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公益诉讼中,主体资格问题一直以来倍受关注与争议,《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有关社会团体和组织的资格,这将有利于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
自然之友环境法律相关负责人葛枫告诉记者,主体资格不明确一直是影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因素。《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但现实情况由于对“有关组织”没有具体的司法解释,概念过于模糊,导致在法律实践中,法院常常以公益诉讼主体不明确为由不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葛枫告诉记者,正是由于主体资格不明确的问题,自然之友在2013年曾提起两起环境公益诉讼均没有立案。
近日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基金会等社会组织。
葛枫表示,该《征求意见稿》,结合审判实践,对主体资格和支持起诉人等问题做了进一步解释,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是推进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真正落地实施的一大举措,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司法机关对依法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
葛枫介绍,《征求意见稿》第三条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中“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范围做了进一步界定,明确了包括“直辖市的区、县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她表示,这一解释合法且更加合理,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从政府行政级别上来说,直辖市下属的区、县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与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同等级别,因此,直辖市下属区、县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包含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范围内。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编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解读》一书特别说明,“本法所称的‘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社会组织,包括设区的市、自治州、盟、地区(如西藏的阿里地区),以及不设区的地级市,如广东的东莞等。另外还包括直辖市下属的区、县”。由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廖鸿等公开发表的文章里也认为,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应当包括在设区
由于主体资格不明确的问题,自然之友在2013年曾提起两起环境公益诉讼均没有立案。
要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首先需要扩大诉讼主体范围。的市、不设区的地级市、地区行署、自治州、盟以及直辖市的区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葛枫表示,实际上,我国目前活跃的大部分环保组织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这些直辖市,而他们基本都是在直辖市区、县民政部门注册。将直辖市这种行政区划的特殊性考虑进去充分体现了该《征求意见稿》从实践出发的思路,有利于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开展和落实。
业内人士介绍,我国的立法中,只有与侵权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才可以提起诉讼,这将产生诸多的不利后果。如果受害人无力提起诉讼,那么根据不告不理的原则,加害人就很有可能逃避法律的制裁。而且由于环境侵权的特殊性,环境侵害往往是间接的侵害,若按照传统的侵权理论,则根本无力保护环境。为此,迫切要求重构侵权理论,扩大诉讼主体的范围,不仅包括直接受害人,而且包括社会一般公众、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因为环境是公共物品,任何公民都是环境的享有者和保护者。一旦发生了环境污染,每个公民的健康权、财产权和享受优良环境的权利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侵害或威胁。诉讼主体的扩大,不仅有利对污染者实行监督,而且有利于对于一些行政执法机关的违法行为或行政不作为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因此,要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首先需要扩大诉讼主体范围。
葛枫介绍,《征求意见稿》第十条也是其中一大亮点,它规定,检察机关和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他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通过提供法律咨询、提交书面意见、协助调查取证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依法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将其列为支持起诉人。该规定进一步体现了《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规定。
但同时,葛枫认为,这一条规定仍然有修改的空间,建议与时俱进,与新环保法保持一致,将“社会团体”改为“社会组织”,同时应当考虑增加公民“个人”作为支持起诉人。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如果某个领域的专家能够以“支持起诉人”的身份参加进来,对于维护环境公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环境司法实践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