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浙江的艺术教育,总有“戏曲美术不错,音乐教育软弱”的评价。近日,有消息称,经过两年多的筹建,浙江音乐学院(筹)计划将于2015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继中国美院落户杭州,这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本科艺术类院校的建立,为杭州转塘区域的艺术中心又添一座音乐艺术的殿堂。
与此同时,这一项目的落成,也将使这一地区的音乐教育集群队伍更加壮大。浙江音乐学院(筹)与杭州拱墅区人民政府签署教育合作意向,长征中学、文晖中学、大关小学将成为音乐学院附属学校。拱墅区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区里有多所具有显著艺术特色的中小学,和音乐学院的培养方向是一致的,进一步加强合作将使地区的音乐特色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据悉,杭州拱墅区大关小学素来有“艺术摇篮”的美誉,它的民乐队已经有60年的历史,已为国家专业剧团和艺术院校输送了200多名音乐人才。这几年,大关小学一直在尝试对小朋友进行艺术素养甄别,就是想了解孩子们擅长哪方面不擅长哪方面,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特色教学,而大关小学的对口初中就是文晖中学。长征中学也是一所“走民乐路线”的特色中学。学校的民乐特色班每年自主招生30人,至今已进行三个年头。虽然民乐班成立时间不长,但背后的民乐团很有来历。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团民乐分团,就设在长征中学。校长傅一华说,每年的毕业班都会有四五十位音乐类的艺考生。
就这一创新的集群化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浙江音乐学院(筹)副院长张鸿雁将其称为“自由的合作”,他表示,“与国内许多艺术类院校已经形成的附小、附中、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层层递进的完整教学体系不同,上音附小、附中,都隶属于上海音乐学院,但杭州的这三所附属学校行政上并不直接归属于我们领导。目前合作的内容还没有细化,但大方向上会包括学生输出和师资培养等合作。比如,长征中学的民乐班,大多要考音乐艺术类院校,将来可能在高中课程设置上,会根据我们的专业设置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
三所附属学校的校长们,则期待借助音乐学院一流的专家和教学队伍,通过专业化培训等途径帮助壮大他们的师资力量,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更大空间,让当地的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得到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