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明溪出水坑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2014-01-15 03:09李金清
福建地质 2014年2期
关键词:产状水坑寒武

李金清

(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厦门,361004)

1 区域地质背景

明溪出水坑银多金属矿位于光泽—武平北北东向断裂带与宁化—南平北东东向断裂带交会部位,中溪—萧坊北东东向复式背斜褶皱的西南端。该复式背斜褶皱带延伸长度大于8 km,核部地层为早中寒武世林田组,翼部为晚寒武世东坑口组及早石炭世和早二叠世地层。断裂构造主要有北东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3组,其中北东东向断裂分布在矿区倒转背斜轴部,平面上大致呈平行分布,长1 800~2 600 m,是主要贮矿构造。矿区已圈定银矿体10个,矿体产状与断裂产状基本一致,总体倾向北西,倾角50°~80°。

区域资料显示,下各场—出水坑一带有物化探综合异常,异常区有老硐分布。西部出露加里东期侵入岩,展现出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找矿远景*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1∶5万清流幅、泉上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1985。(图1)。

图1 明溪出水坑区域地质矿产图Fig.1 Regional geological and mineral diagram of ChushuiReng deposit1—第四系;2—船山组;3—黄龙组;4—林地组;5—东坑口组;6—林田组;7—震旦系上统三段;8—加里东期似斑状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9—正断层/地质界线;10—地层产状/倒转地层产状;11—实、推测矿(化)体及编号/白云岩矿点;12—工作区范围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地层出露简单,主要为早中寒武世林田组和晚寒武世东坑口组(图2)。

图2 出水坑矿区银多金属矿地质图Fig.2 Geological map of the Chushuikeng Ag polymetallic deposit1—晚寒武世东坑口组;2—早中寒武世林田组;3—正断层及编号;4—地质界线;5—勘探线及编号;6—完工探槽及编号;7—完工钻孔及编号;8—地层产状;9—倒转地层产状;;11—破碎带;12—实、推测矿(化)体及编号;13—设计硐探位置及编号;14—勘查区范围

早中寒武世林田组:为灰、灰黑色,中厚-薄层状变质中细粒石英杂砂岩、变质粉砂岩、绢云母千枚岩、千枚状变质粉砂岩。该组地层以千枚理发育为特征,水平层理发育。地层产状总体倾向北西,倾角40°~80°。未见底,与上覆东坑口组呈整合接触。

晚寒武世东坑口组:以灰、灰绿色变质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变质粉砂岩为主,夹薄层绢云母千枚岩、炭质千枚岩、千枚状粉砂岩等。地层产状总体倾向北西,倾角40°~75°,地层厚度不详。

2.2 构造

2.2.1 褶皱

矿区总体为一轴向北东东向倒转背斜褶皱,核部为早中寒武世林田组,翼部为晚寒武世东坑口组,地层产状总体倾向北西,倾角40°~80°。矿体分布在背斜褶皱轴部张性断裂带内。

2.2.2 断裂

北东东向断裂(F1、F2、F3):分布在矿区中部倒转背斜褶皱轴部,属次一级断裂构造,是区内主要控矿构造。该组断裂在平面上呈大致平行分布,在剖面上呈舒缓波状产出,总体产状倾向北北西,倾角50°~85°。断裂性质具先压后张特点,局部表现为张扭性。破碎带岩性为碎裂岩、构造角砾岩,局部见硅化脉。

F1断裂:分布在矿区中北部,长2 600 m,宽0.20~1.80 m,延伸大于100 m。总体产状倾向北北西,倾角55°~70°。

F2断裂:分布在矿区中部,长2 480 m,宽0.30~2.00 m,延伸大于200 m。总体产状倾向北北西,倾角60°~85°,该断裂在剖面上呈舒缓波状产出。

F3断裂:分布在矿区中南部,长2 050 m,宽0.50~2.60 m,延伸大于200 m。总体产状倾向北北西,倾角55°~80°,该断裂在剖面上呈舒缓波状产出。

北西向(F4、F5)断裂:分布矿区东西两侧,长大于4 000 m,宽0.5~3.5 m,断裂产状倾向南西,倾角50°~80°。该组断裂属区域性断裂,它切割北东东向断裂,破坏背斜褶皱的完整性。

