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洛丽塔》是一部杰出的后现代主义作品,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公认为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小说中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的谜团,留给读者很多悬念,充满了后现代小说的不确定性特点。本文从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三方面探讨《洛丽塔》的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
关键词:《洛丽塔》;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
作者简介:解梓泰(1985-),女,湖北十堰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2-0-02
美国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上公认的文学大师。他的小说充满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体现了美国20世纪小说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过渡。其成名之作《洛丽塔》于一九五八年一经出版,就成为专家们研究“现代派向后现代转变”的标准范本[1]。
《洛丽塔》讲述的是一位来自欧洲的移民知识分子亨伯特对少女洛丽塔的恋情故事。亨伯特为了接近洛丽塔而与其母夏洛特成婚。婚后不久夏洛特死于车祸,亨伯特便占有了洛丽塔。之后洛丽塔被神秘男子奎尔蒂拐走,亨伯特历尽艰辛找到了奎尔蒂复仇,他也为之锒铛入狱。在狱中,亨伯特写下了这本忏悔。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然而纳博科夫在其创作过程中,秉承了他对文学艺术一贯的追求“审美狂乐”的标准,小说中的虚构与“真实”相互糅杂,难辨真假,读者在阅读过程仿佛陷身与不确定的迷宫之中。
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它渗透到后现代人们的所有思想和行为中,并构成人们面对的世界的基本境况。伊哈布·哈桑认为:“所谓的不确定性,我指的是这种概念共同描述的一种综合所指:含混、间歇性、异端邪说、多元论、随意性、反叛性、反常变态,以及畸形变形。” [2]。不同于现代主义精心编撰的严谨结构,后现代主义本文创作和接受的唯一原则就是不确定性。去寻找文本的意义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写作行为和阅读行为的“意义”就在于其中的不确定性。本文将通过分析《洛丽塔》中人物形象、情节以及主题的不确定性,揭示纳博科夫创作中的创新性。
一、人物形象的不确定性
如果说在现实主义那里,人物即人;在现代主义那里,人物即人格的话,那么在后现代主义那里,人即人影、人物即影像。后现代主义在宣告主题死亡、作者死亡时,文学中的人物也自然死亡[3]。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是与现实主义作家笔下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相比,还是与现代主义作家具有深厚心里内涵的人物相比,都具有更多的虚幻性、变化性、破碎性和不确定性[4]。英国著名小说家兼文学评论家戴维·洛奇说:“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人物通常是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的”[5]。小说《洛丽塔》中的人物形象的本质特点就是虚构。
在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洛丽塔便是一个亦真亦幻的角色。她时而以生动鲜活的小女孩儿的形象出现,时而又成为亨伯特欲望的化身。亨伯特说过“哦,我的洛丽塔,我只有这几句台词”[6],既然只是台词,那么洛丽塔并非真实的人物。作为一个反复出入精神病院的人,亨伯特提醒读者,他的言语是不足以表达他所经历的一切的。他的回忆录讲的是洛丽塔,然而在书里洛丽塔却总是消失不见。从他的不断追寻中,读者可以发现,真正对他有意义的只是“洛丽塔”这个名字而已。亨伯特曾说过:“我疯狂占有的不是她,而是我自己的创造物,另一个,幻想的洛丽塔,或许比洛丽塔更真实”。[7]59小说中,洛丽塔排练了《着魔的猎人》一剧。在《着魔的猎人》中,洛丽塔所饰演的戴安娜不断地对猎人进行诱惑,以证明自己不是猎人幻想的产物,但仍有一位猎人,坚持认为她和她所提供的娱乐都是他的创造。如同戴安娜,洛丽塔也在不断的诱惑亨伯特,向他证明自己的真实性,可是她越努力,越是证明了她的虚假性,不过是想象的产物。小说末尾多洛蕾斯向继父求助的信使得亨伯特意识到了她是一个实在的人,将他从幻想中敲醒,但此时亨伯特却开始逃避事实。在信中,这个女孩儿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声音,读者第一次得到了关于她的直接的信息而非亨伯特的回忆,但是亨伯特的表现却告诉我们,这个女孩儿并不是他所说的那个“洛丽塔”。
二、情节的不确定性
传统小说的情节总是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能够贯穿始终,读者可以从一个事件推测到下一事件的发生。后现代主义作家反对故事情节的逻辑性、连贯性和封闭性,他们认为意义的连贯、人物行动的合乎逻辑、情节的完整统一是一种封闭性的结构,是作家们一厢情愿的想象,并不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因此,必须打破这种封闭体,并用一种充满错位式的开放体情节结构取而代之[8]。故在后现代主义小说里,叙事因果关系荡然无存,时空逻辑混乱不堪,故事情节错综复杂,完全丧失了故事的确定性。简单看上去,《洛丽塔》的情节清晰明了。然而仔细阅读,不难发现作者在故事情节中设下了很多谜团,犹如迷宫一般。
在《洛丽塔》中,常有情节前后矛盾,令人费解。小说的最后几章叙述了亨伯特找到并杀死奎尔蒂,而后被捕的过程。看似合理,然而在小说结尾,却有这样一个细节:亨伯特写到“56天前,我开始写《洛丽塔》”[9]令人心生疑窦。因为引文部分小约翰·雷介绍亨伯特于1952年11月16日死于监禁,而从亨伯特的叙述中可以发现他收到的洛丽塔的来信是写于1952年9月18日的,他于9月22日出发去找洛丽塔。按照这个时间推算,亨伯特没有时间去枪杀奎尔蒂,枪杀奎尔蒂这个桥段或许只出现在亨伯特的幻想中。然而,若他没有杀害奎尔蒂,那么他又为什么会站在法庭向陪审团陈述罪行呢?读者如同步入迷宫,毫无头绪。
