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象形与指事象形

2014-01-13 05:58邹明岑
青年文学家 2014年12期

邹明岑

摘 要:中国古代语言学和西方意义上的语言学是不同的,就像王力先生所说的中国古代语言学实际上是语文学也就是以文字为中心和重点的学科研究。本文受到历来研究者关于象形字与指事字孰先孰后争论的启发,受戴震先生影响认为二者同时出现,并且都属于象形字,只是在图画性和文字符号的抽象性程度上有所差别进而细分成为图画象形和指事象形。

关键词:图画象形;指事象形;抽象符号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2--01

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古者八岁入小学, 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 教之六书: 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造字之本也。象形、指事是六书中的两种, 都是汉字较早的造字方式。自从许慎把“指事”放在“象形”之前, 对于汉字是先由指事产生, 而后有象形, 还是先象形, 后指事的问题, 很多研究者都各执己说。

这种争论的关键在于对汉字起源的不同认识:

郭沫若先生认为, 汉字的起源是指事先于象形, 也就是随意刻划先于图画。

唐兰先生则直接认为没有指事字的存在:指事这个名目,只是前人因一部分文字无法解释而立的。其实这种文字, 大都是象形, 或象意, 在文字史上根本就没有发生过指事文字。

戴震先生在《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中说:“大致造字之始, 无所凭依。宇宙间, 事与形两大端而已。指其事之实曰指事, 一、二、上、下是也;象其形之大体曰象形, 日、月、水、火是也。”他认为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造字之始时所出。

关于汉字起源这个宏大的问题,笔者能力有限很难将其解释清楚,本文主要受到历来研究者关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产生先后分歧意见的启发,并在文中结合具体的例证来比较分析象形和指事两种造字方式,并将象形字归为图画性为主的象形而将指事字归为汉字抽象符号为主的象形。

一、图画象形——画出来的象形文字

鸿蒙初开,文明熹微的远古时代,文字尚无成体系,人们尝试多种方法来帮助记忆,他们将自然界的事物描画成图像,进行彼此的交流。经过长期的练习与使用,事物的形象被画的越来越逼真,时间久了其意义便为氏族成员熟知并得到默认,渐渐地便成了可以表达语言的文字了。我们今天看古老的象形字, 就会发现它们的形象与原始图画没有多大的区别。

但是图画作为一种艺术性较强的表达方式,它描绘客观事物要求细致逼真,惟妙惟肖,象形文字则是作为文字的书写符号,其对事物的描绘主要是大致描绘出事物的形象,运用“随体诘诎”的线条让人理解,它的本质仍然是文字,需要加入文字的编码方式进行解读,而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一幅图画。裘锡圭先生曾举例说: “ 用表示‘大鹿 , 跟画一头很大的鹿来表示这个意思, 是根本不同的两种表意方法。不知道代表‘大 , 就无法理解说的是什么。如果把它们当图画看待, 只能理解一个人跟一头鹿在一起。”

可见,象形文字虽然源于图画,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本质属性仍然是文字。当原始先民将一个事物的形象描画出来进行交流使用时,无论他的绘画有多么的逼真,但它都不再是一幅画了,而变成了一种书写的符号---文字。故不能单纯的只是依靠图画的思维来理解其意义,而应综合图画与文字两种思维来对其进行解释与研究。

二、指事象形---文字思维的重点显现

书画虽然同源,但是图画是图画,文字是文字,二者的编码方式不能任意的替换与互相取代。

1、 以象形为基础

指事字虽然汉字抽象性更强,但仍是以图画象形文字为主要基础,作为汉字的一种表达方式,指事字在表达意义时,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以象形字为基础,如果没有象形文字作为基础,指示符号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如“本”字根部的“—”,“刃”字腰部的“丶”以及“亦”字两侧的“丶”“丼”字中间的“丶”,这类符号如果不是附着在它们所依附的象形文字上,本身根本就毫无意义可言。

2、指示符号---抽象的汉字符号

指事字虽然以象形字为基础,但和象形字不同,它不是靠直观的“视”即可理解领悟的, 不能直接实现“所见即所得”。必须要察、要细看, 要经过一番理性的认识和辨别,才能知其字形所示意旨。指事字表达意义的关键即在于它的指示符号,也就是那“画龙点睛”的抽象笔画。这个指示符号遵循着图像的空间法则,以象形字最为图画背景与基础,但自身却并不以图画的形式展现,而是以高度抽象的汉字笔画的形式来进行这意义的表达。如

口中含美味为甘,具体的美味之形无需细致画出,只用这抽象的一笔点出即可。

三、总结

当一个社会发展到需要记录语言的时候,如果有关条件都已经具备,文字就会出现。但文字何时开始形成,实在是很难确定。所以对于象形与指事两种造字法我们也不能仅仅凭借班固或是许慎在著作中介绍的先后顺序来评定辨别。

如何将抽象的事物变现描绘出来是人类发展永恒的思考,本文论点的提出与论证是在认可汉字起源于图画的前提下进行的,当然学术界对于此问题还有诸多观点,本文所见资料与能力有限,有诸多疏漏缺欠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注释: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8

参考文献: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8

[2]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3]楊玲荣.象形指事之次第浅论[J] 中国文字研究.2007(1)

[4] 韩伟.象形与象形字研究述论[J].苏州大学学报. 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