显示,对七年级的考查内容共5分,占本题总分的62.5%,所占比例过重。
此外,试题“名著阅读”部分(共4分)考查了冰心的《繁星》《春水》,出自教材七年级(上);课内古文考查篇目《孙权劝学》(共5分)出自教材七年级(下)。如此多的考试内容出自七年级,难怪有人说试题像“初一年级期末考试题”。
怎样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
最重要的是用好命制试题的《双向细目表》。为了改变命题的随意性,命题者要根据课程标准、当年的考试说明、教材内容的要求,详细列出测试所要检测的知识点,然后根据“双向细目表”中所列的知识点命题。使用“命题双向细目表”要注意考查目标、考查内容、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双向细目表”是命题的灵魂。只有严格按照“双向细目表”里所列的检测内容及其所处的题型和所占的分值以及在教材的分布进行命题,才能保证考查内容具有合理的覆盖面,从而保证试题的信度。
其一:题干对答案有提示作用,学生有空子可钻,失去考试的公平。
比如“名著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_______”著称。
(2)请你分析《繁星》《春水》中这类诗歌的特点。
第(1)题的考查目的是通过阅读小诗判断作者是“冰心”。学生在知道此诗作者是冰心的情况下才能给出正确答案。事实上,不知道此诗的作者是谁也未必不能答对,因为第(2)题已给了提示,只要学生知道《繁星》《春水》的作者是冰心就可给出正确答案,而这一点,学生是很容易做到的。这里,题干对答案的提示,使试题失去了应有的区分度。
其二:题干所用材料出处的标示容易引起误读。比如第3题。
此题答案为C。教材原文是:“斯文·赫定坐着船饶有兴趣地在水面上转了几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题干是将原文的“饶有兴趣”改为“兴味索然”,从而人为地造出一个词语使用错误的选项。此题以课文中句子为设题材料,引导学生重视课文的学习,是考试“回归教材”的很好方式。但问题是,改动原文而成的句子当然不是原文,就不能在后面注明其出处为“吴刚《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否则就会让人误解为课文中出现了一个词语使用不当的句子。所以,此题题干中所用句子的出处皆不用标明。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对7~9年“阅读”部分的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据此可知,考查“古代诗词”应以诵读为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这告诉我们,在考试中尽量不考名词、术语。《2014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考查部分的阐述是:“文言文阅读考查包括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课外文言文主要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运用)及简单的古诗词赏析。”“简单的古诗词赏析”不应出现术语类的阅读障碍。看试题第14题。
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参看答案,知道命题者本意是考查学生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字与“圆”字妙处的赏析。应该说,对这样的名句,学生是可以谈出自己的理解的,但“颈联”这一术语很可能令学生选错句子,从而答非所问。能说出感受,却说错了句子,这是很遗憾的。律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这一知识教师会教给学生的,但只是作为一般了解。试题中了解层级的术语成为学生的阅读障碍,很不应该。如果直接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字与“圆”好在哪里,是不是更简洁易懂?
第15~22题为议论文阅读试题,其中第19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与21题:“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这一点’在文中具体指什么?”本质上同属于“理解作者观点”类的试题。作为议论文三要素之一的“论据”考点,在题目中没有呈现。从另一方面说,第21题与25题:你是如何理解第⑦段加点词语“珍贵”和“贫穷”的?还同属于对文本中特定词语的感知类试题。
第23~26题为记叙类文体阅读试题,其中第23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与第24题“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展开想象,按要求填空”同属于对文本内容整体感知类的试题。对记叙类文章的核心要素“人物”的考查缺失,对“母亲”或“老师”的形象理解的淡化,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本中心的把握。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母语掌握情况的考查要通过中考语文试卷得以体现,毕业与升学两考合一也要求语文试卷设题科学,难度适当。怎样命好中考语文试题?现提出几点建议:
1.制定内容更详细的《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更好地发挥其对命题工作的指导作用。在修订时要考虑命制高质量,有较高指导性的样题。
2.“稳中求变”的思想要坚持。一方面保持试题板块的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鼓励在具体题目上的创新,使经得起推敲的创新题占到一定的比例。
3.坚持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增强试卷的文学性,让“雅韵”成为语文试卷的基调。语文试卷要闪烁思想灵性的光芒,闪烁文采与才华的光辉。
4.命题人员中应至少有一人文学修养、写作素养较强,以保证试卷更具“语文味”。
5.鉴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在保密前提下,命题负责单位可提供用于选取阅读材料的杂志,如《读者》《散文》等,以保证命制原创题。同时,适当延长语文试题的命制时间。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