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颖 李 晴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重庆 400030)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新旧教科书图像系统比较分析
周青颖 李 晴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重庆 400030)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文字密切配合,发挥着文字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2012年教育部审定的湘教版义务教育七年级地理教科书,与2001年初审通过的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七年级地理实验教科书相比,图像系统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主要对新旧版教科书的图像数量和密度、图像类型、图像质量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图像数量和密度即教科书中各种类型图幅的总数和平均每页所包含的图像数量。湘教版七年级新旧地理教科书中都有较多的图像,分别对其数量和密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图像数量和密度分册对比表
1. 上册图像数量变化不大,密度下降
新版教科书上册图像总数204幅,较之旧版208幅仅少了4幅,变化甚微。上册新版教科书总页数为109页,旧版98页,其图像密度分别为平均每页图像1.87幅和2.12幅。相对而言,新版教科书平均每页图像数量稍有下降,且由于开本不同,旧版教科书图像面积普遍较大。笔者在统计过程中还发现,新版教科书图像编排更严谨,许多旧版中尚未编码的图像在新版中都有明确标号,有些图像甚至由原来独立分散的多幅图优化综合成为一幅,更便于师生使用。如旧版上册教科书第45页“世界三大人种”三幅照片和46页图3-8“世界人种分布”地理略图即是作为阅读材料的两个不同部分呈现。而在新版教科书中,这两项内容已作为课文系统正文,且上述图像优化整合为图3-7“世界三大人种分布及其特征”组合图,新版教科书这类新编排方式,一方面强化了课文系统正文部分的功用,益于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起到优化教材内容逻辑结构的作用,可提高教科书利用率。
2. 下册图像数量增长明显,密度上升
新版教科书下册图像数量189幅,旧版167幅,单就数量而言,新版图像数量增长明显。但图像密度下册新旧版教科书均小于上册,下册新版为1.73,旧版为1.67,新版相对旧版密度略微上升。并且下册旧版教科书中部分独立分散的多幅图像已在新版教科书中综合为一幅复合图像,例如,旧版教科书62页图2-25至图2-40共六幅两极地区动物图在新版中已整合成图7-74“两极地区的主要动物”一幅图,此种情况更加表明新版教科书在旧版基础上,图像数量增长显著。这说明新版教科书更为重视发挥图像系统的重要功能,更加关注通过地理图像的直观性和表现力有效传输地理信息,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形成地理空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也增强了教科书的易读性和生动性。
图像类型即地理图像系统的分类。根据图像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将湘教版七年级新旧地理教科书图像分为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卫星图、漫画、复合图(两种或两种以上图像类型的组合)等类型, 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图像类型分册对比表
1. 上册各类型图像变化不大,景观图和示意图比重仍最大
通过表2可明显看出,新版教科书上册各图像类型的数量整体趋于稳定。其中生动形象、直观具体的景观图和方式灵活、种类多样的示意图分别减少2幅;清晰明了、具有定量意义的统计图表新增2幅,再现三维、立体、真实地理事物的遥感卫星图增加1幅;表示区域范围和空间分布的地图和主题鲜明、寓意深刻的漫画以及功能丰富的复合图数量保持不变。上册旧版景观图和示意图分别为65幅和63幅,新版分别为63幅和61幅,在所有图像类型中仍然占最大比重,可见,七年级学生刚步入地理学科学习,丰富生动的景观图和多种功能的示意图可帮助其提高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地理知识。
2. 下册景观图显著增长,新增卫星图和复合图,缺少漫画
