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美食与美意

2014-01-16 03:33赵江滨
文学港 2014年1期
关键词:扬州美食

赵江滨

扬州的美食与美意

赵江滨

今夏的宁波—徐州之行,途程中间的扬州是我早就向往的目的地。

扬州于我并不陌生。1982—1986年,曾经在这里读了四年大学,以后也曾两次来过这里,这个城市留下了我的青春记忆。但老实说,此次伫停扬州的意愿与这些都没有直接的关系。随着岁月流逝,时间拉长,山水迢遥,空间暌隔,扬州这座城市于我不断凸显了一些可能本来就存在,但对我却是后觉的认识和体验。我越来越感觉,扬州这座城市具有一种让人沉溺的气质,不管你有多大的雄心和抱负,到了这里都会被她闲散的节奏、市井的气息和婉约的景物所消融,年轻时的浮浪似乎与她有所不宜。流连风物,喝茶聊天,品味美食,似乎更适合这座城市人们的生活,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们的生活,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营造了这座城市的氛围。老扬州俗语“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就形象揭示了传统扬州人的这种生活方式。在本质上,老扬州世俗气息浓厚的生活方式依然在它的现代生活中延宕,并成为城市精神的核心内容。我相信大多数到扬州旅游的人,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冲着对扬州的这种生活体验而来的。

美景美食是扬州这座城市魅力的精髓。

美食是饮食文化升华的产物,普通人的美食认识往往是通过比较而形成的味觉选择。当一个人走了许多地方,尝遍了万千食物,他的味蕾就自然会被训练得敏感而挑剔起来,如果他的味觉记忆总是迫使他捕捉某种特定的美味,那么这种对食物的深刻偏嗜与怀旧就肯定是美食的重要特征。扬州美食就具有这种勾人味觉记忆的功能,因而用扬州美食犒劳一下久已饥饿的胃口,是我一定要造访扬州的直接动因。

扬州美食属于淮扬菜系,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据说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曾被誉为“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淮扬菜既有南方菜的鲜、脆、嫩的特色,又融合了北方菜的咸、色、浓的特点,甜咸适中,南北咸宜。它的食材以时鲜产品为主,刀工精细,做法讲究。淮扬菜大多清淡而不寡味,犹如茶中的龙井,可冲淡平和又何尝不是世上万物的最高尺度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用在淮扬菜的烹制上是再准确不过了。

菜有百味,人有百嗜,而我是比较喜欢淮扬菜的口味的。

动身的前几天,专门查阅了一下与扬州美食有关的资料,弥补了一下扬州美食方面的知识欠缺,再一次浏览了一遍扬州美食的代表性菜肴,如狮子头、大煮干丝、盐水鹅、清炒虾仁、剁椒鲢鱼头、扬州炒饭,以及三丁包子、千层油糕、翡翠烧麦、蟹黄汤包、饺面等小吃,温习这些,重新唤醒了我对扬州的一些老字号——如菜根香、蒋家桥饺面馆、小觉林素菜馆、共和春酒家、富春茶社等——的亲切记忆。从“马蜂窝”旅游网下载了扬州攻略,非常实用。在同程旅游网上选订了下榻的酒店,免去了到地头找住宿的诸般麻烦。用手机百度地图规划了详细路线,做到旅行线路心中有数。

待做完这些出发前的案头工作,真感到比平常所谓做学问有成就感,内心禁不住有些跃跃欲试了。也禁不住感慨,现在网络时代的资讯如此发达,未出家门,万事便俱备了。

扬州于我并不陌生。但此次暑天造访扬州,只想做一个匆匆过客,悄悄地来,默默地走,闲云野鹤,自由自在。然而,临行前想到一个久违了的学生在扬州,突然改变了主意,有了设法一晤的想法。此人是永生君。

