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
癌症研究:改变人类未来
2013年5月,美国华盛顿的美国癌症研究院宣布,包括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在内的5位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与邻近科研机构的教授、专家,已人选AACR一级院士,以肯定他们对防治及研究癌症所作的卓越贡献。
美国国家幼儿健康与人类发展学会的细胞器生物学负责人杰尼佛说:“钱永健有巨大的影响,正是他,展示了以绿色荧光蛋白为基础的反应物的一系列应用可能,并且方便这一切在生物学界的使用,他对于细胞生物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2008年10月,钱永健因发现和应用绿色荧光蛋白而共同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绿色荧光蛋白目前正受到科学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钱永健对于荧光蛋白是否可以用在神经生物学以及癌症攻克方面有特别兴趣。他的父亲就是因为得癌而死。
“他得了胰腺癌,诊断出来6个月后,他就离开了我们。”对于人类迄今无法治愈的癌症,钱永健这个喜欢涂鸦、钟情研究的“荧光老顽童”,期盼透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的技术,追踪癌细胞蛋白的增生过程,进而发展出新的比对剂与治疗方法,用不同的荧光着色造影,让医师进行手术时可以准确清除肿瘤或病灶,不会误伤到其他的神经系统与组织。
2008年至今,钱永健已把荧光蛋白这类工作留给同事,而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人体状况的研究方面,包括攻克癌症、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中风之类疾病。
钱永健坦言,自己对癌症的研究可能没有任何结果。“科学的历史上,到处都是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上成功,而在另一项研究上失败的例子。”不过,钱永健还是对自己的研究充满信心,因为动物实验已表明这项研究是有成功希望的。
爱玩、爱画画、爱转行,创意过头差点被拒绝,获奖靠运气
1992年,钱永健开始投入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工作,到了1994年在著名的《科学》期刊发表论文,直至20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殊荣。
其实,兴趣广泛的钱永健,并非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化学这条道路。
钱永健是一个拥有广泛兴趣的人。因为气喘,小时候只能待家里,由于对化学的爱好,于是他就在自家的地下室,搭起自己的“小化学实验室”,摆弄瓶瓶罐罐。16岁时,钱永健还获得西屋科学天才奖,当时他研究的是如何将金属融进硫氰酸。
在剑桥大学继续深造时,他想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所以从化学转到了分子生物学,又转到了海洋学。“我总有一些关于在蓝色大海上航行的梦想,但是结果表明,我的工作和这个美梦无关。我的研究包括测量海湾的石油污染状况。最后,我终于明白,我根本不关心藻海的深度问题。”
于是,钱永健又从海洋学转到了生理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当时,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人脑,这对于他来说更有研究的乐趣。此后,他又“回归”化学,开始了自己对于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之路。
钱永健自认,他就是个爱玩的人,他的成功缘自他对科学的着迷与对色彩的喜爱。钱永健曾经说:“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也喜欢美丽的颜色。8岁那一年,爸妈送给一盒化学工具箱,我把不同的化学物质混合成漂亮的紫色,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实验。颜色让我的工作充满趣味,不然我坚持不下来。如果我是一个色盲,我可能都不会进入这个领域。”
至于自己的成功,钱永健则归结为:“人红需要一点运气。”他在著名期刊《科学》上发表的第一篇荧光水母研究,就仰赖幸运之神的眷顾才能顺利刊登。”当时世界上大约有三四个团队,都是以传统的荧光蛋白从事类似的研究工作,我用的是经过修饰的荧光蛋白和国际研究团队一较高下,但是投稿的过程并不如想象中的顺利。”
钱永健的文章始终无法获《科学》期刊审稿员的青睐,主要是因为有2位审稿员认为,“搞荧光创意过了头”,第3位审稿员则迟迟不表态,让钱永健如坐针毡,不知如何是好。有趣的是,《科学》期刊有“爱面子”的弱点,听说另一本《自然生化学》期刊要抢先刊载其他研究团队发表的荧光水母论文,《科学》不甘示弱,于是就在审查截止的最后一刻,决定采用了钱永健发表的荧光水母论文,抢得先机之后,钱永健的荧光水母研究打响第一炮,因而走红。
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脑”
钱永健的天分与成就是圈内人士公认的。钱永健长期的合作者、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国家显微成像与研究中心的主任马克爱利斯门说,钱永健是他见过的最聪明的人。
他在接受《圣迭哥联盟论坛报》采访时这样评价钱永健:“他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脑,不仅因为他能够深入思考如何填补已知科学领域的空白,更因为他知道如何发现新问题。他挖掘得很深,理解问题又快,还擅长把问题的各部分统一起来看,发现新的研究工具,以此帮助其他科学家挖掘其它新问题。”
除了华裔身份,钱永健引起关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是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健的父亲钱学榘与堂叔钱学森,早年带着庚子赔款支付的奖学金到美国念书,在1944年,钱学榘将妻子与长子钱永佑接到美国定居,后来接连生下了二子钱永乐和三子钱永健。尽管如此,直到钱永健的叔叔钱学森过世,他们始终没有见过面。
钱永健的家族可谓是“科学家之家”,他的家谱,似乎就是一本工程师的花名册:父亲是机械工程师,舅舅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学教授,哥哥钱永佑是神经生物学家,曾任斯坦福大学生理系主任。 钱永健言辞诙谐的说:“客观上来看可能注定的继承了科学家的基因。”他承认家庭氛围与基因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在我很小的时候,大家就觉得我可能会从事与科学相关的工作。”
钱学森回国后,国内教育体系在他的子女应该上大学时受到极大破坏,使钱学森的子女钱永刚、钱永真没有得到他们堂兄弟的发展环境。钱永刚出生于1948年。1955年,7岁的钱永刚与妹妹钱永真随父母回到中国。1969年入伍,“文革”后才念大学,1982年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获计算机系学士学位。1988年,40岁的钱永刚从父亲钱学森曾就读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毕业,获计算机科学系硕士学位,此后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研制工作。
“确切地说,我对中国没有明确的‘故乡概念,我对中国的文化也并非特别熟悉,我从小在纽约长大”,一再被中国媒体追问与中国的关联时,钱永健话锋一转,“但母亲曾跟我讲过许多她记忆中的在中国时的往事,我也曾和我的母亲、夫人一起去过中国。当然,跟其他国家相比,我对中国的感情还是有所不同,毕竟,我有中国血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