新版教科书下册图像类型的数量有较大变化。景观图由原来的66幅增长到81幅,新增15幅,增幅最大。其变化与教科书内容有一定关联,例如,第三章“法国”一节中,新增“凡尔赛宫”“塞纳河与巴黎圣母院”“胜利女神”“维纳斯”和“蒙娜丽莎”5幅景观图,对于学生直观了解法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可以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卫星图和复合图由旧版的0幅分别新增6幅和4幅,反映出现代科学最新发展的3S技术在地理教科书中的渗透越来越明显。而能发挥多种图像综合功能、优势互补的复合图,能最大化促进学生掌握地理规律和原理、强化地理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深受学生欢迎的地理漫画,在新版下册教材中数量为0,在诱发学生好奇心、引发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思考、以及从反面教育学生等方面明显不足。应适当增加漫画在下册教科书中的比重,有助于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
图像质量通常涉及图例注记的合理性、图像色彩线条的美观度、图幅大小及布局方式的灵活性、图像信息的科学性和图文结合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表3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新旧教科书图像质量的概括比较。
表3 新旧版图像质量比较
1. 图例注记清晰,图像时代感强
新版教科书图例注记更清晰明了,充分发挥其“地图语言”的功能。旧版中部分缺少注记的图像在新版中都有所改进,例如,“让我们走进地理”一章中图1-4“荷兰风车”的注记即为新增部分,图1-9“卫星影像”在新版中已更名为“香港国际机场附近遥感图像”等,这类变化更能突出图像主题和用意,便于学生读图和用图。更显而易见的是,由于所选图像、引用数据与时俱进,新版教科书图像系统的时代感明显提升,这在统计图、景观图和卫星图等图像中表现突出,例如,“认识大洲”一章中图6-20“撒哈拉沙漠影像”属新增的遥感卫星图、“世界的居民”一章中图3-2“2008年不同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即本章新增的柱状统计图,分别体现了现代信息新技术的应用和社会发展的新变化。
2. 色彩线条明快,整体美观度高
与旧版教科书的色彩线条、整体美感相比,新版教科书图像色彩更加明亮轻快、对比度强烈,令人眼前一亮;图像的线条勾勒清晰柔和、流畅紧凑,给人以美的享受。例如,新版“走进国家”一章中图8-15“开罗老城区”与旧版中图3-16“开罗”相比,视觉效果显著提升,色彩饱和度、线条流畅度、对比清晰度都有明显改善。又如,比较该章中新版教科书图8-13“埃及地形”和旧版中图3-14“埃及地形分布”,也可明显发现新版图像色彩对比效果显著,更能给学生视觉上强烈的冲击力,并引导学生明确埃及的地形分布大势。
3. 图幅大小适中,布局灵活多变
湘教版七年级旧版地理教科书采用大16开本形式,上册共98页,下册共100页。新版采用小16开本形式,上下册都为109页,新版页数都略微多于旧版。但由于开本大小不同,旧版教科书图幅整体偏大,而且略差的图像分辨率和清晰度导致图像整体观感不佳。在新版教科书图幅增加和开本变小的基础上,新版图幅整体缩小,大小适中,图像清晰度提升,整体观感得到优化。其布局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图像之间的嵌套、叠加、组合设计丰富。例如,“了解地区”一章中图7-7“东南亚橡胶园”嵌套组合图、 “世界的气候”一章中图4-25和4-26“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东侧景观”对比组合图,“世界的气候”一章中图4-24“欧洲同纬度地带5个城市的气温”叠加组合图等,对提高图像表达效果、发挥图像综合功能、深化地理知识构建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综上所述,湘教版七年级新版地理教科书在图像数量、类型和质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图像数量略有增加,图像类型更为丰富,图像质量有所提升,从而有助于师生更好地使用地理教科书,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1] 蒋海蓉,李晴.津、沪、渝乡土地理教材图像系统比较分析[J].地理教学,2010,(16):48-51.
[2] 康义容,李晴.高中地理实验教材图像系统的比较[J].地理教育,2007,(15):25-26.
[3] 闫杰.四套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10):59-60.
[4] 杨向东.中学地理新教材图像系统特点与分类——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59-60.
[5] 龚国辉,地理图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6] 宋志敏.基于中美地理教材图像系统比较的图像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