1999年,我在徐州的一所大学任教,担任99级中文某班的班主任,也兼一点当代文学的课。永生是这个班的班长,高邮人,著名作家汪曾祺的老乡。说起来我与高邮也算有点缘。大学毕业前夕,我曾在高邮中学实习了一段时间,当时该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姜庆荣先生是我的指导教师。老先生儒雅而有长者风度,教学经验丰富,对我帮助很大。我们几个实习的学生虽然在扬州求学四年,但第一次高规格地到馆子里享受正宗的扬州早茶,还是姜先生在高邮请的客。印象中那个馆子是一个老街上的老宅子,屋檐高挑,门面古旧而气派,一看档次就很高,名字忘了。另外,重庆人陈曦老师对我鼓励也很大。也许因为在重庆当过兵的经历,陈曦老师于我多了一些亲切感。有一次她听完我的试讲以后,说了一句使我长久难忘的话,她说:“小赵,将来你会是一个很好的老师。”这句鼓励让我本来不自信的心里平添了一份信心。

说这些无它,主要是想说明高邮于我确实有点缘,因而不可避免地,我对高邮人也心存一些先入为主的好感。据说永生的父母也是中学教师,作为教师的子弟,永生的教养不错,比较规矩懂礼貌。他虽个不高,但脑袋不小,当时进校不久,他仍然留着一个带有中学生特点的不太精致的尖尖的头型。说话貌似不苟言笑,但一张口总有些与生俱来的幽默感,而且是那种非喜剧的冷幽默。心理承受力较好,同学们尤其是女同学会经常善意地拿他调侃开涮,他也全不在意。我给他们班上了一个学期的当代散文课,彼此互动甚恰。后来我的家属患病住院,又正巧赶上我有事人在厦门,于是他们几个人主动轮流照顾我孩子,这件事让我一直心存感激。

我与永生这个班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后来去了暨南大学,再后来又到了宁波大学。转眼到了2003年,宁波市文化局主办宁波—上海“双城文化论坛”,当年的主题是“社区文化与城市精神”,邀请我作嘉宾并做主旨发言。原拟上半年举行,但非典突然爆发,活动延后到11月举行。这个活动的规模搞得较大,参加的媒体也不少,有《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等多家媒体。论坛办得很成功,影响也较大。

到了年底,天气有些冷了,突然收到一张明信片,一看是永生发自扬州某政府部门的,言及在《中国文化报》上看到“双城论坛”的报道,得知先生在宁波大学工作,特表问候,祝工作顺利,生活快乐,云云。阅后不由心里一热,心想到底是自己的学生啊!后来我也回了一封贺卡,表示感谢并祝他工作顺利,云云。仔细一算,永生那时刚刚大学毕业不过数月。

一晃又若干年过去了,想必各人都有许多生活繁忙,消息渐无。虽知永生人在扬州,但联系也并不方便。当然正如西谚所说,无消息即是好消息。因为上述情况,也因为久违之后的好奇,——坦率地说,老师未必能塑造学生,但时间一定会让人发生改变。由于这个念头,我产生了此次扬州之行设法与永生见上一面的想法,但对能否找到联通也未抱太大希望。

出发的前一天,在网上尝试搜索了一下,发现了一条去年5月永生所在部门的干部任用公示,其中的反馈电话似乎与他任职的部门有关,我想他们应该知道永生的电话。于是我试拨了这个电话,接通后一个女性问了我和永生的关系和事由,我简单作了回答,然后她说,“我会向我们领导报告的,回头他会与你联系的。”啊,屈指算来,永生大学毕业已整整10个年头了,熬资历也确实应该有所升迁了吧。

中午以后,果然永生的电话来了,良久的暌隔让我们不得不寒暄了一会儿,然后我告知其行程,他热情地表示要做东在扬州聚一下。

8月2日晨从宁波启程,一路匆匆。中午时分,在宁扬高速“扬州南”下,在高速出口的路边,打开手机导航。

扬州的城市道路并不复杂,我简单地想,只要听从“盲导”差不多就可以直达预订酒店了。于是听任导航指引,先是左转向北,进入扬子江中路。走了一段路后,右转向东,进入江阳中路。在荷花池公园附近左转,抵达苏北人民医院前的岔路口,导航提示左转,很短的一段路就到了前面一个岔路口,导航又提示向左转,这时我知道导航有问题了。于是不理会提示,向右前方进入淮海路。当再到一个丁字路口时,因为吃不准是否需要直行,向左选道了,来到大学南路,又折回了江阳中路,整整兜了一个圈。等到再回到淮海路上时,我在路边停车查了一下手机地图,发现直走到前面一个交叉路就是文昌路,其实目标离此已经不远。

