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伊丽
陈云指出,报刊既是宣传者,又是组织者,我们要充分发挥它的宣传作用和组织作用。
陈云与报刊的结缘,始于在商务印书馆学徒时期。此后,陈云对报刊的关怀与支持伴随着他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在历史的卷帙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迹;在江苏、中央苏区等地,他办报并指导发行,扩大报刊政治宣传作用;在延安和东北解放区,他深入实践,为报刊撰文指导工作;在财经工作岗位上,他细致读报,搜集情报,扭转经济颓势;在晚年,他退居二线后仍不忘读报,忧国怀民。
根据形势 指导办报
1919年,14岁的陈云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这所创始于1897年初的近代出版机构,是知识分子荟萃之地。也正是在这里,陈云与报刊开始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他参与义卖《公理日报》,深入学习党的第一份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在懵懂中接触了进步思想,激发了爱国情怀。
(一)巡视江苏:指导发行《红旗日报》
1929年六七月间,陈云任中共江苏省委沪宁巡视员。此后,相继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上海法南区委书记、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等职。1930年8月15日创刊于上海的《红旗日报》,自第162期开始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江苏省委的机关报。也就在那时,陈云给予《红旗日报》特别关注。
当陈云巡视江南等地时,专门对《红旗日报》的发行情况进行了调查。他发现“江南省委各级党部,过去对于《红旗日报》的工作注意极不充分,在集中有30万产业工人的上海,《红旗日报》的销数不过2000,工人通讯员不过80人,上海以外更是寥寥无几。特别是没有将《红旗日报》工作放到支部中区,没有经过党团作用,尤其是工会党团的作用”。 1930年8月18日,陈云出席中共上海各区委、各产委(产业行动委员会)党团书记联席会议。他在会议讨论工人罢工问题时说:要注意扩大政治宣传,努力推销《红旗日报》。1930年10月初,陈云任中共江南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外县(江南省委辖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则含在江苏内,除此之外的称作外县)工作委员会书记、上海工作委员会委员。在出席中共江南省委扩大会议时,陈云指出:党报不仅是政治宣传工具,也是群众的组织者,应建立全省党报发行网和通讯网。陈云不仅这么主张,更是身体力行地将其付诸于实践。同年10月下旬,陈云为中共江南省委起草《江南省委扩大会议关于红旗日报工作大纲的决议》。《决议》对建立党报发行网、通讯网工作作了如下规定:(一)每个工厂建立报纸代派处,在工人聚居的工厂建立工房代派处,学校、机关、街道都要建立各自的代派处。(二)在上海建立报纸总发行部,在各重要城市和地方设发行分部。必要时,小报可以送阅和张贴。(三)在工厂、农村、兵营、学校等劳苦群众集聚之地,上海的中心产业,无锡、南通、杭州、芜湖、宁波、苏州、安庆以及上海各区设《红旗日报》的采访员。决议发出后,党报发行网、通讯网的建立工作在江苏有了迅速发展,到1932年底,全省自上而下独立的《红旗日报》发行通讯网基本形成。
(二)授命中英苏区:恢复发行《苏区工人》报
1932年3月,陈云被任命为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以后,更是对总工会宣传部的工作和机关刊物的出版发行给予了较多关注。陈云要求在领导工人运动时,一定要把宣传品发到工人中去,要求宣传部的报纸编辑委员会要有专人负责。此外,在这一时期他还同刘少奇一起着重参与了《苏区工人》的宣传发行。《苏区工人》报作为当年中央苏区的第一份工人报刊,与其它红色报刊一样,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曾先后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机关报,是一份指导中央苏区和各革命根据地工人运动的主要宣传报刊。当时,刘少奇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陈云任党团书记,在两人的通力合作下,《苏区工人》以期刊的形式在瑞金恢复出版,从此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机关报。
(三)转战东北:“一手拿枪,一手拿笔”