2.3 侵入岩

加里东期侵入岩分布在矿区西部外围,呈岩基状产出。矿区未发现花岗岩体出露,仅在个别钻孔、硐探工程中见有花岗斑岩脉、辉绿岩脉、石英脉等。

2.4 围岩蚀变

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等,无明显的分带性。其中硅化与银矿关系较密切。

2.5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1∶5万地球物理特征:区内航磁△T强度为-100~200 γ;地磁△Z强度为-50~100 γ。其中地磁(Cz-Ⅱ异常)与航磁异常(80-14)相对应,长约2.55 km,宽约2 km,面积约5 km2。地磁△Z最大强度500 γ,一般100~200γ;航磁异常ΔT为0~+50 NT。

1∶5万水系沉积物特征:区内Ag、Cu元素综合异常面积约3 km2,元素浓度Ag一般10×10-6、最高400×10-6,Cu一般30×10-6、最高50×10-6。异常浓集中心明显*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1∶5万清流幅、泉上幅区域物化探测量工作报告,1985。。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矿区初步圈定3条(F1、F2、F3)构造矿化带,10个银矿体*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福建省明溪县出水坑矿区银多金属矿普查资料,2012。(图3)。

图3 出水坑矿区银多金属矿28线地质剖面图Fig.3 Diagram showing the geological profile in the No.28 exploration line of the Chushuikeng Ag polymetallic deposit1—浮土;2—早中寒武世林田组;3—变质泥质粉砂岩;4—变质粉砂岩;5—变质石英杂砂岩;6—碎裂岩;7—实、推测断层及编号; 8— 银矿体及编号;9—探槽位置及编号;10—钻探位置编号及孔深;11—穿脉硐位置及编号;12—产状;

Ⅰ1、Ⅰ2、Ⅰ3、Ⅰ4矿体:分布在矿区中北部F1断裂构造破碎带内,从西往东地表上有LD24、LD30、LD6、LD10控制,深部有钻探、硐探工程控制。矿体呈透镜状、舒缓波状产出,长60~200 m,厚0.45~1.73 m,延伸大于100 m。矿体产状倾向298°~350°,倾角55°~80°。容矿岩石为黄铁矿化硅化碎裂岩。Ag品位一般52.1×10-6~108×10-6,最高达828×10-6。局部Au含量0.28×10-6,Cu含量0.41 ×10-2。

Ⅱ1、Ⅱ2、Ⅱ3矿体:分布在矿区中部F2断裂上,地表上有LD4、LD8、LD9、LD48等控制,深部有钻探、硐探工程控制。矿体长100~200 m,厚0.3~1.5 m,延伸100~200 m。平面上矿体呈透镜状断续分布,剖面上矿体呈透镜状、舒缓波状产出。矿体产状倾向295°~350°,倾角65°~85°。容矿岩石为黄铁矿化硅化碎裂岩、构造角砾岩。Ag品位112×10-6~568×10-6。局部Au含量0.99×10-6~0.11×10-6。

Ⅲ1、Ⅲ2、Ⅲ3矿体:分布在矿区中南部F3断裂上,地表上有LD1、LD13、LD18控制,深部有钻探、硐探工程控制。矿体长150~260 m,厚0.2~1.5 m,延伸100~200 m。平面上矿体呈透镜状断续分布,剖面上矿体呈透镜状、舒缓波状产出。产状倾向306°~350°,倾角50°~82°。容矿岩石为黄铁矿化硅化碎裂岩、构造角砾岩、硅化脉等。Ag品位一般56.0×10-6~682×10-6,最高达855×10-6,局部Au品位0.58×10-6。

3.2 矿石成分

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辉银矿、黄铜矿、黄铁矿、褐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以石英为主、次为绢云母、黑云母及少量绿泥石、方解石等。

3.3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主要为半自形-他形晶粒状结构,显微隐晶-微晶结构,交代包含、溶蚀结构等。

矿石主要有脉状网脉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星点状构造、碎裂状构造等。

3.4 矿体围岩及围岩蚀变

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呈舒缓波状,矿体围岩为变质中细粒石英杂砂岩、变质粉砂岩、千枚状粉砂岩、碎裂岩等。容矿岩石为硅化碎裂岩、构造角砾等。

