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梭罗思想的影响

2014-01-13 05:58王慧
青年文学家 2014年12期
关键词:瓦尔登湖梭罗道德修养

王慧

摘 要: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 , 1817- 1862)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政论家和哲学家之一。 梭罗最主要的作品包括《瓦尔登湖》、《在康科德河和梅里马克河上一周》、《缅因森林》和《考德角》等。同时,他也是美国超验主义思想的倡导者和代表人物,强调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倡导个性自由和人性。通过比较分析,不难看出,梭罗的很多思想观点与中国的古代传统儒家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林语堂先生这样评价梭罗:“梭罗的人生观,在所有美国作家中可以说最富中国人的色彩。”本文旨在分析梭罗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影响的可能性,以及二者之间的两个相似之处:提倡甘于清贫的生活理念,强调完善自身修养。

关键词: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梭罗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2--02

一、梭罗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影响的可能性

首先,19世纪远东地区与新英格兰之间的贸易交流把东方的一些哲学思想观点传入了新英格兰。这种贸易交流把时空完全不同的孔子和梭罗联系在了一起,是梭罗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中国儒家和道家思想。其次,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在那里他掌握了古典语言、文学、音乐、哲学、宗教与自然科学。再次,梭罗有一定的渠道获得并了解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学。梭罗的作品中常出现一些对中国传统哲学书籍的引用。梭罗在日记中写道:“这些古书多么动人心魄,荷马,孔子的情超多么高贵!另外,在深入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梭罗专门分两期介绍孔子的四书,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了《 论语》,《 大学》,《 中庸》和《 孟子》的语录。其次,正如西奥多·德莱塞曾评论说,梭罗与佛、耶稣和老子都很很相似。而且,莱曼·凯迪也曾指出《瓦尔登湖》与《道德经》有很多共通过点,比如,自然的神秘性、对简单原始生活的推崇、反对教条和政府干预和对悖论的频繁使用,等等。可以确定的是,梭罗的思想受到了这个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二、提倡甘于清贫的生活理念

梭罗曾说: “我要试着体验孔子老先生的三句话 ,兴许可以让我回到原来的状态。”(P321) 由此可以看出 ,梭罗是较早尝试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先驱者。在《瓦尔登湖》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了实践他的生活理念,即人类应当过着简朴单纯的生活,梭罗独自在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座小木屋,在那里过了两年自给自足的生活。这期间,他一直追求将自己的生活需求降到最低,以充分回归自然,体会自然,乃至与自然融为一体。在《 经济篇》里他得出具体的结论:“五年多了,我能这样仅仅依靠双手劳动,养活我自己。我发现,每年之内只需工作六星期,就足够支付我所有生活的开销。整个冬天和大部分夏天,我都在自由而畅快地读书……简单一句话,既根据信仰,也根据经验,我确信,一个人要在这个世间谋生,如果生活得单纯而且明智,那并不是一件苦事,而且还是一种消遣……” 在梭罗的一生中,他不断号召和提倡人们要简化生活,减少物质方面的要求,把更多的时间腾出来,用于深入生命和体会人生的真理,“简化,简化,再简化”,这是他长久的呼声。他通过自己亲身的生活体验,向世人说明不要醉心于纷繁复杂的物质生活,而失去了追求生活的内涵和意义。梭罗对工业革命产生的文明、喧嚣社会下被挤压的人类、渐渐远离的人性和真理心怀忧虑,他认为人们只有在原始、简单朴素的生活中才能享受到精神世界的轻松和愉悦。而远在东方的先贤圣人孔孟正是梭罗所赞赏的人,因为思想上的相似性而引起共鸣。孔子曾提出“饭疏食引水,曲肱而枕之”,显示了甘于贫苦的精神,但与此同时“乐亦在其中矣,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学而》)而大弟子颜回正是因为努力践行这一点而深得孔子的赞赏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儒家思想的另一代表人物孟子把精神道德置于物质利益之上,淡泊名利,重义轻利,这点在其名言“熊掌,吾之所欲也,鱼翅亦吾之所欲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也”(《 孟子·告子上》),并且提出“养生莫善于寡欲”(《 孟子·尽心下》),认为人们应该减少物质欲望。由此可见,梭罗提倡的甘于清贫的生活理念与中国古代圣人孔子孟子的归于朴素的主张基本相符。

三、强调完善自身修养

作为一个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梭罗坚持相信人类能凭着直觉来获取和认识真理,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人就是上帝。人只要通过恢复内心的天真无邪和纯化精神世界,就能在道德上得到提高和升华。瓦尔登湖不仅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他生活的栖息场所,同时也象征着他那崇高纯洁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故乡。瓦尔登湖就像是一个梭罗为了躲避喧嚣世界的一个幽僻去处,它不仅给梭罗提供了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为他提供了一种朴素和淡泊的崇高心境。在瓦尔登湖独居的两年多里,梭罗一直努力抛开复杂物质生活的束缚,倾心于在大自然中观察着、聆听着、感受着、思索着,和梦想着。 正如他所说:“我含蕴着,并养育着珍珠,直到它的完美之时。” 在瓦尔登湖畔长久地追求孤独,实际上也是梭罗在追求深刻的人生真理,是在追求自身修养的完善,他享受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的真理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探索。 他的生活贫苦简朴,然而他的内心精神世界却是那样的丰富。在孤独中孕育了他的深邃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修养。梭罗曾说道:“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 为了追求深刻的人生思想和真理,梭罗一直努力进行着艰苦的自我修养,他的人生就是不断完善自我修养和追求深刻真理的过程。在瓦尔登湖畔孤独索居的梭罗寻找真正的自我,寻求精神独立,在融入到大自然以后,他体悟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获得了精神层面的升华。正是因为梭罗不断追求完善自我,探索精神世界,所以梭罗所提出的思想观点才如此深刻。而远在东方,中国的圣人哲学家孔子和孟子也注重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孔子将其毕生都致力于教育人们提高道德修养,同时他对自身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自己的精神修养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他十分重视个人修养的完善:“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涉,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孟子同样强调君子要“养心寡欲”,提出了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认为人们应该对减少物质利益的追求,從而提高道德修养。在梭罗的书籍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引用了诸多孔孟思想中关于自我修养的部分,梭罗把《 论语》中蘧伯玉的故事解读为完善道德修养需要个人自身长期不懈的努力,只有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才能净化灵魂。因此,孔孟思想中关于完善个人道德修养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梭罗的共鸣,甚至是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四、结语

总之,梭罗的超验主义思想受到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二者都提倡甘于清贫的生活理念,都强调完善自身道德修养。这是因为梭罗在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找到了思想上的共鸣,他借鉴了中国儒家哲学中有利于自己的思想论述,以充实完善自身的思想体系。作为一位19世纪的美国人,梭罗对于异域文化的态度直到今天仍给我们很大启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不同文化精髓进行包容,兼容并蓄,海纳百川, 为我所用。梭罗所代表的超验主义者在反思美国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他族文化的优点来获取灵感,由此发展而来的超验主义思想对美国民族思想的形成、民主的发展、现代环保运动的兴起都有着巨大的启发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长房, 《梭罗与中国》. 台北:三民书局, 2007.

[2] 罗伯特·米尔德, 《重塑梭罗》.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3] 钱林森, 《跨越太平洋的雨虹——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4] 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5] 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6] 安乐哲,罗思文, 《 <论语>的哲学诠释》.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 刘海平,王守仁,《新编美国文学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瓦尔登湖梭罗道德修养
我们一直是要好的朋友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200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澄明之境,澄澈之书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