1945年8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陈云被增选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20天后,陈云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受命奔赴东北战场。1946年,陈云在辽东分局任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与司令员肖劲光一起领导坚持南满根据地的艰巨斗争。中共辽东分局机关报《辽东日报》于1947年7月创办。为了密切配合当地的工作开展,陈云为《辽东日报》确定了“军事宣传和土地改革”的宣传重点;制定了“全党办报,大家写稿”的办报方针,并将办报工作形象地描述为“一手拿枪,一手拿笔”。
在《辽东日报》出版前后,面对硬件设施的欠缺,陈云有针对性地进行缜密安排,确保了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一,四线合一,层层传递。陈云通过派调记者携带电台前往前线——电话向县委提供消息——张贴报纸宣传于群众——汇编参考消息送分局和军区。第二,确定重点,深入报道。《辽东日报》出版后,陈云及时指示军区组织“前线记者团”赶赴战地和土改“前线”进行采访。第三,高瞻远瞩,培养新生力量。陈云亲自提名任命资深记者韩川当记者团团长,由他负责培养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期间,茅盾的儿子韦韬也加入了记者团的队伍。这批青年记者陆续发回大量报道和通讯,大大充实了报纸的内容。第四,召开会议,指示工作。通过定期召开报社会议,陈云一方面听取采访汇报,解决前线记者团的采访困难;另一方面传达中央精神,指示宣传工作。第五,动员全员,积极撰稿。陈云在1947年3月召开的有千人参加的辽宁省委群众工作会议上,号召党政军各级干部都要重视和利用报纸和通讯社这个有力的工具。他强调,谁不懂得运用这一先进的工具,谁就会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工作中落后。当年,辽东军区组织部长江华,宣传部长刘芝明,政治部主任莫文骅、唐凯以及各纵队、各军分区负责同志,竞相在报上发表文章和讲话。这对于办好《辽东日报》,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支持。
在陈云的指导和关怀下,该报社的全体同志众志成城,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圆满地完成了党要求的宣传任务,为坚持辽东根据地,牵制国民党的主力,取得“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当时,辽东日报社社长陈楚同志很有感慨地说:这一时期,是他从事宣传、新闻工作的“黄金时代”。
(四)改革开放时期:体察读者,提出建议
1978年12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陈云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并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在这拨乱反正全面展开的日子里,陈云主要的工作重心是整顿党风,严抓党纪。作为工作职责,陈云亲自审查中纪委在《人民日报》上刊出的会议通告等内容。陈云认识到,报纸是给读者看的,而很多读者(尤其是干部)由于工作繁忙没有太多时间看报,那么报纸的文章就应该短小精悍、重点突出。为此,他提出几个建议:首先,文章应该有个提要,让人对其内容一目了然:“12月27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今年大灾之年获得大丰收的消息,标题很好,但是没有提要。如果把主要内容提出来,让人一看提要就知道主要内容,就好了。”其次,文章应该有小标题,层次分明:“文内插小标题,分一、二、三,做好编辑工作,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报纸是给各方面的人看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看的,但是许多领导同志没有多少时间看报纸。报纸要改进,要争取他们看,要争取更多的人看,这很重要。”最后,文章应该短小精悍:“文章越长,看的人越少;越短,看的人越多。应当多写点‘豆腐块文章。”1988年2月,《人民日报》创刊40周年,陈云为该报题词: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既是陈云对《人民日报》办报工作的高度评价,更寄托了陈云对全中国所有报刊的殷切希望。
抓住重点 精心写稿
