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永嘉/文
弘扬友谊之行 推动合作之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访问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津巴布韦
□ 彭永嘉/文
2 014年7月10—19日,应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埃革阵)、肯尼亚政府、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津民盟)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率中共代表团对这三个东、南部非洲重要国家进行友好访问。这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相继成功访非后,我党中央领导同志对非洲的又一次重要访问,也是一次弘扬传统友谊、推进务实合作之旅。
7月的非洲碧空如洗,草木葱茏。代表团所到之处受到非洲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处处洋溢着中非友好的感人氛围。访问中,郭金龙与三国党政和地方领导人及各界人士广泛接触,积极宣传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我国领导人关于中非关系的新理念、新方略,推动我国与三国双边各领域交流合作,在深化传统友谊、推动互利合作、共谋发展繁荣的同时,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求真务实、开放自信的良好形象。陪同访问的还有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赵凤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姜志刚,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助理徐绿平。
中国和非洲虽相距遥远,但共同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独立的斗争经历,孕育了双方深厚的传统友谊。作为东、南部非洲重要国家,埃塞俄比亚、肯尼亚、津巴布韦是我国传统友好国家,与我国长期平等相待、彼此信任、相互支持。
7月10日清晨,代表团乘坐民航班机抵达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访问恰逢埃革阵召开执行委员会全会,但埃革阵领导人仍然在会议期间,特意安排时间与代表团会面。埃革阵副主席、政府副总理德梅克与代表团会谈时,连称代表团到访“非常及时”,必将进一步深化埃中双边关系。埃革阵主席、政府总理海尔马里亚姆与郭金龙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不知不觉谈了一个多小时。海尔马里亚姆在交谈中愉快地回忆起他2007年随埃革阵代表团访华时,考察丽江基层党组织和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情景。他表示,埃中关系是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埃视中国为重要战略伙伴,希望加强埃中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引领中非关系发展。
肯尼亚是访问的第二站。7月14日下午,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在国家宫会见代表团。他对见到来自中国的贵宾感到格外高兴,对中国患难相助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说,肯中关系非常亲密,感谢中国大力支持肯经济社会发展,肯尼亚高度重视对华关系,赞赏中国尊重非洲国家主权、不干涉非洲内部事务的原则,肯中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将对地区一体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访问的最后一站是津巴布韦。7月16日下午,当郭金龙来到津民盟总部时,90岁高龄的穆加贝总统早已站在门口迎候。“每次见到中国朋友都令我十分激动,热烈欢迎中共代表团来访。”穆加贝与代表团成员一一握手,几句简短寒暄就流露出他深切的中国情结。穆加贝是非洲大陆尚在的几位老一辈革命家之一,对中津战斗情谊记忆尤深。会见中,穆加贝长时间紧握郭金龙的手,反复感谢中国为津争取民族解放和维护国家主权给予的支持,深情回忆他对中国的十多次访问,殷切期待再次与中国领导人会面,让中津友好不断结出新的硕果。
2014年7月16日,郭金龙在哈拉雷会见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
非洲朋友们用非洲特有的热烈奔放来展示他们对中国朋友的情谊。肯尼亚朱比利联盟干部考察团刚刚于今年4月访华,时隔不久在内罗毕与中国朋友们再次相见,都感到格外兴奋和激动。在欢迎宴会上,大家伴随着欢快的乐曲,集体起舞,中肯友谊之情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肯尼亚艺术家一边演唱中文歌曲,一边为代表团团员披上马赛人的传统红衣,寓意中肯合作更加红火、美好的未来。在哈拉雷,津民盟欢迎宴会的主办者特意组织了在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学习的当地学生表演中文小合唱等节目,令在场的每一位中国人感动不已,现场洋溢着中津两国浓厚的友好情谊。
政党交往是中非关系中的重要政治基础。非洲政党普遍高度重视与中共的党际交往,希望借鉴中共治党治国经验,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埃革阵和津民盟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密切交往。今年,肯尼亚朱比利联盟与中共正式建立关系。访问期间,郭金龙与三党领导人会晤,就国家治理、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广泛深入交流,表示中共将秉承党际交往四项原则,进一步发展和加强与三党的交流合作,为国家关系发展提供更大助力,得到三党领导人积极响应和由衷感谢。
海尔马里亚姆总理表示其注重研究中共执政经验,读过许多中国老一代领导人著作。当前埃革阵正努力建设民主发展型国家,更加需要了解、借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埃实际加以应用。埃革阵副主席、政府副总理德梅克表示,埃革阵与中共今年迎来党际关系建立20周年。埃革阵作为一个新兴政党,必须继续学习中共长期执政的有益经验。
肯雅塔总统说,他领导的朱比利联盟去年刚刚竞选上台,为兑现执政为民的承诺,需要在党的建设方面向中共学习。朱比利联盟领导人全国联盟党主席萨卡加、联合共和党代主席穆罕默德均表示,朱比利联盟成立时间不长,自身建设亟待加强,希望派更多干部赴华考察党建工作。
