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强势外交”的刻板思维

2014-01-16 07:16
人民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强权实力强国

跳出“强势外交”的刻板思维

庞中英

中国需要的不是“强势外交”而是奋发有为的外交。目前中国新领导人做的,不应解释为“强国外交”或者“强势外交”,否则,将极其误导

“强国”或者“强权”、“强势”(power)是一个西方政治概念,也是对西方的外交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一贯他者感受或者他者解读。近代以来,包括现代,中国在遭受西方的“强权政治”(power politics)诟病的同时,多少人渴望着中国也能变成类似的“强国”,并开展类似的“强国外交”。

由于历史上西方和东方(日本)强加在中国的侵略、殖民、奴役,中国一直谴责和批评“强权政治”,发誓中国外交绝不重复西方那样的“强权外交”。但是,与此同时,出于“政治正确”的考虑,有的中国人却悄悄地把“强权”改为“实力”(power的另一个意思是实力),以为这样就可以避免让中国也搞“强权外交”。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改变,只是中文的改变,如果要把“实力”翻回英文的话,仍然是“power”,什么也没有改变。

新旧转型之际的“强国外交”

确实,如果回顾自19世纪后期到今天的100多年的中国与外国列强(包括在中国“周边”兴起的列强)的接触和互动中,对中国人世界观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强权”或者“实力”一词。“强权”带给中国人教训,“强权”是中国人的“敌人”,而中国民间甚至有一种情绪,发誓要做“敌人”那样的“强权”。

变成一个伟大的强国,即拥有强大的实力,是中国新领导人“中国梦”的核心目标。

值此中国外交(外交政策)处在新旧转型之际,“强国外交”似乎不可避免,因为在实力方面,中国已经具备了一个世界“强国”的条件,可以开展“强国外交”了。

在军事上,我们有正在现代化的防御能力;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在规模上已经巨大无比,中国正在从一个农村、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成一个城市、产业为主的国家;中国经济是一种高度全球化的经济,不仅吸引和接纳世界经济,而且也“走出去”,不仅在亚洲和西方,而且在非洲、拉美等也具有了日益增长的存在;由于重视教育(从家庭到政府),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也在明显提高;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是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的论文的主要来源国之一,而航天技术等领域更是走在世界前列。无疑,这些都是中国开展强国外交的必要条件。

于是,我们看到,自十八大以来,各种各样的关于中国的“强国外交”的观点出来了。有人认为中国外交处在走向“强国外交”的历史性的起点上。

跳出强国外交惯性的智慧

中国的事情从来都是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强国外交”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第一,中国的实力是国际体系中最受限制的实力。也即,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的大国、强国,没有一个如同中国这样遭受如此多的制约,有些制约甚至不仅在短期内无法克服,而且将伴随中国的世界大国的历程。如果有人把这当作“宿命”,也未尝不可。鉴于此,中国的“强国外交”也是受到制约的强国外交。这一点,中国外交的决策者(国家领导)和执行者(外交官)始终头脑清醒。

以军事为例,中国的防御能力尚未完全地现代化,与美国和俄罗斯,以及一些欧洲军事强国(如法国、英国)等相比,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即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国防朝着强大的方向前进,但是,但这仍然是一种理论上的强大,并没有得到现实的检验。在来自外部的安全挑战巨大的情况下,中国现有的防御观念、战略、手段,需要进一步变革。

第二,切不可轻信“强国外交”的说法,因为这个说法是一个非科学概念,有着很大的问题。外交与军事不同,在世界各大国的历史与现实中,外交与军事是平起平坐的,甚至,外交必须优先于军事。外交属于“软实力”的运用的范畴,恰恰不需要“strong”,而是需要“soft”,否则,外交就与军事无异了,就变成了军事的婢女,可有可无。退一步说,在当代,即使军事,也要展示其“软实力”,如最近美国海军在菲律宾遭受热带风暴“海燕”袭击后再次展示其“软实力”,即美国海军在救助、灾后重建一个外国(包括其盟国)等方面的人道主义作用。

中国需要的不是“强势外交”而是奋发有为的外交。目前中国新领导人做的,不应解释为“强国外交”或者“强势外交”,否则,将极其误导。

中国新领导人决心通过实践或者行动,而非理论扭转这一局面。在捍卫和收复国家领土主权方面,尤其是在钓鱼岛主权归属上,面对日本的战略挑衅,中国政府站在了本来是民间驱动的“保钓”的最前面,扭转了中国长期以来在这个重大问题上的被动局面,努力发展海军以便彻底压倒视中国为敌人的日本政府;面对中国在周边地区的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央举办了前所未有的“周边外交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提出的对待周边国家要“亲、诚、惠、容”,显然不仅只强调共同经贸利益;从长期和战略的高度,防患大国冲突于未然,与美国等谈判构筑“新型大国关系”;在亚欧大陆合作上,相继提出了“南亚经济走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合作构想,赢得中亚、南亚、中东、中东欧国家的兴趣;在中国的非洲政策上,习近平在作为中国领导人首次访问非洲时,没有回避过去10多年快速发展和演变的中非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而是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的思路——对非要“真、实、亲、诚”;中国新领导人不仅在上任第一年访问了非洲,而且访问了拉美,不仅与拉美的龙头老大(如巴西、墨西哥),而且与拉美的小国(如玻利维亚)的关系正在巩固和提升。

