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美日英语高考卷的语法题

2014-01-13 04:45谢丹妮
教育界·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对比研究有效性

谢丹妮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语法多选题的有效性。通过对中、美、日三个国家的文本对比分析,得出三份高考卷的语法题型最主要的是多项选择题。而在题型的有效性上,三个国家设置的多项选择题存在个别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对比研究 高考英语卷 多选题 有效性

1 引言

在我国,英语高考作为英语教育的指挥棒,渗透多选题来测试学生的语法,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而日本和美国,作为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对英语语法同样重视,尤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在SAT考试中用了许多多选题来测试学生的语法能力。因此,高考卷中有效的语法测试题能够给中学的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指导作用。

2 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选取了中、美、日三国的英语高考试题。其中,中国英语高考卷选取了13年陕西卷,美国选取2012年10月的真题,日本高考卷由于较为难找,本文只好用2006年的卷子用来比较分析。

2.2研究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美、日三个国家高考题的比较和分析,回答:这三份英语高考卷中的语法多选题型是否有效?

3 研究发现

中、美、日三份高考卷都设置了多项选择题作为语法测试题,但类型不尽相同。中国卷有两种类型的多项选择题,一种是较常见的多项选择,另一种是完形填空。第一种类型的多项选择题在第一部分第三小节,语法和词汇知识部分。总共有15题,其中包括11道语法测试题。Heaton提到,测试语法或句子结构的多项选择题要尽可能地用自然的语言(36)。但是,在题干中添加“—”符号,就会使整个句子显得不够自然。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在句子中运用破折号就不够自然,也不真实(39)。中国卷中多项选择题的第19题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如下:

19. Marco Polo is said to have sailed on Pacific Ocean on his way to Java in I thirteenth century. (2013 陕西卷)

A. the; a B. a; / C. /; the D. the; the

可以看出,两个选项中出现了“/”符号,相当于Heaton提到的“—”符号。根据Heaton的理论,这道题目是无效的。

Heaton指出,这类的多项选择题题干简单,不自然,没有真实语境。中国卷运用完形填空题来考查语法。整篇完型有20题,而有4题是语法测试题,主要考查连词、副词和介词等。Heaton表示完形填空拥有充足的语境,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背景知识和细节以避免对选项产生疑问(36)。中国卷采用了一篇关于“我去餐厅吃饭的经历”的小短文,文章较为符合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口语表达,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感觉(张艳莉,75)。

而日本卷设置了五篇小短文,每篇小短文设置两个问题,一个是语法或词汇的完形填空,另一个是阅读理解题。短文主要由两个长句组成,而需要填的是第二个长句中的一个介词。较中国卷来说,日本卷的多项选择题题干更长,且语境更为丰富。

美国SAT共10个部分,其中第4部分是语法选择题。前11题是句型结构的纠错和替换,如:

William Dalrymple's book is not only a gripping tale of politics and power and also evidence of the complexity of cross-cultural relationships. (2012年10月 SAT)

A. and also B. but also C. as well as

D. in addition E. And

可见,A项与上文中的画线部分相同,也就是说如果觉得不需要修改就可以选择A。这类题型与典型的多项选择题一样有个通病,就是语境不够足。可以选择几个长句组成的小短文用完型填空的形式来设置题型。

4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美、日三国的文本对比分析,得出三份高考卷的语法题型都有多项选择题。而在题型的有效性上,中国卷设置的多项选择题存在个别问题,语境不够强。由于网络资源有限和作者能力有限,本文选用的美国卷和日本卷并不是最新的真题,而且本文只选择了三个国家的高考卷,比较局限。因此本文所得出的结论只针对这三份试卷,即2013年陕西卷,2012年10月的SAT和2006年度日本综合英语,不能泛化到这三个国家的所有试卷。

【参考文献】

[1]Heaton, J. B. 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Hughes, Arthur.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柳丽萍. 新课程标准下高考英语语法知识改革思考[D]. 长沙:湖南大学, 2011.

[4]张艳莉. 中国英语测试体系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比研究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汉藏数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