穆加贝总统表示,津民盟始终把中共作为亲密战友,把两党关系作为对外交往的优先方向。津民盟全国主席莫约说,津民盟从与中共的历史性关系中获益匪浅,希望加大两党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力度。
中非互利务实合作,不仅是中非关系的亮点,而且日益成为非洲加快发展的推进器。北京市作为中国政治、文化、科教和国际交往中心,多年来为促进中非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此访期间,代表团会晤的许多政要都曾访问北京。他们一致称赞北京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纷纷表示“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速度令人难以置信”,对北京市与本国城市开展友城交往和务实合作表示大力支持,希望“搭上中国快速发展的高速列车”。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而且是非洲联盟总部所在地,被誉为非洲外交之都。亚市还坐拥辐射全球八十多个城市的航空网络,以及汇集埃作为“人类发祥地”和“文明古国”的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北京市与亚的斯亚贝巴市自2006年结为友好城市以来互访频繁,在城市管理领域交往日益深化。访埃期间,郭金龙向亚市市长迪里巴表示,作为各自国家首都和特大型城市,两市在管理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上重任在肩,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北京愿意与亚的斯亚贝巴分享城市规划、市政建设、环境保护经验,扩大商贸投资,开展人才能力建设合作。郭金龙还代表北京市邀请亚的斯亚贝巴市加入北京发起的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培育两市合作新亮点。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是东非经济重镇和交通枢纽,也是联合国非洲总部所在地。近年来,北京市与内罗毕郡往来与日俱增,经贸合作卓有成效。地处肯尼亚与坦桑尼亚交界的纳罗克郡是肯尼亚旅游和野生动物资源富集区,壮观的野生动物大迁徙就是在该郡的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年复一年地上演。访肯期间,郭金龙分别与内罗毕郡长吉德罗、纳罗克郡长昆塔伊会谈,达成保持互访势头,加强经贸、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等合作的共识。郭金龙代表北京市邀请内罗毕加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挖掘两市合作新潜力。双方还一致同意,将共同努力,尽早实现中国访肯游客达到100万人的目标。访肯期间,郭金龙见证了北京市和内罗毕郡签署《内罗毕市公共交通系统改善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出席了福田商务汽车非洲首发式以及四达时代集团非洲总部和影视译制基地奠基仪式,并代表北京市向纳罗克郡赠送了野生动物保护专用车辆。这些举措不仅将促进肯尼亚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交通难题,培育壮大广播影视产业,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工作,也有利于北京市巩固和扩大对肯乃至东非地区的合作,为平等互信、互利共赢的中肯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回顾过去半个世纪,中非始终是命运共同体,这是因为双方历史相似、理念相近、任务相同、利益相连。展望未来50年,中国梦与非洲梦根相连、质相同、命相依。访问期间,郭金龙在与三国党政高层会晤和接受媒体采访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以及加强自身建设和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关举措,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非洲人民联合自强的非洲梦紧密相连。郭金龙强调,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非洲国家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为非洲和平与发展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得到三国党政领导人的高度赞赏和热烈回应。他们表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各国应按照自身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自主选择发展道路。非洲国家愿意与中国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文化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访问期间,北京市组织了大型文艺演出、展览和电视剧展播活动,拉近了中非人民心灵的距离。在埃塞俄比亚和津巴布韦,“魅力北京”图片展、“北京之夜”文艺演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三道文化大餐,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北京厚重的历史积淀和蓬勃的发展活力,在当地引发轰动效应。郭金龙在出席“魅力北京”图片展时,亲自做“解说”,如数家珍地向各界观众介绍北京风貌,获得大家交口称赞。“北京之夜”是迄今中国在两国参演规模最大、艺术水准最高的文艺演出,给观众带来巨大震撼。埃塞俄比亚政府高官、各国驻埃使节、国际机构驻埃代表、当地民众等各界千余人观看演出。津巴布韦哈拉雷国际庆典中心三千多人的剧场爆满,一票难求。许多观众表示,通过展演活动,惊喜地发现中国和北京是如此丰富多彩和可近可亲,今后一定要到中国亲身体验。展演结束后,票款所得将捐给当地灾区人民和孤儿院,为非洲社会民生事业尽一份力量。在肯尼亚,郭金龙出席了“北京电视剧非洲展播季”启动仪式,向各界人士表示,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有着相同的情感和追求,希望以广播影视为媒,让双方心灵贴得更近,让彼此梦想深度融合。郭金龙还考察了亚的斯亚贝巴市安居房建设工程,在工程现场和住户家中,详细了解工程规划、建设、管理和居民的工作生活情况,埃主流媒体对此争相积极报道,赞扬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重视社情民意、心系群众冷暖的朴实作风。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非洲局)
(责任编辑:徐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