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能,陈锡才
(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当今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仅仅拥有熟练的外语语言技能和语法知识而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或学习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地方民族院校由于其校园文化存在的多元性、复杂性等因素,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地区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一个瓶颈。大学外语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更应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通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尽量减少文化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焦虑心理,同时也能不断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包容能力和鉴赏能力,真正做到“师夷长技以制夷”。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认为交际能力有四个重要参数,即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其中适合性和得体性的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也就是说,使用者应能在英语环境中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恰到好处地同他人交往,遵循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冒犯别人的隐私和忌讳等。贾玉新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包括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和交际策略系统。因此,本次研究主要侧重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对文化差异处理的能力。
研究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形式。问卷共设计了30个题目,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1)对西方国家 (主要指英国)概况的基本认知 (第1—7题);(2)在具体交际中的行为掌控能力和包容能力 (第8—30题)。
调查对象:共发出问卷40份,收回40份。其中2011级文科班20份 (男女生各10人),2012级理科班20份 (男女生各10人),大多被调查者为云南本地学生,在专业、年级和性别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目的:外语学习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学生比较头痛的问题,被很多学生戏称为“鸡肋”。学习外语五、六年以后仍然不敢开口说英语,或者说一口地道的Chinglish(中式英语),让很多外国人匪夷所思;有些即使到了研究生阶段也不能流畅地和外国人交流,更谈不上就某一领域做深入的探讨。那么对于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由于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外语学习更是难上加难。本次问卷调查主要了解楚雄师范学院学生刚入学后以及在校学习外语一年后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知程度和在具体交际中能否恰当而有效地进行沟通,尽量避免文化冲突和心理焦虑,进而为我院下一步的外语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一定的借鉴。
对西方国家概况的学习是外语学习者的基本入门知识,也是文化知识积累的基石。比如:主要英语国家有哪些?他们的地理位置?他们的政治体制如何?教育体制有何特征?英语语言的发展经历了那些阶段?一些英语习语的来历?交际中有何禁忌?历史上比较大的事件有哪些?等等。只有了解了西方国家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才能更好地去熟悉所谓的异国情调,也才能在交际中更灵活的处理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沟通障碍。
首先从横向比较来看,对于英语国家的基本概况方面男生的认知比例明显低于女生,对第1、2、3、4题的回答较为明显,只有23.75%的男生选择基本同意,而超过30%的选择不确定,而女生选择基本同意的比例则为42.5%(见表1)。但从整体来看这一比例还是偏低,无论是11级还是12级学生,他们学习外语的时间都不少于6年,在这6年的英语学习中对英语国家概况的了解基本处于缺失状态,更多的时间还是集中在语法、词汇和无休止的测试,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了解只能从初、高中教师的只言片语中获取,缺乏系统性。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在云南本地很多男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如女生。
表1 选择基本同意答案比例
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有几个参数比较明显。在第8、9、10、11、14、15题的回答中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认同度都比较高,选择非常同意的比例平均超过40%(见表2),也就是说,在具体交际中学生还是基本能够去积极的获取有效信息,灵活运用体态语,尽量避免交际冲突,并对他国文化有一定的包容能力。
表2 选择非常同意答案比例
另一组比较明显的数据是对第17—22题的回答上,超过40%的学生持肯定态度 (见表3),表示他们愿意进一步学习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在交际过程中采取包容的态度来建立和谐的对话,以使交际能顺利进行。在对西方人请客的问题上多数同学选择不确定 (第24和25题),男生30%,女生则占到了52.5%。那么对于西方人为什么喜欢AA制 (go Dutch),在什么情况下会宴请朋友 (或是什么类型的朋友)到家里做客,用什么方式宴请等问题还需要在教学中以西方餐桌礼仪为一专题给学生专门介绍并讲解。
表3 选择非常同意答案比例
从整个横向比较可以看出:(1)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积累不够,男生更为明显;(2)对西方的一些交际习惯大多同学能持包容态度,主动适应;(3)大多数学生有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的意识和积极性;(4)男女生在交际中适应能力还有待提高。
从纵向比较来看,对于第1—7题基本情况的回答2011级学生选择基本同意的比例为30.7%,高于2012级的12.9%(见表4)。
表4 选择基本同意答案比例
这一数据说明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西方国家文化的认知度有所提高。但就整体来说这一比例还是比较低,说明我们的外语教学还有待提高,策略需要有所转变。对于交际中问题的处理能力11级的比例也明显高于12级。我们可以从几个明显的参数来比较,比如第15—22题的回答中基本同意选项11级比例明显高于12级学生。这说明11级学生通过外语学习能基本把握交际原则,在遇到文化差异时能运用自身知识调整交际策略,保证交际顺畅 (见表5)。
表5 选择基本同意答案比例
但在26、27和28题涉及到交际时的心理状态时11级学生的忧虑或紧张情况的比例又明显高于12级,分别为46.7%和28.3%(见表6)。这从一定程度说明,在我们的教学中对跨文化交际的讲授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还是见子打子,比较零散,学生主要还是依靠个人经验作出判断,所以存在忧虑情况。
从整个纵向来看:(1)2011级整体情况好于2012级;(2)学生对西方文化基本能持包容态度;(3)文化教学的内容需进一步加强,让学生能内涵 (internalize)为自身知识体系;(4)在跨文化交际中焦虑情绪依然存在。
目前楚雄师范学院公外部的外语教学主要采用五四制:一年级每周5节课,其中3节读写,2节听力;二年级每周4节课,其中2节读写,2节听力。教材采用《新视野大学英语》(1—4册)、《新世纪听力教程》(1—4册),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授课主要采用大课堂 (英语班级)+小课堂 (英语学习小组)+二课堂 (英语村、英语营和英语月等),大学英语1和大学英语4为考试,大学英语2和大学英语3为考查课。考查内容更加侧重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采用六个一形式:读英文小说,看英文电影,写英语的观后感,讲英语故事,唱英文歌曲,演英语话剧。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
楚雄师范学院地处云南滇中,属彝族自治州,学生来自全国24个省份,但主要还是以本地学生为主,多民族、多语言并存给外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母语 (主要是少数民族语)负迁移现象严重,极大干扰了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和运用。因此,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文化知识讲授,开展相关的文化教学势在必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先于语言产生,而语言的发展更加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两者相辅相成。外语学习者需要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深挖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通过第一阶段的调查和研究基本了解楚雄师范学院2011级和2012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情况:有一定基础,但整体薄弱,未形成自身知识结构系统。这将为第二阶段对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提供前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