1928年,中共党报的编者曾经撰文指出:中央不可能对每一个问题都发通告,对于临时发生的事变只能在党的中央机关报上拿出自己的意见。1931年初,中共中央为加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下达一个通知,决定改变以往的指导方式,“变过去发表极长的分析政治的通告的方式,而以党报的社论为代表中央政治局在政治上的分析与策略的指导”,“全体同志应根据党报的分析与指导来讨论工作,且必须纠正过去依赖和等待通告之习惯。”这个通知清晰地告诉人们,中共中央党报的每一篇社论都代表了中央政治局的思想,对实际工作具有毋庸置疑的指导作用,而且党内全体同志都应养成一个习惯,即用党报来指导工作。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共党报社论几乎完全等同于党的文件。这种办报思想在中共党报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此时,陈云作为到高级领导机关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经过几年的实际斗争锻炼,也初步养成工作细致、注重实际的性格和作风。积极为《斗争》《解放》等党报撰写文章发表见解,也逐渐成为陈云一贯深入实际、解决问题并指导工作的有效手段。
(一)在中央苏区:深入调查,以文“纠左”
在中央苏区时期,由于刘少奇、陈云具体负责主持《苏区工人》的编辑工作,因此,深入了解工人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听取工人意见,积极为党报撰文指导工作,成为陈云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
在中央苏区通过深入实际,陈云很快发现当地各业中普遍存在机械执行《劳动法》的教条主义,发现工会在开展经济斗争中存在“左”的做法和要求。为此,他先后撰写了多篇文章,发表在《斗争》和《苏区工人》的杂志上,表明自己的意见。陈云在《苏区工人》发表了《在纠正工人经济斗争“左”的倾向中我们所作的错误》,客观地反映苏区职工运动,交流工作经验,指导与推动苏区工人运动的发展。在《斗争》上发表了《关于苏区工人的经济斗争》,文章写道:“在领导工人的经济斗争中,还存在着另一种极端危险的‘左的错误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在只看到行业的狭小的经济利益,妨碍了发展苏区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根本利益。”为进一步认清问题的根源,寻求切实解决问题的方法,陈云还身体力行前往福建汀州进行调查,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最终促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对《劳动法》作出修改,并重新颁布。据统计,自1933年4月至1934年9月,陈云在《斗争》上连续发表10篇文章,涉及工会工作、领导方式、职工运动等诸多方面,为纠正苏区工运工作中的错误倾向,指导苏区工运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在延安:剖析典型,整顿党纪
延安时期,《解放》创刊于1938年11月,是当时的中央机关刊物。在《解放》第72期和第73期中,两篇分别题为《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的文章赫然在目。这两篇文章集中反映了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全面主持组织工作,指导开展对新党员的思想、信念教育,严肃整顿党风党纪的卓越成果。
1937年11月,陈云成为中央组织部部长,开始领导党的组织工作。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为最大程度地发展党的新生力量,陈云主持起草了《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此后,各地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得到迅速发展。但是,随着党员队伍的壮大,党员的成分和思想问题也相继突显,特别是“刘力功问题”的出现,使陈云对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进行了深入思考。围绕“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党籍”的问题,陈云组织延安各机关、学校开展了一场讨论,并在1939年5月23日写了一篇文章,题为《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在文章中,陈云通过剖析这个典型事例,论述了共产党员要加强党性锻炼,特别是遵守党的纪律的极端重要性。由此引发延安各机关和学校的极大震动。“干部学生纷纷从刘力功事件中检查自己的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检查是否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是否遵守党的纪律”。一些要求重新安排工作的干部学生,主动撤回请求。一些分配工作还未到岗的干部,立即打起背包出发。一时延安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讲个人要求的少了,服从组织分配的多了;图安逸比享受的人少了,要求到前线和艰苦锻炼的人多了;自由主义现象少了,严守纪律的人多了。一个严纪守法、团结奋进的气氛悄然兴起。
