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复生:节能是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2014-01-12 01:16陈向国
节能与环保 2014年10期
关键词:能效能源中心

文_ 本刊记者 陈向国

金秋十月,祖国母亲喜迎65周岁华诞。65年奋斗历程,65年光辉业绩,中国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宏伟篇章,展现了“中国奇迹”。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未来中国发展,必须在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的情况下,转型升级再攀高峰。节能工作是经济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做好节能工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在举国欢度国庆之际,在国家节能中心成立5周年之时,我刊独家采访了国家节能中心新任掌门人贾复生主任。

在新形势下找准节能工作的着力点

“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贾复生认为,新形势下的节能工作要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发挥这种支撑作用,必须首先找准节能工作的着力点。

节能工作要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大局

贾复生:节能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有机联系的。找准节能工作的着力点必须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中加以审慎考量。

记者:那能否请您先谈谈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

贾复生: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是,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旧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东中西部地区和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发展方式相对粗放、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依然突出,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讲,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速,才能实现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社会稳定的各项目标。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上半年全国GDP增长7.4%。三季度数据尚未公布,但从1-8月数据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增速较1-7月回落0.3个百分点,特别是8月份同比仅增长6.9%,较7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创今年以来新低。虽然有一定的基数原因,但还是反映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为应对这种局面、实现全年经济发展各项预期目标,在保持宏观调控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适时适度地采取预调微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但我们所追求的“增长”,应该是结构优化的增长,是速度和质量相统一的增长,是可持续的增长,不能再以无节制地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节能工作是稳增长和调结构的重要结合点

记者: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过去,我国主要是依赖增加投资,特别是增加高耗能行业投资来刺激经济,现在这种结构性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依然突出,应如何处理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矛盾,实现您所说的“结构优化的增长”?

贾复生:我们认为,稳增长和调结构并不是完全矛盾和冲突的,只要把握得当,是可以实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去,我国保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高耗能行业投资,未来,应该利用调结构的方式实现稳增长,节能工作则是实现两者相互促进的重要结合点。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多次研究国家能源战略安全问题,明确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我国能源资源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大力度,促进粗放浪费型用能方式向集约高效型用能方式转变。总书记强调,一要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二要坚定调整产业结构,三要高度重视城镇化节能,四要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经济,但要根据能源资源禀赋、通过能源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改善来带动经济增长。单位产出用能下降了,原来的能源消耗总量就可以支撑更大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也可以提高。要坚定不移地抓化解产能过剩,大力发展低能耗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同时也要把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严格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我们的节能工作要统筹考虑这些问题,合理把握好工作的力度和节奏,既要完成节能约束性指标,又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关键是在转型中推动发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手术前后视力变化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术前CST、CV、CAT与白内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节能环保产业就是这样一个能够兼顾稳增长与调结构的战略新兴产业。“十二五”以来,我国提出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拉动投资和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12年,国务院出台《“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使这一朝阳产业驶入快车道。据测算,2012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近20%。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代表的节能服务产业更能体现这一发展趋势。根据今年4月召开的节能服务产业年度峰会披露的数据,2013年,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达2155.6亿元,同比增长30.4%;合同能源管理投资同比增长33.1%,实现的节能量达到2559.7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399.3万吨;全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企业增加了16.2%,从业人员增加到50.8万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可以预见,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除了为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之外,更能使中国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记者:国家节能中心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贾复生:事实上,国家节能中心的工作一直在围绕这个大局和目标推进。比如,国家节能中心会同各地方中心共同开展的节能形势分析,就是对经济运行、能源消费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分析,理清关系,找到在稳增长中推进结构优化、在调结构中实现经济增长的平衡点,使之并行不悖、相互促进。之所以带动全国节能中心系统一起做,就是要从各个层面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节能工作,引导地方节能中心在开展节能工作的同时,不要忘记经济发展这个大环境、大背景,确保节能工作与经济发展同步分析、统筹兼顾,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有机统一。再比如开展能评工作,我们要求新上项目一定要是本领域能效最先进的,就是兼顾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其他比如节能技术筛选、评价、推广等工作,也是以促进清洁高效的节能技术发展和普及应用为目标,在提升产业能效的同时,也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高能效是节能工作的核心

记者:节能与提高能效密不可分,请问我国在提高能效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贾复生:提高能效不仅事关改善能源供需平衡、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同时,提高能效也是当前在能源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提高能效非常重视,采取了很多举措。其一,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更新生产设备,淘汰落后产能。其二,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制度,为新上项目设定严格的能效门槛。其三,加强节能新技术推广,促使成熟、有效的节能技术尽快普及推广,产生实实在在的节能效果。其四,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中国能效标识”进入千家万户,极大提高了节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生了可观的节能减排效益,更在全社会普及了节约能源的生活理念。