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外交现代化。但外交现代化的任务一直没有明确提出来。令人看到希望的是,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些重大决策,其实已经预示着中国外交的现代化:要设立能有效协调“政出多门”或者“各自为政”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笔者相信,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是包括外交在内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一个重大举措。中国外交现代化就是要做到更熟悉世界、更知道对手、更分清敌友、更能赢取世人心、更擅长谈判、更知进退。只要那样,中国外交才实现了现代化。

第三,防止从一个极端转到另一个极端。在20世纪最后一个十年的开始,中国面对的国际形势十分严峻,这是“韬光养晦”在当时提出的基本背景。事实证明,“韬光养晦”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关这一点,钱其琛在《外交十记》等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后来“韬光养晦”为世界广泛知道(当然以误解为主),逐渐走向教条化,“让步”、“让利”,重复说一系列的“不”(诸如,“不称霸”、“不带头”、“不介入”等等)以“稳定”中国的“国际环境”,却在诸多方面并不如意,甚至陷入困境。

韬光养晦且有所作为

按照邓小平的本意,“韬光养晦”是与“有所作为”结合在一起的。然而在实践中,过去20多年,“韬光养晦”占据主导,“有所作为”则其次。这样的结果是,中国外交变得越来越被动。例如,与美日东盟的过于密切的经济关系却没有换来相应的与他们在政治与安全关系的根本改善,反而是,经济关系的紧密与政治、安全关系的起伏不定、高度紧张并存。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民间充斥了关于过去20多年中国外交“软”的各种声音。有人以为,回应对“软”外交的批评,中国外交就要“补钙”,补钙后,就可以做“强势外交”。这是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则中国外交将会面对新的困境。

我相信,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国新领导人,在经济上避免中国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同时,在外交上也一定会避免落入“强势外交陷阱”。

超越“强国外交”,现在要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才是中国要的“大国外交”?中国如何进行“大国外交”?可能无法在一篇文章中具体回答这一重大问题,因而仅是特别提出这一重大问题。

真正的“大国外交”建立在健全的、全面的、均衡的、丰富的世界观基础上,而不是只知道“强权”或者“实力”。即使把实力理解为柔性的、温柔的,即“软的实力”,也还是只知道实力的重要性。其实,与实力平行的,甚至在外交中比使用实力(不管是“软实力”还是“硬实力”)还重要的,是国内治理、民主文明、国际道义、世界正义(公平)、全球治理、国际责任。许多人在沉迷于“实力”的时候,基本上把后者东西忘记了,或者甚至认为这些东西根本就不重要。西方的“实力外交”有过许多失败,苏联也有“实力外交”失败的记录,因为并不是有了实力,不管是软的还是硬的实力,就一定或者自动解决问题。当谈论“强国外交”时,首先无法回避的就是如何吸取西方或者苏联“实力外交”失败的教训。

目前,关于未来的中国外交,一个积极发展是,国内形成了一种共识:中国面对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与20年前不同,也与21世纪第一个10年不同,再按照世人皆知的为了特定时刻的“韬光养晦”(“不”什么)决定来执行中国外交,已无法有效管理中国遍及全球的国家利益、生命财产,也无法增加中国的国际合法(正当)性。中国外交正面对着一个新旧交替、转换的历史时刻,这个时刻预示着中国外交可以大有作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外交可以冒进。世界空前复杂,不确定性上升。进入有所作为时代,奋发有为时期的中国外交反而应更加小心谨慎、谦虚、宽容、务实。

为此,中国新领导人正在确立新的有效的外交原则。这些原则并非仅仅是围绕实力(包括“软实力”)及其运用做文章,恰恰相反,面向未来中长期的中国外交,需要的是大力“开发”实力之外的东西。“功夫在诗外”,中国外交的窍门正是在非实力的各个方面,包括外交决策、外交执行的改革(希望通过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推动外交改革)、以人为本(不仅是以中国人为本,也要以世界人民为本)、更多地强调国际正义、国际责任、全球治理等。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责编/张潇爽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强权实力强国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纺织强国再出发
实力抢镜
“学习强国”礼赞
不要种下强权的种子
秦晋争霸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狮子:我是大王,我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