5月30日,陈云又发表了《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文,陈云提出的党员的六条标准,即:第一,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第二,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第三,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第四,百折不挠地执行决议;第五,做群众的模范;第六,学习。这是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对党员标准的完整概括,对党员队伍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943年又被中央列为22篇全党必读的整风文献之一。文章所提的六条标准,一直成为广大干部、党员在整风中自我检查、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重要依据。
(三)在东北解放区:告示安民,主持财经
陈云主持东北解放区财经工作前,1948年二三月间,东北解放区财经工作方面发生过两件大事:一是国营的鹤岗煤矿发动工人不适当地打击职员的“左”的错误;二是3月物价暴涨及由此而来的工人实际工资降低,工人情绪不安,公营企业发生因商品售价太低而赔本现象。从敌伪手中接收过来成为国营或公营的企业,是东北解放区企业的主要部分,而正确对待新接收企业中的职员,是解决企业管理问题、使城市经济活动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
陈云主持财经工作后,在中共中央东北局于6月、7月集中研究财经工作的情况时,对新接收企业中的职员问题和物价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并筹谋对策。在调查中陈云发现,以鹤岗煤矿为代表的对职员“左”的错误,在鸡西和西安煤矿以及铁路的个别区段都发生过。他认为:“主要原因是对职员特别是对行政管理人员的作用估计不足。这是一切新接收企业中带普遍性的问题。”此后,陈云在东北局会议上提出:国营企业中对待职员的政策具有政治意义,我们应该制定一个如何对待国营企业中职员问题的文件。不久,陈云为东北局起草了《关于公营企业中职员问题的决定》,并由东北局上报中共中央。7月9日,中共中央将此决定配加按语由新华社公开发表。8月1日,《关于公营企业中职员问题的决定》在《东北日报》上公开发表,7日,《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就处理工人和职工之间的问题,明确了工人与职员的矛盾根源,即“实质上是日寇、官僚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确定了“首先发动工人,同时又团结改造职员”的指导方针,提出了五条具体的政策界限,强调“对原有生产、业务管理人员等进行思想和作风的改造和培养的同时,要注意选拔优秀工人,培养其成为新的生产、业务人员”。
这个决定为后来获得解放的沈阳和南满工业区提供了科学的接管经验,对新解放区的迅速稳定,乃至为全国解放进程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经验基础。
(四)接管沈阳:传布政策,稳定人心
东北解放后,周恩来开始部署接管长春并着手接管沈阳及其周围城市的工作。东北局将主持接管沈阳的重担压在了陈云身上。
陈云在确定好“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的接收方针后,特别强调要利用报纸传布政策,稳定人心。因为陈云知道:第一,城市里的人有看报的习惯,不可一日无报;第二,对于接收沈阳的军队的宣传品,各阶层都是字字细读。由此,陈云思量应该有效地发挥当地报纸和军队宣传品这两种信息传递手段的作用,并大胆提出除了安民布告先准备好外,可以先准备几期报纸稿件,进城后立即出报,内容首先是刊登一些基本政策文件。1948年10月28日,陈云率领近4000名干部到达铁岭,在召开了三次短会后争分夺秒地布置好进城要散发的军管会布告和《沈阳时报》,使它起到安民告示的作用。在随后的宣传工作中,陈云特别提醒:第一,各种布告和解放区一般新闻,要适合新区群众口味;第二,对于转载旧的文件,要有选择;第三,一切布告,必须字斟句酌。排字校对,都用原报社的工作人员。在陈云的主持下,党的宣传工作也坚决地贯彻了“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的接收方针,及时到位地顺应民意开展宣传,为沈阳城市接管和社会改造创设了非常有利的舆论环境。
获取信息 细致读报
敏而好学的陈云更懂得利用各界报刊获取信息,掌握时事动态。
(一)搜集情报,知己知彼
