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背后的得与失——新世纪以来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商业化策略

2014-01-13 03:33王一卓
戏剧之家 2014年1期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题材抗战

王一卓

(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4)

抗日战争,作为中国人民独特的历史经验,使得抗战题材电影成为中国战争电影中一种特有的电影亚类型。对于以往的抗战题材影片,有学者做了如下分类:“(一)直接描写抗战中发生的军事斗争故事,如《平原游击队》;(二)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发生的故事,如《黄土地》;(三)主要人物的命运直接或间接爱到战争影响的故事。如《一盘没有下完的棋》。”1这一界定基本符合本文对抗战题材电影的描述范围。另需指出的是,本文所指涉的中国抗战题材影片,指中国大陆拍摄的抗战题材影片,或中国大陆与其他国家与地区联合摄制的抗战题材影片。

一、抗战题材影片历史回顾

抗日战争发生的这段历史恰是中国电影由茁壮成长的历史,1930年代创造了中国电影的一个高峰,然而,1930年代也恰逢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电影即以其灵活而迅速的媒介特性,承担着宣传抗战,救亡图存的使命。“一切有利于煽动民众,组织民众,教育民众抗战和暴露日寇暴行作为题材的影片,我们都应该予以最高的评价与广大的宣传。”2在1931到1945年这段时期,中国电影产生了《共赴国难》(1932)、《战地历险记》(1933)、《同仇》(1934)、《风云儿女》(1935)、《联华交响曲》(1937)、《十字街头》(1937)、《狼山喋血记》(1937)、《八百壮士》(1938)、《长空万里》(1940)、《塞上风云》(1942)、《血溅樱花》等优秀的影片,这些影片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既符合民众心理诉求,又符合意识形态宣传需要。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中国电影人共拍摄了数百部抗战题材的影片,如“战后”出现的《天字第一号》(1946)、《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出现了《新儿女英雄传》(1950)、《平原游击队》(1955)、《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小兵张嘎》(1963)、《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地道战》(1965)、《红灯记》(1970)、《沙家浜》(1971)、等,改革开放以后到上世纪末,出现了《一个和八个》(1983)、《血战台儿庄》(1986)、《屠城血证》(1987)、《红高粱》(1987)、《晚钟》(1988)、《烈火金刚》(1991)、《南京1937》(1995)、《黄河绝恋》(1999)、《鬼子来了》(2000)等,这些影片随着创作环境、思想观念等的不断变化,在表现形式、创作诉求、主题意蕴等方面都有着丰富多彩的展现。

新世纪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WTO以后,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商品的属性越来越被强调,中国电影走向了一条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对于电影商业价值的追求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重要表征。而这一时期的抗战题材电影创作,在商业化转型的大潮下,与以往同类题材影片相比,呈现出许多新的表现形态,并且以多元化的叙事视角和表现技巧,丰富了民族叙事的内涵。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抗战题材影片有:《紫日》(2001)、《举起手来》(2003)、《太行山上》(2005)、《东京审判》(2006)、《夜袭》(2007)、《南京!南京!》(2009)、《风声》(2009)、《喋血孤城》(2010)、《东风雨》(2010)、《金陵十三钗》等。这些影片在表现民族历史与情感,书写民族精神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一些影片也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二、新世纪以来抗战题材影片的商业化趋势

新世纪以来的抗战题材影片在主题内涵、创作手法与叙事视角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拓展。尤其是以《英雄》(2002年)为代表的中国式大片的兴起,中国电影在市场化方面大步向前。抗战题材影片的创作也受到这一潮流的影响,商业元素不断渗透其中,使得抗战题材影片在票房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也引起许多争议。

(一)消费国难,追逐商业

自1994年中国开始引进“分帐式”大片开始,中国电影开始走向市场化的发展道路。2002年以《英雄》为代表的中国式“大片”,掀起了中国电影商业化的浪潮。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诞辰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开始步入新的发展轨道,其主要转变方式表现为生产、发行、放映各环节主体的市场化,在商业逻辑的支配下,中国电影呈现出一派繁荣的假象,电影产量节节攀升,由2006年的330部,到2009年的456部。自2005年,由胡戈恶搞陈凯歌的电影《无极》而制作的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始,加之2006年《疯狂的石头》的一炮而红,国产低成本喜剧一发不可收拾,《大电影之数百亿》、《熊猫大侠》、《十全九美》、《大内密探零零狗》、《三枪拍案惊奇》等影片,将山寨恶搞文化推向高潮。电影的商品属性得到空间强化,艺术性则一落千丈,电影彻底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

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下,抗战题材电影也难于幸免。《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便是其中的代表,影片沾染了当下山寨文化的流毒,并延续导演冯小宁在《举起手来》中夸张的表演风格,渗入时下流行的谍战元素,将这部抗战题材电影制作成了一部一味迎合民族主义情结的,毫无内涵的快餐式影片。

