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恩辰
(广西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最初出现于西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种反传统、认为有必要在行动和思想上超越启蒙时代(强调理性)范畴的思潮渗透在现代西方哲学流派和分支,以致于都无法合理的给后现代主义做定义。按照美国后现代主义者之一格里芬的观点:当提及后现代主义时,人们表达的不是一种原则和教条,而是一种情绪,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通过格里芬的观点,我们能够对后现代主义有清晰的理解,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不是完全对立,恰恰相反,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现代主义的进一步发挥、反思和超越。
继哲学之后,后现代主义逐渐出现在建筑学、心理分析学、文学批评、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均形成自成体系的论述。[1]
后现代主义在各种相关领域的发展激发和带动了后现代主义戏剧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戏剧试图对现代主义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进行反思和超越,持着本体怀疑论,他们弱化戏剧思想内容的重要性,否认戏剧重要的是模仿和再现现实(这是现实主义戏剧的观点),也不承认表现情感思想是戏剧的灵魂(这是现代主义戏剧的观点)。后现代主义戏剧认为戏剧最重要的是戏剧表演本身,在表演方式上大量采用模糊界限、混杂拼接和语言革命等手法,在带来改造和革新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混乱。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现代主义戏剧开始在中国出现,并迅速得到关注,成为当时戏剧领域的重要部分。中国剧坛在90年代出现后现代主义戏剧并非偶然,在戏剧领域探索过程中,新一代的戏剧家选择了在表现手法,而不是在价值重建方面做努力,这方面与西方后现代戏剧的特征非常吻合。
新一代的戏剧家以反叛、实验、创新为特征,开展了一轮被称为“实验戏剧”的探索活动。中国新一代戏剧家的代表人物孟京辉说:“我觉得这个概念(指实验戏剧)比较恰当地反映了我们现在的一种欲望,就是说我们不仅跟你们不同,我们不仅和你们这帮年老的戏剧不同,我们还要建立自己的特别强烈的戏剧。”[2]在这种强烈渴望创新欲望的驱动下,涌现出一大批先锋戏剧家和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中国的后现代戏剧受西方后现代戏剧的影响较大,表现出非线性剧作、戏剧结构以及反文本表演等基本特征。
经过二十年的探索,中国后现代戏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面临困境。人们在赞赏其锐意创新的同时,普遍认为中国后现代戏剧在表现现实人生上让人感觉肤浅,在戏剧理解和欣赏上让人觉得有困惑。[3]
这种困境的产生,首先是源于中国后现代戏剧家对戏剧主体思想的抛弃。后现代戏剧家认为戏剧最重要的是表演,专注于形体、影像、装置、音乐、舞蹈等表现手段,而故意弱化了语言(文学)的重要性,这种去文学性的做法自然造成了戏剧在表达人文思想上能力不足。其次,在戏剧表演上,后现代戏剧有着叙事表象化的特征,孟京辉说:“每一次排戏之前和之中,我对这个戏即将有的样子都是迷迷蒙蒙的,我是在排戏过程中和我的演员们慢慢摸索,直到我抓住了焦点。”这种叙事表象化使得戏剧未能切入社会和人性的深层进行思考,同时带来表演上的随意性(即没有一定的表演范式),这就很难引起观众共鸣,甚至在理解上给观众带来困难。
正如前文所说,后现代主义是现代化较高后的时代产物,而且是过渡时代的中间物,它必然会走向其他的主义。当前中国的现代化程度还不高,中国后现代戏剧亟需补充的一课就是以现代性为根本去建构其戏剧美学,去提升人的精神,这也是戏剧的艺术使命。
[1]向德彩.后现代社会理论及其对社会学的挑战[J].学习与探索,2008,(3):111-114.
[2]许晓煜.谈话即道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3]胡星亮.20世纪90年代中国后现代戏剧之批判[J].学术月刊,2006,(8):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