1944年3月5日,出任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的陈云,为了掌握经济动态,开始了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一方面,陈云经常亲自到延安南门外的新市场去,与农民、商人交谈,直接了解物价波动。另一方面,陈云时刻关注着国民党地区发行的各种报纸杂志,从蛛丝马迹中敏锐地观察和洞悉经济动向。通过了解国民党统治区的物价和物资储备情况,进一步潜心钻研边区内外贸易以及边币、法币相互关系的实际情况和特殊规律。当时陈云指导编印了《经济参考消息》半月刊,是革命根据地铅印出版最早的经济报刊,主要就是从订阅国民党统治区的各种报刊上摘选财经资料和行情变化信息。该刊在陈云的主张下,提供给财经业务部门干部参阅,并送中央领导同志研究。1944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向各地下发《收集研究全国经济情报的通知》。该《通知》指出:由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西北财经办事处负责编辑一种带全国性的经济情报,委托各根据地及办事处向一定的大城市收集必要的材料,按期编成情报,通知各根据地作参考。
(二)内外兼顾,注重舆论导向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开始主持中央财经委员会,整顿全国的经济工作。一方面,为了使中央能够及时了解全国财经情况,陈云密切关注全国的经济动向,并以他和薄一波的名义一起给中央写《财经旬报》,即10天报一次。这些旬报出自陈云笔下,从财经工作的大政方针到发展规划,从人民币发行到物价波动,从税收工作到铁路建设,从钢铁冶炼到农业发展都细致考察研究,实时记录。
另一方面,面对百废待兴的经济局面,为稳定人心、统一思想,陈云更加注重发挥报纸对人民群众的舆论导向作用。在主持中财委工作后的第一次报社记者会上,陈云特别阐述了报社工作人员与财经工作的关系。他强调:报纸的报道不要天天说好,也不要说外行话,要提倡说老实话,如物价问题就可以上报,因为你不登它也上涨。此外,针对财经工作中的敏感领域,陈云认为应该注意一点:即新闻报道要有选择性,不是有闻必录,也不是所有好事都要上报,因为报纸的影响面很广,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报道。如,针对公私合营后存在的问题,陈云认为报纸不必报道个别工商业者和家属捐资的事情。他指出:“全行业公私合营中,有些工商业者和家属,把家里的黄金、美钞、人民币、宝石戒指、房产都拿出来增加资金,这是好事,是进步的表现。因为有定息了,增资就等于是捐献。但是,如果提倡得不适当,就会发生偏差,好事会变成坏事。当时我们对这种捐献活动,没有让报纸宣传,有些工商业者不满意,认为做了好事不表扬。但这是表扬不得的,如在报上宣传了,就会形成一种空气,一种压力,容易发生强迫命令的现象,使不能或者不愿意增资的人也去增资。这种现象,一定要加以避免和纠正。”
(三)关注报刊,心系人民
看报读报了解国内外信息,成为陈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陈云常读的报纸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以及地方报等。他说,只有既看日报,又看《参考消息》,才能知道国内外的大势。他身边的秘书曾回忆说:陈云“看报有个特点,《人民日报》从第一版看到第八版,看得很仔细。”
1981年1月26日,《人民日报》第八版刊登了茅盾等文艺界著名人士写的《想想孩子们吧!》一文。文章指出,儿童剧演出缺乏场地的问题。第二天,陈云致信胡耀邦,指出:“解决儿童剧演出场地问题很重要,也可能办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3月召开的儿童和少年工作座谈会上,传达了陈云的这一意见,引起大家的共鸣。4月13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演员们来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了话剧《岳云》。在陈云的过问下,中南海怀仁堂首次向儿童开放。1984年9月4日,陈云看到《人民日报》上山东益都二中刘沂生写的《值得忧虑的一个现象》,了解到当时的高中毕业生很少有人把师范院校当作高考第一志愿的情况,委托秘书转告邓力群,说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要引起重视。师范院校学生的质量保证不了,对今后的教育,对四化建设各个方面的影响都很大。要继续想办法帮助教师主要是中小学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使教师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事后,中宣部召集教育部、广播电视部的负责人开会,研究如何贯彻落实陈云的意见。12月25日,教育部负责人通过新华社记者披露了陈云的意见,说党中央和国务院已决定拿出十几亿元,从1985年1月1日起为全国几百万中小学教师增加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