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方解石化等,硅化与银矿关系密切。

3.5 矿石类型

按矿物自然组合划分为银矿石、银铅锌矿石。

按容矿岩石可分为构造蚀变型银矿石,该类约占总矿石量的90%;次为硅英岩脉型银多金属矿石,该类约占总矿石量的10%。

4 矿床成因探讨

(1)区内早中寒武世林田组、晚寒武世东坑口组为基底岩层,在漫长的地壳运动过程中,随着区域构造活动的发生发展,岩层受外力挤压形成揉皱、褶皱,进而沿褶皱轴部形成一系列北东东向张性断裂破碎带或层间裂隙。断裂破碎带为含矿热液的运移、贮存提供有利空间。区域上不同期次构造活动使得成矿物质进一步充填、叠加,在有利地段富集成矿。

(2)出水坑矿区银多金属矿体贮存在背斜褶皱轴部断裂破碎带中,呈透镜状产出。矿体产状与断裂带产状基本一致,总体走向北东东向,倾向北北西,倾角50°~85°。容矿岩石为黄铁矿化硅化碎裂岩、构造角砾岩,局部见有硅化岩(脉)穿插。矿石呈浸染状、细脉-网脉状,显示热液充填特征。根据对矿体特征及矿石结构构造及蚀变类型分析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属构造蚀变-热液充填型。

5 找矿标志及远景评价

5.1 找矿标志

(1)物化探异常及高值点区是找矿有利地段,综合异常浓集中心是主要找矿标志。

(2)褶皱、断裂构造是主要导矿、容矿构造,区内北东东向断裂是主要成矿、贮矿构造,是主要找矿标志之一。

(3)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与银多金属矿关系密切,硅化是主要间接找矿标志。

(4)老硐、古采坑、矿碴等采硐遗迹是直接找矿标志。

5.2 找矿远景

(1)出水坑银多金属矿位于中溪—萧坊北东东向复式背斜褶皱的西南端,该背斜褶皱延伸长大于8 km,核部地层为寒武纪早中寒武世林田组,翼部为晚寒武世东坑口组。外围各水口、下各场、中溪等地与出水坑矿区处在同一背斜褶皱带上,北东东向断裂构造发育,地表断续见有老硐分布,成矿地质条件基本相似,显示出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

(2)区域资料显示,各水口、下各场一带物化探异常规模大,已圈定Ag、Au、Pb、As综合异常4个,异常形态呈浑圆状、透镜状,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异常长80~600 m,宽度50~300 m,面积0.01~0.12 km2。主要元素Ag 2.2×10-6~14.9×10-6,Au 0.05×10-9~17.3×10-9,Pb 75.8×10-6,As 148×10-6~189.0×10-6。显示出良好的找矿远景,也是下一步找矿方向。

(3)钻探、硐探工程揭露显示,出水坑矿区地表断裂构造矿化带(F1、F2、F3)与深部银矿体相连接,矿体最大延伸大于200 m,厚0.5~1.8 m。地表破碎带矿化弱,品位低,深部矿化相对较强,矿石品位有明显变富趋势,局部团块状铅锌矿中,Ag品位为1 500×10-6~2 000×10-6。矿区中西部钻孔中见有灰岩透镜体,西部外围见花岗岩侵入体,具备生成矽卡岩型隐伏矿床的条件,今后要注意矿区西南侧深部找矿,建议施工个别深孔了解成矿物质来源及含矿性。

本文资料主要来源于福建省明溪县出水坑矿区银多金属矿普查地质资料及福建省明溪县各水口矿区银多金属矿预查报告资料,系集体工作成果。编写过程中得到林全胜高级工程师指导和帮助,承蒙石建基高级工程师对文章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借此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产状水坑寒武
拍拍城市里的小水坑
浅谈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三点解析法”估算地质体产状及应用
跳水坑
I Like Rainy Days
赤平投影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路上的水坑
四川盆地寒武系底部黑色岩段对比与沉积相初探
云南马关—麻栗坡地区早寒武世地层的识别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