丁字路口直走,一路法国梧桐浓荫蔽日,路窄但车也少,左侧的一个大院环境幽雅,建筑富丽堂皇,古香古色,气派而高贵。仔细一看,是扬州中学,——知道走对了路。扬州中学可能是扬州最具文化成就感的一个机构,已经有11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从这所学校走出了40多位两院院士,朱自清、胡乔木、江泽民也是扬州中学的毕业生。不管怎么说,历史和人才都是衡量一个学校是否牛皮的显赫资本。

交叉路口到了,右转进入文昌路,文昌阁赫然矗立眼前——这是扬州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其与城市的符号联系可能仅次于瘦西湖了。走在扬州老城的路上,已经没有当年在这些路上行走时的那份从容与悠闲了。当年路也不宽,但车和人都比现在少得多,道路显得宽敞而幽静,现在则显得拥挤而散乱。同时三十年过去,仍存的不少老建筑尤其是民居,因缺少保养维修而显得有些陈旧,跨越空间突然置身一个新的环境,在视觉上难免感到有些扎眼。当然,“旧”是一种味道,需要时间的练就,到扬州就要有体会“旧”的穿越情怀。

在四望亭路口看到了天香阁酒店,停好车后办完住宿手续,要了一个背街的房间,在六楼。越过房间的窗户向西北望去,扬州老城西北方向的屋顶都在视线之下,而那看不见的下面,我知道就是美丽的瘦西湖了。据说,扬州老城的建筑高度不能超过瘦西湖景区的天际线,这样的规定无疑是明智的,因为扬州的美景一旦被破坏,就是对扬州城市资源的最大破坏,它会无情瓦解扬州古城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冲了一个凉,恢复一下疲劳,换下被汗水浸湿的衬衫,给永生发了一条抵达扬州的短信。时已过午,有些疲劳,但宅在房间无疑是旅行的大忌,旅行旅行,不走怎么行呢!下楼找饭,问了问老字号“菜根香”何在,然后沿着路边的树阴随意走去。刚走了大约百米不到,抬头看到有店铺“必香居”,下面门楣上书有“淮扬小吃”字样,感觉有名堂,也就不再傻气地跑远处寻找“菜根香”了。

进得里面,大厅整洁舒适,座位皆为四人对坐,有点时尚餐饮连锁店的格式,菜点套餐都写在柜台后的牌子上。扫视了一下,点了一个狮子头套餐,来了一碗虾籽饺面。狮子头套餐包括红烧狮子头一只,单独放在一个赭色的小汤钵里,上搭一根青菜叶——这是扬州狮子头的典型菜品形态。鸡蛋羹一杯,海带丝一小碟,腌制雪里蕻一小碟,青菜汤一小碗,米饭一小碗。蛋羹滑润香甜,雪菜和海带清脆可口,狮子头酥软带点葱香味,葱香味似乎有点过头,不过定位大众化消费的餐饮店,也不应用精品美食的眼光挑剔它。饺面是扬州的特色饮食习惯,是面条和小馄饨(扬州把这称为饺)混在一起煮,小馄饨小而馅结实,这与普通馄饨稍有不同。一般认为饺面混烧味道不一定好,但扬州饺面非常协调,并可调制多种口味,口感很好。落座后我举起相机准备拍几张照片,为日后整理旅游日志添点资料,但餐馆的服务员示意店规不得拍照,无奈只得放下了相机。后来发现,扬州的餐饮店密集,竞争也比较激烈,每家店铺都有自己的特色招徕顾客,菜品的定价也不尽相同,可能差异化经营是他们的商业机密,因此一般禁止游客对菜谱进行拍照。