并且,小说采用了开放式文本(open-text)的写作手法。“开放作品”的理念由翁贝托·艾科提出,根据艾科的美学理论,“开放作品”的作者创造多种代码和多元文本, 即后现代小说的常规, 而文本性质的实现必须依靠读者的阐释介入。[10] 《洛丽塔》便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在小说中,洛丽塔出人意料的杳无音讯,所有关于她与亨伯特的故事都戛然而止,显然这种结果并非是读者所期待的结局。读者想要知道是谁带走了洛丽塔,去向了何方,在她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然而,這些情节并没有在小说中明确出现。洛丽塔的三种不同称谓——洛丽塔、多洛蕾斯和希勒夫人——仿佛都有他们各自的命运。或许洛丽塔只是一个欲念的化身,她可能根本不存在,一切事情都不过是亨伯特的幻想;或者是多洛蕾斯从医院逃离,从此远离变态的亨伯特,重新寻找正常的生活;又或者亨伯特最终如愿以偿,与希勒夫人生活在一起,死在一起;又或者是他最终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不过是个玩笑,不得不以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这种狭隘的方式来医治他的痛苦。随着对小说的重读,读者会发现这些结局的可能性都似乎合乎情理,刻意的追求终极的阐释只会让自己迷失在文本中。
由上可见,《洛丽塔》并没有传统小说情节的明确和真实,对情节的依赖只会让读者发现小说的虚假。因此,《洛丽塔》是纳博科夫精心构建的一座迷宫,情节的确定性被彻底消弭,一切都在不确定中。而读者在这样的迷宫中蜿蜒前进,体验的是发现和思考的愉悦。
三、主题的不确定性
在传统小说中,主题的文学创作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是作品的灵魂,它的深浅直接决定作品的价值,同时也是作家创作的原动力之一。然而在后现代这里,终极意义不复存在,主题也无从谈起。这样,后现代主义作家强调创作的随意性,鼓励读者参与创作其中。
探寻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在后现代主义作品中,探寻仍是生命存在的一种主要方式。《洛丽塔》中,亨伯特对洛丽塔的追寻是小说的主要线索。如同对圣杯的追寻一般,亨伯特的探寻孜孜不倦,然而他的追寻却注定是失败的。首先他追寻的动机为人所不齿,仅仅是出于他心中对少年女童的执念。此外,他追求的对象是虚幻的,洛丽塔不过是一个恰好符合他幻想的女孩儿,却不会永久的固定在“小仙女”的形象中。而他为了追求洛丽塔而做出的苦心经营,却最终以失败告终,洛丽塔轻而易举的就从他生活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尽管亨伯特的探寻无果而终,但是在追寻中,他才能体会到他生存的目标和意义。
此外,《洛丽塔》也体现了纳博科夫独特的时间观。在他看来,时间是牢狱,将人们禁锢在现在,使人们不能抵达过去,也不能拥抱未来。亨伯特就是为“过去”所压迫,他美好的少年时代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与安娜贝尔的爱恋更是令他刻骨铭心。以至于成年后他期望仍然可以拥有“过去”。因此,他将洛丽塔视作少年时期恋人的化身,希望能够通过篡改、谋杀“现在”的方式永远的占有“过去”,却以失败收场。最后一次见洛丽塔的时候,她的拒绝令他复制记忆超越时间的梦想最终落了空,证明时间之狱牢不可破。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挖掘到《洛丽塔》这部小说的道德伦理,美式文化,欧美冲突等多个主题。这些都体现了后现代主义作家注重创作的随意性、即兴性和拼凑性,并重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参与和创作。《洛丽塔》包含了多个主题,消解了一切“中心”,一切恒定的常规秩序,凸显了不确定性和多义性,体现了后现代的特征。
四、结语
《洛丽塔》作为纳博科夫的一部优秀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具有鲜明的不确定性。在虚实交错中作家不仅对自己,也对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读者要注意到任何一个细节,要敢于阐释,要让自己参与到创作中去,正如纳博科夫所言“一个优秀读者,一个成熟的读者,一个思路活泼、追求新意的读者只能是一个‘反复读者。”[11]当然,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的时候,不能期待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因为这部作品就是一个迷宫,里面没有什么事确定的。
注释:
[1] 赵一凡. 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M],2007: 35
[2] Hassan, Ihab. “Pluralism in Postmodern Perspective” [C]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18-19.
[3] 刘象愚, 杨恒达, 曾艳兵.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49.
[4] 罗钢.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
[5] 戴维·洛奇. 现代主义、反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C]//王岳川. 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85.
[6][7][9]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洛丽塔[M] 于晓丹,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7, 59, 319, 224.
[8] 曾艳兵. 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確定性特征[J]. 台州学院学报2002(5):13.
[10] 朱桃香. 翁贝托·艾科的开放作品理论初探[J]. 当代外国文学2009(1): 66.
[11]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优秀读者与优秀作家[C].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文学讲稿[M]. 申慧辉等,译. 上海:三联书店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