影片普遍缺乏反思,其价值取向仍然停留在《小兵张嘎》(1963)时期,对侵略者的肆无忌惮丑化和对反侵略者的想象式的美化之中,缺乏对历史问题和民族悲剧的反思。尽管里面提到钓鱼的问题,以及以追回/偷运文物为双方行动的目的,减少了战场上的死亡和杀戮,但是这些元素只是对民族主义情绪的无节制的满足,增加观众的消费快感。

与此类似的还有反映少年抗日的喜剧片《小鬼特种兵》(2007),影片讲述抗日战争期间,由阿福等少年组成的特种兵队伍,在新四军女战士春梅的带领下,利用弹弓、鸡蛋、石灰、鞭炮等武器袭击鬼子、汉奸,并协助山区游击队取得战斗胜利的故事。然而,这种展现未成年人参与战争的影片,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反人道主义的。在主流价值判断里,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皆兵的战争,女人和孩子也应是其中的重要力量,然而这种价值取向,通过电影这种媒介,传播给观众时,则必然要考虑到电影作为媒介所固有的道德底线,否则,影片的主旨便会偏离到宣扬战争,甚至宣扬儿童投入战争的反人类、反人道的法西斯立场上去。而同样反映少年抗战的影片《小英雄雨来》(2009),则在这方面有所考虑,其故事主线为小英雄雨来作为“孩子王”带领一群孩子救人的故事,而非直接拿起武器杀敌。然而这样的影片,近年来不常出现。

而另一种消费抗战的方式,则是以《风声》(2009)、《南京!南京!》(2009)为代表的,利用商业元素,吸引眼球。影片《风声》以对酷刑的奇观式展现,一部以抗战为题材的影片,让观众看到的更多的是,对酷刑本身的视觉冲击,而非对战争本身的残酷性的揭示。虽然影片在叙事上借用时下流行的多人游戏“杀人游戏”的机制,讲述了一个结构相对完整的故事,但是扎堆的明星,豪华的场景,及展现酷刑的视觉奇观,虽然给影片增添了卖点,攫取了巨额的票房,但从价值判断上来讲,《风声》遵循的依旧是带有强烈意识形态的,提倡为组织而牺牲个体的,非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对战争和人性的思考,仍然十分肤浅。

另一部号称以“上帝的视角”来看待“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南京!南京!》,其传达出则是对这段震惊中外的人类悲剧的漠然,影片展现的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威武强大,和中国军民的卑微与可怜,但丝毫感受不到创作者对这场灾难下的无辜亡灵的同情。甚至在某些地方还有显示出导演审美趣味的低俗。如影片中搬运慰安妇女尸体的一场戏中,镜头从平板车上裸体女人尸体的脚的特写开始,拉到全身,镜头中是随着平板车的前进而摇摇晃晃的裸体,而镜头的景别是近景,这种镜头近乎是一种情色的展示,除此之外,对于历史的反思和人性的挣扎也缺乏更深一步的挖掘。

(二)类型叙事 多样呈现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商业化转型,使得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形态的类型电影时期。而新世纪以来“大片”狂潮的洗礼,使得中国电影在类型化的道路上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1.抗战题材喜剧片

抗战题材喜剧片在新世纪以来出现一批较有影响的作品,主要代表作品有《举起手来》(2004)、《小鬼特种兵》(2007)、《斗牛》(2009)、《举起手来2》(2010),这些影片在不同程度上运用类型化的标准进行制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类探索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虽然对抗战题材影片进行喜剧化探索无可厚非,但由于抗战题材承载了太多的民族历史的重担,因而并非简单地加入一些喜剧元素就可以将其喜剧化,必须充分考虑到中国人民的历史情感,对战争本质的揭示以及战争中个体存在的荒诞性,才能真正抓住抗战题材的精髓,从而创作出具有深刻反思性的作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影片《斗牛》的喜剧化处理是值得赞赏的。影片《斗牛》讲述了农民牛二和他的奶牛在抗日战争中生存状态。相比而言,冯小宁导演的《举起手来》(1,2)则在格调上落于低俗,只是简单地堆砌一些笑料,脱离了对于战争的反思,为了搞笑而搞笑,使得影片的意义得到了消解。与其他国家优秀的战争喜剧如《美丽人生》(意大利,2001)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实际上,早在十七年时期,《小兵张嘎》(1963)等影片,就开始运用喜剧的手法表现抗战题材,只是当时革命乐观主义与英雄主义叙事倾向,使得影片具有了某种特殊的精神风貌。到1990年代,张建亚执导的《三毛从军记》也从喜剧的角度对抗战题材影片进行了探索,影片改编自张乐平的同名漫画,讲述了主人公三毛在战争中的荒诞经历,在商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2.抗日谍战片

