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和“土拨鼠”

2014-01-16 03:07刘建鸿
为了孩子(3~7岁) 2014年1期
关键词:土拨鼠专心小猴子

妈妈正在客厅里织毛衣,听到阳台上的鹦鹉怪声怪气地说“晚上倒”,还有儿子小鸿哈哈大笑的声音。

咦,小鸿刚才不是还在书房里看图画书吗?怎么没几分钟又跑到阳台上了呢。妈妈想起上周幼儿园的王老师说小鸿课上有时很不专心。

怎么办呢?妈妈想了想,把小鸿叫到身边,拿出一张卡片,和小鸿一起,在卡片的正面画了一只调皮的小猴子,反面画了一只竖着耳朵的土拨鼠。

妈妈对小鸿说:

“宝贝,你知道吗?你的心里住着一只小猴子和一只土拨鼠。你和小伙伴们玩的时候,就是活泼的小猴子跑出来了,而在你搭乐高或者看书的时候,喜欢安静的土拨鼠就出来了。你的这两面妈妈都喜欢。不过,奇怪的是它们不能同时出来,以后由你来管它们,行吗?”

“那什么时候让小猴子出来呢?”小鸿问。

“玩枕头大战啊,爬山啊,骑自行车啊,或者你们大家追着跑的时候……”妈妈回答。

“那什么时候让土拨鼠出来呢?”

“你看书喽,还有听故事的时候,或者搭乐高积木的时候……”

“嗯,我把卡片放在我的小书包里,天天带着它们,我来管它们!”小鸿很激动,一口答应了下来。

过了几天,妈妈去接小鸿放学的时候,王老师对妈妈说:“这一周小鸿表现得特别棒,一下子变得安静和专心了,只有今天上课的时候他突然跑到小行的座位上要拿他的图画书,吓了我们一跳,哈哈!”

回家的路上,妈妈问小鸿:“宝贝,王老师说你在幼儿园里表现得很好,上课时把‘小猴子管得服服帖帖的,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小鸿说:“上课的时候,我把土拨鼠的图片放在桌子上提醒我,下课后我才翻过来把小猴子放出来。不过,今天上课的时候,小猴子偷偷把‘钥匙偷走了,溜出去玩了一会儿,还好没多久,我就发现了,抓回了小猴,嘻嘻。”

(特别致谢现实中的“小鸿”——钟步喧小朋友和妈妈)

1、将问题外化

就像小鸿妈妈告诉小鸿,犯错的是“小猴子”,它总是在不该跑出来的时候跑出来。把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外化,孩子就不会觉得是自己不好或者是妈妈认为自己不好,从而可以平心静气地和妈妈一块协商:该怎么管好心里面那只调皮的小猴子?

心理学中的叙事疗法最注重将问题外化,叙事疗法的名言就是“问题是问题,你是你”。因为一旦把问题外化(调皮不专心的是“小猴子”),就和主体(孩子小鸿)有所区分,所谓“没有坏孩子,只有做过坏事的孩子”,问题就变得可以处理,孩子也不容易抵触。故事里的小鸿更是进一步把自己当成了管理者,去管好做了错事的小猴子。有了这样的心理认知,孩子就比较容易去面对老师和家长。

爸爸妈妈们,不妨思考一下我们平时怎么看待犯了“错误”的孩子:

A.孩子=问题?

B.孩子=问题制造者?

C.问题是孩子的全部?

D.问题将永远存在(不可改变)?

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将孩子某次的错误“实体化”,给孩子贴上诸如“调皮不专心”之类的标签,却没有细想一下:孩子真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场景下都调皮不专心吗?还是仅仅在某个时间段某种场景不专心?

区分并肯定孩子拥有诸如安静和活泼这样两个不同的品质,本身就给予孩子信心。就像故事里的妈妈告诉小鸿:这两个形象都是他,妈妈爱他的每一面(让孩子体会到爱、接纳和归属感)。但是,他要想办法管好这两个“小动物”,要让它们学会在各自适当的时候出来。妈妈这样的表态蕴含的意义是:妈妈并不认为活泼好动不好,只是在上课或其他需要安静和专注的场合才不适合,间接表达了对孩子活泼好动的一面的欣赏。

孩子的每一个个性品质都可以区分出不同部分,我们家长和老师要做的工作是反“实体化”,帮孩子解除不良的标签,接纳孩子,并让孩子感受到自我管理的力量。

2、选择孩子熟悉和喜欢的动物形象

在实际操作中,妈妈选择的动物形象最好是孩子熟悉和喜欢的,比如猴子(动)和土拨鼠(静),如果某个动物形象对你的孩子有特别的意义,那就更好了,孩子会有更强的认同感,爸爸妈妈可以依据孩子的喜好来选择对他来说有意义的形象。

3、图片提醒比语言提醒更有效

对于低年龄的孩子来说,带卡通形象的图片远远要比纯粹的语言提醒要有效得多。卡片上的两个可爱的形象,一面是小猴子的形象,一面是土拨鼠的形象,提醒他“何时适合放谁出来”。

4、接纳孩子,给孩子自主权

故事中的小鸿妈妈让小鸿要想办法管好一动一静这两个小家伙,让它们各自都只能在适当的时候才能出来。接纳孩子,并给与孩子自主权,本身就传达了妈妈对孩子能自我管理的信心,“期望效应”(相信孩子有良好的动机或能力,他真的会变得更容易做到,即罗森塔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具体见P?)本身就有促进改变的功效。

5、逐步让孩子自己学会管好自己

一味监督孩子并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自律,因为如果只有在妈妈的监督下孩子才能做到,那反倒形成依赖性了。培养孩子的自律是逐步让孩子自己学会管好自己。在故事里,小鸿被赋予了自主权来“管小猴子”,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小鸿也学会了怎么管自己(该专心的时候专心,该玩的时候玩!)

6、关注改变的积极面

经常会有家长问:“这个方法刚开始执行的时候效果的确不错,但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不专注的老毛病又复发了,怎么办呢?”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这时爸爸妈妈如果只看消极面,就会觉得“糟糕,又不管用了”,但如果从积极面考虑,可能会惊喜地发现“就一周的时间就改善了很多”,改变或者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果爸爸妈妈关注的是积极面,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就像故事里小鸿妈妈问小鸿怎么做到把小猴子管得服服帖帖的?让孩子自己来讲他的成功经验,比爸爸妈妈或老师表扬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来讲,孩子会自己总结出“成功经验”,并体会到莫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讲述的同时也进一步内化了行为规则。

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要理解,孩子的成长有的时候是进三步退两步的,甚至有的孩子会进两步退三步,这时候更需要我们去关注孩子,给予孩子更大的空间去积极成长,这样孩子成功时能自我激励,遇到挫折也会更有韧性。

再说,爱动好玩也是孩子的天性,事实上是不可能做到100%不调皮专心的,那根本不是正常孩子,对吧?

作者简介:刘建鸿,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擅长儿童行为矫治(“多动症”ADHD、厌学、惊恐焦虑等)、个人成长、人际交往辅导等,译有《儿童心理创伤治疗》、《视读进化心理学》、《情绪:人性的历史》心理学专著,先致力于积极教养方式的推广和普及。

猜你喜欢
土拨鼠专心小猴子
Meet a poet
画与理
专心练习
土拨鼠小姐的烦恼
小猴子
专心的神奇力量
土拨鼠妹妹
勇敢的“怕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