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主题活动过程性评价的探索**

2014-01-13 07:09李志伟
地理教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评价活动过程

李志伟

(佛山市第一中学, 广东 佛山 528000)

地理主题活动过程性评价的探索**

李志伟

(佛山市第一中学, 广东 佛山 528000)

高中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强调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倡导“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地理主题活动的实施有助于实现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一、学生期望丰富评价方式和手段

传统的学业评价主要是以学习结果为主要依据、以分数论成败的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削弱了评价的激励和发展的功能,社会以及学生对这种评价方式均不满意。在一项关于高中学生评价的调查中,有85.4%的学生认为仅靠分数不能全面反映其发展状况(图1)[1]。学生期望有更多样的方法来判断其发展状况(图2)。在“除考试分数外,学生期望的评价方式”中,53.7%的学生选择“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活动表现”。[1]

显然,从学生的认同需要出发,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活动,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来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需要。

二、开展地理主题活动为过程性评价创造条件

图1 学生对分数能否反映其全面发展状况的看法

在高中新课程实施中,过程性评价仍是难点问题之一。通过开展各种地理探究和实践活动,关注活动过程,让学生以实践的、综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以展示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活动中还能反映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因此,开展地理主题活动为过程性评价创造了条件。

三、地理主题活动过程性评价的主要依据

图2 除考试分数外,学生期望的评价方式

进行地理主题活动过程性评价的主要依据和载体是“地理主题活动个人记录与评价表”(见表1)和学生的主题活动报告。

“地理主题活动个人记录与评价”属于自评范畴,进行自我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主要特征。积极的自我评价,对于发挥地理学习评价的改进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同时,填写好个人活动记录与评价表,引导学生关注活动过程中自身的变化,认识自己的进步和差距,激励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显然,表1中给出的评价标准只起到引导的作用,不求非常明确、具体,以留给学生充分的自评空间。老师事先指导学生参照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行为状态和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从学生上交的记录表来看,学生所填写的内容都是自己的真实感受,是活动过程的反映和写照,可以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以下是2013届高二(7)班张紫欣小组在开展“佛山古村落调查”活动的记录表摘抄(楷体字为学生填写内容)。

表1 佛山一中地理主题活动个人记录与评价表

表中的内容较为全面客观地记录了学生在开展地理主题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尤其第7、8项内容,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包括珠江三角洲)的现状。

学生完成某项主题活动后,按时提交活动报告和个人记录与评价表,教师将二者结合并做出恰当评价。

老师评阅学生的主题活动报告,并非只是打个分数就可以了,而是要对活动过程做出恰如其分的质性评价,写好评语,尤其对学生好的想法和创意、在活动和报告中体现出来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做出肯定和赏识性评价。

如指导老师在2013届高一(6)班冯泳诗、李展祺、桂瑶同学提交的《身边环境问题调查》主题活动报告中,写下了以下评语——“三位女生,克服重重困难,克服胆怯的心理,勇敢地走向社会,进行了多项社会调查,以详实的数据清楚地指出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有多严重。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调查后的自我分析、自评和总结,说明通过参与这项调查活动,不仅培养了小组成员的实践能力,而且树立了正确的环境观。”

四、地理主题活动过程性评价的优势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地理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丰富多彩的自然和社会,激发了学习的好奇心,而且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要求学生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和灵活应对的能力。如调查类活动,通常会遇到调查对象不理解、不配合等现象,学生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如表1中第8项的学生记录);而观测类和实验类活动,观测材料和实验材料的准备、观测和实验过程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学生要学会随机应变。同时,在活动进行中,学生之间要进行分工合作,并相互交流所得所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如高二(20)班李广谦等同学在《对安安化妆品公司的调查与研究》中写道——“通过这次主题活动,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我们写在结题报告中的那些结论,我们还得到了锻炼,尝试了如何去采访他人,学会了用地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知识一定要活学活用。明白了分享、互助、合作和尊重是研究的基础和关键。”

2.地理主题活动在评价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很难在课堂教学和纸笔测验中加以评价,是传统评价中的难点。开展地理主题活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展现自己的优势智能来应对评价,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较复杂、教材中没有现成答案的任务,然后依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活动报告进行评价,因此与纸笔测验相比,主题活动在评价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表2)。

表2 地理主题活动评价与纸笔测验评价的比较[2]

3.学生有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考试”不再是衡量学生素质的唯一途径。

传统评价是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依据,而基于地理主题活动的过程性评价改变了这种受人诟病的评价方式。通过参与地理主题活动,有的同学虽然考试成绩不及格,但如果地理主题活动得分高,仍然可获得该模块的2学分。这就打破了考试一统天下的终结性评价机制,让学生有更多表现自己、体验成功的机会,尤其极大地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那些虽然文化成绩不理想,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有了用武之地,既给了他们成功的机会,更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明白,考试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发挥自己所长,照样可以获得必修模块的学分。

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得学生自信心增强,学习热情高涨,参与地理主题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形成良性循环。当看到同学们一个个颇具创意、充满个性和活力的主题活动报告,老师们在欣慰的同时,由衷地感受到这就是素质教育的体现,“考试”并非是衡量学生素质的唯一途径。

开展地理主题活动,较好地将三维目标合成一体,既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了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试了方法,更体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学生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体现了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1] 教育部基教司,师范司.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李志伟.地理主题活动与过程性评价[J].地理教学,2010,(2).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构建。城市的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不同等级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不同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及其应用梳理思路。构建本节知识框架,教给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升华看似杂乱的城市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是人类活动的必然选择,人类聚落—城镇分布的六边形也是竞争和进化的结果!学生体会自由与规律的关系,发现六边形的魅力,回扣课堂导入,感悟地理之美!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的情感和热爱。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地理主题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课题批准号:2010tjk06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评价活动过程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