近年来,以《暗算》、《潜伏》、《梅花档案》等为代表的电视剧在电视荧屏大放异彩,也促进了谍战影片的流行。新世纪以来,谍战题材影片的代表作品有:《紫蝴蝶》(2003)、《色戒》(2007)、《盘尼西林1944》(2008)、《风声》(2009)、《东风雨》(2010)等,这些影片不同程度上继承了十七年电影中反特片的传统。在商业上较为成功的是《风声》,它讲述了我党地下工作者誓死如归,与日军及日伪政府斗智斗勇的故事。在视觉造型和科技手段的运用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尽管其中对于酷刑的过度展示,有“消费酷刑”之嫌,对于抗战的反思并没有逃出既有的价值观。但无论在叙事还是在视听层面,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并在影片在类型化的探索方面也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另外,提到技术手段,与好莱坞战争大片相比,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乃至于所有战争题材的电影,在拍摄技术、影像质量和视觉冲击力上远远不及。这一方面受制于电影工业的发展程度和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在于观念上对于技术美学的重视还不够。因此在拍摄许多战争场面的时候,所谓的“战壕真实”和“司令部真实”往往显示出某种断裂感。这些问题在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大举轰炸的情况下,中国电影人也渐渐意识到重视技术美学的重要性。

2005年由沈东执导的影片《太行山上》,在技术上做了许多新的尝试,运用后期合成技术,增加了许多特技镜头。战争场面较以往战争题材的影片,有了较大的改观,然而与国外同类题材影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阿凡达》引来的全球性的3D技术风潮,中国电影人在技术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南京大屠杀”影片

“南京大屠杀”作为中国抗战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一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随着历史的迷雾不断地被揭开以及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重新认识,电影在表现这一题材时,也渐渐趋向于以冷静客观的视角去面对那段惨痛的记忆。

新世纪以来的国内“南京大屠杀”影片主要有:《五月八月》(2002)、《南京!南京!》(2009)、《拉贝日记》(2009)、《金陵十三钗》(2011)等。《五月八月》以一个家庭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遭遇为线索,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保护孩子自我牺牲的故事,对母爱的主题呈现甚至超过了对战争的反思。2009年,几乎在同一时段上映的影片《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则产生了巨大的话题效应,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正是制片商希望看到的局面。从影片内容来看,恰似两个不同的讲述者针对同一段历史的一场对话。从结果来看,双方似乎都没有能够赢得多数的支持者,《南京!南京!》由于挑战了中国观众原有的历史期待,而遭到一部分观众的拒绝。

《拉贝日记》则以一个外国人的故事来呈现中国人的遭遇,试图以《辛德勒的名单》为榜样,讲述一个悲天悯人的救赎故事,从结果来看,也没有得到多数中国观众的认同。由此可见,“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问题,虽然争议不断,正因为这样,这一题材仍然存在较大的可供挖掘的空间。

而张艺谋颇具野心的作品《金陵十三钗》(2011)更是请来了好莱坞明星克里斯蒂安·贝尔担纲男主角,意图在国际市场上开疆拓土,并在奥斯卡电影奖上有所收获,然而均未能得偿所愿。影片讲述了1937年南京沦陷后,在一座教堂避难的一群风尘女子挺身而出,代替一群女学生赴日军的死亡之约的故事。然而虽然《金陵十三钗》取得了2011年票房冠军,但6.1亿的国内票房收入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并且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评论与普通观众的评论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反差。有批评家论为,张艺谋故意弱化了南京大屠杀的野蛮和残酷,只是以灾难为背景贩卖情色和炫耀电影场面的肥皂剧。而许多普通民众则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高度评价了《金陵十三钗》的艺术水准。然而从总体上来看,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失败大于成功,根据近期的观察,由于《金陵十三钗》的不尽人意,最终引发了与张伟平的决裂。

比较以往“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片,如《屠城血证》(1987)、《黑太阳731》(1988)、《南京1937》(1998)等影片,新世纪以来的“南京大屠杀”题材影片,更趋向于表现战争中的个体命运和选择。

三、结语

在电影体制日益市场化的今天,抗战题材电影需要面对的处境十分复杂,一方面,过度的商业化追求,可能削弱抗战题材影片的历史反思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而言,过度的历史负担又极容易会陷入意识形态的泥潭。由于抗战题材本质上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如何使这类战争影片既能容易为观众接受,又不至于快餐化和媚俗化,需要电影创作者对于民族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既要拿捏好分寸,还需要有自己明确的立场和态度。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的人性灾难,抗战题材还会在银幕上不断地被重新书写。

[1]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67.

[2]钱庆国.新中国抗战题材电影故事片形态演变[M].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N]2002-03.

[3]王利丽.民族记忆与影像抒写.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历史文化变迁[M]文艺理论与批评[M].2005(04).

[4]陈林侠.南京!南京[J]和拉贝日记[J].文艺研究[M]2010(01).

[5]曲景春,张田.中国二战电影与反思二战的距离有多远[M].社会科学[J]2010(04).

猜你喜欢
南京大屠杀题材抗战
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