完了以后,初步有了点满足感。今年夏天扬州的天气也格外炎热,一眼望去满大街白花花的阳光,热浪灼人。原本想顺着文昌路向东到国庆路转转,那里是扬州的繁华商业街,但走到珍园门口,天热加疲劳还是让我打消了继续逛街的兴致。接永生短信:“晚饭安排在玉玲珑精致酒店的芳草渡厅。天香阁旁边向北100米。我下午去江都开个会,6点回,晚上聚。”先回房间养养神吧。

下午四点半,再次踱出酒店,向冶春园方向走去。那里是大学时期经常流连的地方,是一个修饰得很精致的园林,环境清幽,现在则成了与富春茶楼齐名的扬州早茶的重镇了。护城河上有乾隆南巡驻足的御码头,河边古色古香的曲廊和亭榭很有味道,河两边古木参天,蓊翳蔽日。这里现在虽说属于老城的中心区,但令人奇怪的静谧。再走下去看到一片朱墙掩映在树丛中,这是扬州有名的天宁寺,据说现在已修葺一新了。可惜时已近晚,大门紧闭,无法入内参观。

还想溜达下去,永生的电话来了。他已赶到玉玲珑精致酒店,我也连忙向那里赶。这个酒店正如其名,精致典雅,是一个很“小资”情调的酒店,有若干小包间,适合朋友聚会,边吃边聊。

看到永生的第一眼,发现他的身体微微发福,呈现机关人员长期坐班的典型特征,岁月加历练使得他的神情有些老成。

当天是周五,永生从江都会后匆匆赶回,面带一丝倦容,但久别后的异地重逢还是让我们感到很高兴。永生的谈吐较学生时代多了一些稳重,时有感触和心得。我们聊了一些彼此的情况,问了他们班一些同学的近况。有几个我印象比较深的同学,一个徐州铁路子弟中学的女生,比较内秀,后来考到南京大学读硕士了,听说毕业后到南京外国语学校教书了。一个徐州三中毕业的女生,毕业后留校了。还有一个南京的学生,在校时喜欢写作,文笔不错,好像也有点思想,听说信佛了……谈到自己,永生说他刚开始从事文秘,以后给领导做过秘书,现在基本独当一面了。永生已经有一个6岁的儿子了,妻子在一家医院工作。

一会儿,永生的妻子带着孩子来了。永生的妻子是一个扬州女性,温婉清秀,一望而知,属于那种贤惠但很有主见的女性。她的个子比永生略高,礼貌腼腆,略带矜持,带有职业女性的特点。永生的孩子活泼但不疯,听话,看起来被调教得不错。我对永生说,成家立业,安居乐业,现在你这些都解决了,比较圆满。永生笑着点头,看起来他对自己的现状也比较满意。

聊着聊着,菜上来了。这个餐厅永生比较熟,菜也是他点的,有清炖狮子头、大煮干丝、扬州盐水鹅、牛肉粒、素衣卷、鸽子肉、盐水虾等。其中清炖狮子头和中午“必香居”的红烧狮子头有所不同,不但配料有别,质地也更酥软松糯,香而不腻。盐水鹅风味独特,卤汁鲜美,肉味醇香,入味可口,是我的最爱。同时这道菜既是高档餐厅的必备菜肴,也是扬州普通市民的盘中之物,称得上雅俗共赏。大煮干丝是扬州菜的经典了,属于大众菜但做法精致,让人百吃不厌。牛肉粒像炒又像烤,做法独特。还有一道红烧鱼不知菜名。最后上了一个面疙瘩,口感很好,但永生的媳妇却说没有她的厨艺好。她详细说了自己的做法,大约是鸡蛋与面搅和,加盐与调料,慢慢投入沸水锅中,不停搅拌,放入青菜叶,水沸即可。这年头精于厨艺的女性已经不多,对厨艺有些热情的女性更少,听了永生媳妇的一番话,我是非常佩服。

