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魏晋辞赋中,《闲情赋》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作品,虽其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思想主旨始终饱受争议,历来多受贬评。笔者认为《闲情赋》的主旨仍归于理想无法实现的悲慨。
关键词:陶渊明;《闲情赋》;理想
作者简介: 邢钿浩,女,学校:河北大学,籍贯: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2-0-01
《闲情赋》虽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人们对《闲情赋》的熟识度并不及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及《桃花源记》,人们对它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剖析陶渊明的《闲情赋》。
一
1、描写:杨升庵说:“陶渊明《闲情赋》‘瞬美目以流盼,含言笑而不分,曲尽丽情,深入冶态。裴硎《传奇》、元氏《会真》,又瞠乎其后矣。”生动细腻的描写是人物活灵活现表现出来的基础,能够使场景、情感刻画的更加逼真。同时《闲情赋》中的景物、细节的描写精致细腻、恰到好处,能使作者看到的景与作者要表达的情交融在一起。
2、语言:陶渊明崇尚清新自然,诗文语言也大多是朴实无华的,但《闲情赋中》,语言风格变得或缠绵悱恻,或富丽华美,或柔婉多姿。如“神仪妩媚,举止详妍”、“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这些都能恰好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使读者融入其中。
3、构思:《闲情赋》的构思很有特点,有层次,有变化,并不是流于平直呆板。其抒情细密,却又充满张力,起起落落,让人不觉融入其中,滋生万千感慨。虽“憩遥情于八遐”,内心仍是余波未平。《闲情赋》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品,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就艺术而言,《闲情赋》并不逊色于陶渊明的其他文章。
二、陶渊明《闲情赋》的主旨问题,古今争论不休,或是言情、或是寄托没有统一的答案。
1、言情说:清代方东树说:“昔人谓正人不宜做艳诗,此说甚正……如陶渊明《闲情赋》,可以不作。后世循之,真是轻薄淫亵,最误子弟。”东晋南北朝时期,色情诗一度泛滥,可见《闲情赋》也被列入其中,并加以否定。钟优民先生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怀念其妻子的悼亡诗,“在脉脉温情的面纱下,不时透露出‘始室丧其偏的悲凉心境。”
2、寄托说:明张自烈指出:“此赋托寄深远,合渊明首尾诗文思之,自得其旨。”然而《闲情赋》要寄托的是什么?杨勇指出:“古者辞人多以美人喻君子,贱草比小人;其托于诗,必发乎情,止乎礼,而归于讽谏也。渊明闲情,逐层铺转,意致缠绵,而终归闲正,此非讽谏之作而何?”但《闲情赋》是在寄托无所适从的志向,是在展示破没的政治理想,是在剖视郁结的心灵,还是忧思无法实现的人生理想似乎经过喋喋不休的争论我们还是无从而知。
3、即兴说:王英认为,《闲情赋》是陶渊明在张衡等人的同类赋影响下的“即兴之作”,“其中并无深意与寄托”,观点看似谬,实则很有道理。但细细玩味,我们会发现文学在一定程度其本事确实具有自发性。
三、我们无可否定《闲情赋》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对其诗旨的研究我们确实没有统一的答案。以逯钦立先生的观点而言把这篇赋定为“彭泽致仕以后”。那么这品文章的主旨应不单单是其上某一方面那样简单。
在《闲情赋》中,佳人“鸣佩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放俗内,负雅志放高云。”“神仪妩媚,举止详妍。”其形象是模糊的,只是突出的表现出她高尚情操和高贵品格,如脱俗的仙神,似是可触而不可及。似乎她也没有固定的生活环境,作者“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清新雅洁的地方就是她的栖身之地。并且文中也沒有表现出她与作者的具体关系,只能看出作者的单面相思之情。这与屈原《离骚》中的美人形象很相似,是作者在写作上只是无意受到屈原作品美的影响?还是有意以此来表明寄托之意?二者并不冲突。陶渊明生长在一个黑暗的时代里,寒微的出身就已经决定其仕途上的不得志和他抱负决不能实现的命运。仕途上,这“先师遗训,余岂之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建功立业的壮志,被磨灭在门阀制度的社会中。生活上,三十岁亡妻,四十四岁又遇火灾,“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就是其生活的真实写照,并且他亲眼目睹了“生儿不复举养,鳏寡不敢妻娶”的凄凉社会局面。政治上遭受打击,生活上饱受磨难,整个社会残破不堪,现实吞噬了他的爱情,他的壮志,他的理想,于此他的一切都只能回归现实。追求者“物化”成了衣裳、眉黛、床席、鞋子……这些现实,于那位理想的高贵无比的佳人永远相向而行。然而对于陶渊明来讲使其“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的正是失去理想,没有理想就“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经历生活的起落,作者徘徊在现实与梦想之间创作的《闲情赋》的内容容量远远超乎我们的臆测。但可以证明的是《闲情赋》绝不是生活某个方面的写照,而是作者情感的勃发,他尽情地挥毫着理想的远大与美好以及对生活各方面美好的畅想,却又只能在残酷的现实中彷徨、呐喊。
总的来说,陶渊明并不是飘飘然出仕的隐士,“心远地自偏”只是诗人心中的一种自我安慰。他的归隐是一种抗议,是内心对于理想、对于生活的坚守,就如同他不得佳人却执著追求,就像历经乱世在他心里却永远驻守着一片桃花源。
参考文献:
[1]逯钦立.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 ,2011.11
[2]曹道行.中古文学史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2.9
[3]张宗原.陶渊明《闲情赋》的题材取向[J].上海大学学报,20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