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当的距离

2014-01-13 08:22不见不散
读者·原创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大都会大院公寓

文 _ 不见不散

最适当的距离

文 _ 不见不散

我结婚以前和爸妈一起住在一个工厂的家属院里,院子里老人很多,他们每天除了含饴弄孙,去超市排队买打折的鸡蛋,就是打麻将、推牌九,日头好的时候,大家一起窝在墙根儿晒太阳。远远望去,一派祥和的光景。

多么喜乐安宁,我希望自己老了,也能像他们一样。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看走了眼。退休职工只是他们的掩护身份,实际上,他们都是二线特工。

每当有人进入这个大院,这帮爷爷奶奶照旧各行其是,连眼皮都不抬一下,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就像一只优雅的天鹅,在湖面上高贵冷艳地漂移,而水面下的两只脚蹼就像在跳踢踏舞一样,忙个不停。

你若是本院居民,你的年龄、职业、婚恋状况、祖上三代的品行……任何情报,在不借助大型数据设备的情况下,会迅速被交换、分析,在瞬间传遍所有楼群。如果你是外人且形迹可疑,整个院子立刻就会进入二级戒备状态。

任何微小的细节都逃不过他们的老花镜:买菜时多拎了一块肉,回家穿了一件西服,神情沮丧、面色灰暗,都会引发各种大胆的猜测,在得到证实之前,就已经成为各家各户茶余饭后的谈资。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猜测十有八九还是对的,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深厚的人生阅历。

正是因为这些恪尽职守的爷爷奶奶,5年时间,在没有保安的情况下,我们家属院连纸都没丢过一张。另一方面,一进大院,我就头皮发麻。在他们面前,我没有任何隐私,就像透明的一样,每天进出大门,都很磨炼心智。

偶尔,他们也会看走眼。有一次,我妈收到线报,说我领过一个女朋友回来,长得还挺不错。我已经单身很久了,几乎成为堆放在库房里的滞销品,作为厂家,我妈当然很揪心。然而,令线人吃惊的是,面对这么劲爆的利好消息,我妈居然无动于衷。“是很漂亮,”我妈说,“那是我妹妹的女儿。”

住在这样的院落里,存在感彰显无遗,但也有说不出的别扭,等我后来结婚搬到一线大都会,居于闹市,车马喧嚣,邻居之间各忙各的,互不打听,再无被人窥视的感觉,我那颗易碎的玻璃心,终于放进了水晶瓶。

有一天回家,邻居正好出门,我老婆故意对我说:“你老婆不在家,我来合适吗?”这位邻居完全没有任何反应,面无表情地走向电梯,不知道他是把笑藏在肚子里,还是真的迟钝。总之,人家的反应很得体,也足够陌生。

后来看到张爱玲的一段话,写得极为到位,大意是公寓是最理想的隐居场所,厌倦了大都会的人们,往往记挂着和平幽静的乡村,心念着有一天能告老还乡,养蜂种菜,享点清福,殊不知在乡下,多买半斤腊肉便会引起许多闲言碎语,而住在公寓最上层,你就是在窗前更衣也不碍事。

不愧是作家前辈,同样的道理,人家讲出来就很有格调。我现在的生活就是这样,光着膀子在家里走来走去,毫无顾忌。当然,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过久了也令人生厌,很多时候,我能闻到邻居家做饭的香气,却永远搞不清他们的长相。我又开始希望被人关注,怀念热络的人际关系。

我在大城市的朋友们,很认真地相约组建互助小组,一旦生病或出现其他紧急情况,彼此之间也能有个照应,而在老家的家属院,这种事从来不是问题。归根到底,人与人之间什么样的距离最合适,没有定论,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然而,一旦做出了取舍,除了努力调整之外,就必须承担与之相伴的结局。

本期特别报道,也讲述了一组有关距离的故事。现实或者心理,距离远远近近,时而怀念,时而庆幸,我们知道没有一种最佳的距离可以完善生活中的所有关系,但正是相隔这些距离,才有我们最真实的生活。

猜你喜欢
大都会大院公寓
《玄宗避蜀图》
“大院子弟”说“大院”
数字公寓
中国大院故事多
中国大院故事多
恒大院线未来3—5年将建影城335家
过膝伞裙 大都会女孩蜂拥而至
爱情公寓搞笑表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