时间不知不觉已到晚上八点半,永生两口子说此处离扬州历史文化街区东关街不远,建议我们前往逛逛,正合我意。告别后,我们连楼都没上,径直穿过大东门街来到了东关街。这是一条在扬州老街老房基础上改造修葺的历史文化街区,灯火闪烁,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各种扬州物产和特色美食都能在这里找到,遗憾的是,因为时间较晚的缘故,有些店铺已经打烊了,热闹正逐渐消歇下来。但我们还是坚持走到了东关街尽头的东城门楼,古运河边的渡口霓虹多彩,游人不少,显然夜阑人未歇。如果是白天空着肚子慢慢逛东关街,且行且吃,这大概是逛东关街的好状态,保证会不虚此行。这天晚上最使我感到遗憾的是,因为过分迷信手机的照相功能,没有带上佳能相机,等到非常疲累地回到房间浏览东关街的夜景时,发现照片的夜景效果不甚理想。

还是晚饭的时候,永生就已经预订了怡园饭店第二天的早茶,地点就在我们下榻酒店的对面。

次日早上,我们如约来到怡园饭店,发现二楼大厅已经食客盈门。许多扬州市民早上的生活方式就是到馆子里吃早茶,扬州早茶除了美味可口,价格也相对平民化,我想这是它能保持活力,甚至成为大众生活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

永生在包间点了早茶的最高规格的套餐,每客80元,确实是盛情了!小吃包括:蟹黄汤包、三丁包子、松子烧麦、蒸糕、蒸饺;冷盘有:水晶肴肉、酱牛肉片、黄瓜条、笋条、泡姜片;还有两个热菜:清炒虾仁、大煮干丝。此外还有一碗饺面。不但内容丰盛,尝之也各有风味!

蟹黄汤包是扬州早茶的名点,它选用上等蟹黄、猪肉和猪皮,将三者剁碎,做成馅,用薄面皮将馅汤一起包裹,竹笼蒸熟,汤包呈瘫软状,吃时需“轻轻提起来,慢慢移上口,嘴巴嘬嘬汤,最后一扫光”。当然现在吃法也现代化了,拿一根吸管,轻轻捅破汤包外皮,吸吮完汤汁,然后吃掉包子。在吸吮汤汁时,我口中隐隐觉出一股淡淡的肉皮的腥味,这大概是扬州美食产业化生产的不可避免的结果。三丁包被誉为“天下一品”,它分别由鸡丁、肉丁、笋丁等做馅,地道的三丁包据说选用隔年母鸡、新鲜的竹笋和五花猪肋条,三鲜一体,口感入味,这只能在特殊场合品味到了。烧卖的糯米肉馅松软可口,其中因为加了松子有一种令人回味的清香。

扬州美食做工的精致让人赞叹,它总是会在一般做法上添点什么,使普通的食物突然变得精致有味起来,这说明扬州人在美食上的精心。我想,正是这份精心成就了扬州美食的盛名。

我们在赞叹中超额完成了食欲对美食的饕餮,即使这样还是未能吃完。为了不暴殄天物,点心永生打包带走,少许剩菜我也打包带上。扬州美食绝不能浪费啊,更何况其中还包含了永生的一片美意呢!

虽然是周六,但永生还是有事要去单位加班。在门口我们依依挥手道别。

在四望亭周围又买了一些盐水鹅和扬州糕点,还带了两瓶扬州酱菜,驱车绕道扬州西部新区兜了一圈。这里一眼望去都是全新的规划和全新的建筑,现代而时尚,老城的市井气息不见了,但人气也尚未凝聚。

临上高速离开扬州时,我给永生发了一个感谢和告别短信,同时邀他和家人有空来宁波做客。稍后接到永生的回信:“在对的时间和对的人,回忆对的往昔,憧憬对的未来。庆幸不曾错过,下次不去宁波一定是我的过错。永生。”呵呵,还是那个有点冷幽默风格的永生!

再见了,扬州的美食!不再见的,应该是永生的美意!

猜你喜欢
扬州美食
扬州茶韵
扬州早茶的烟火气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
美食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扬州绒花”
美食
美食都被玩坏了
亲手用美食告白一场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