记者:国家节能中心在提高能效方面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

贾复生:围绕节能和提高能效,近年来国家节能中心也开展了一些工作。比如,积极创建能效评价体系。针对当前节能工作技术基础比较薄弱、标准缺失、难于进行能效比对的现状,中心联合有关科研机构和部分地方节能中心,从构建能效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入手,开始建立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不同层面的能效评价体系。中心研究制定了39个分行业的能评对照指标,发挥标准的门槛、导向和领跑作用;研究省际和城市能效评价问题,为完善政府节能目标评价考核机制提供参考。中心倡导能效领跑理念,研究制定了部分高耗能行业或产品的能效评价技术依据,并已于今年初结集出版,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其他高耗能行业(产品)的能效评价技术依据。又如,开展“中国能效之星”评价活动。这项活动是国家节能中心探索市场化机制倡导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一次尝试。中心在深入调研苏州市创建“能效之星”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有关方面进行研究、开展顶层设计,2013年联合了几个省(行业)开展试点。

记者:请具体介绍一下“中国能效之星”评价活动。

贾复生:这是一项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和能效水平进行客观、科学评价,并授予相应星级的活动。该活动从制度规划、节能实践、能源绩效等方面评价用能单位节能工作情况和效果,系统科学展示其能效水平。倡导和推动这项活动,目的主要是强化用能单位的能效意识和能效形象,推动其不断寻找节能空间和机会,进而提升其整体能效水平。活动遵循用能单位自愿参加的原则,对用能单位的能效水平进行全面“体检”。国家节能中心将会同有关方面分别给予1~5星“中国能效之星”星级评价,提高其在节能低碳方面的社会形象。1~3星级由地方节能中心组织评价,4~5星级由国家节能中心组织专家评价。通过相应星级评价的用能单位,颁发统一的标牌和证书,并以典型案例的形式宣传推广其节能经验。这项活动不是评出前多少名,而是对参与活动的用能单位的能效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并给出一个相应的证明。所以说这项活动不是评比、评奖,也不是认证、考核。这项活动经过2013年在4个省份的试点,取得了初步效果。目前我们正在对评价标准及相关工作流程作进一步改进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节能工作面临“新常态”

记者: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了“新常态”这一概念,能否请您谈谈对于“新常态”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节能工作是否也面临着“新常态”?

贾复生:对于“新常态”,我的理解是我国经济发展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高速增长转到中高速增长,也就是进入“换档期”。换档是为了更好地兼顾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如总书记所说,“新常态”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我们要准确理解,主动适应这种变化。

在未来经济增速明显趋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情况下,节能工作也面临着“新常态”。我们常说,节能有三种途径,分别是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之前的节能工作,我们重点抓工业、抓高耗能行业,通过淘汰落后、上大压小等手段,能够比较轻松地通过结构节能收到效果。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已经过去的这几年,难度小、收效快、成果大、“扫浮财”的举措基本上都使用了,高耗能项目也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盲目上马了。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还会稳定上升,结构节能虽然还有潜力,但不会像前些年那样效果特别显著,这就要更加注重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一方面要加强新技术研发创新,普及推广成熟的技术;另一方面要通过对用能人员及用能设备强化科学管理,从系统的角度实现节能降耗。未来节能工作面临的另一个新趋势是,要高度重视城镇化节能。如果说工业化是目前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那么城镇化则是未来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其中,建筑、交通用能是主体。我们的节能工作也要伴随这样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顺势而为,准确把握未来节能工作的发展方向。

全力打造更有影响的国家节能中心

国家节能中心从诞生之日起便开始发挥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应有的作用。五年过去了,国家节能中心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为了更好履行自己的职责,国家节能中心必须变得更有朝气、更有活力、更有作为、更有影响——这也是国家节能中心的发展愿景。

记者:国家节能中心在我国节能形势依然严峻、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节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情况下,如何在履职中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贾复生:的确,我国的节能形势依然严峻,节能工作方兴未艾、任重道远。国家节能中心必须在忠实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逐步强大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节能工作大局服务。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从顶层设计层面梳理以往工作脉络,研究和谋划中心未来发展路径,着力在做大做强、务实创新上下功夫。最近,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承、创新、深化、提升”的战略方针,在未来发展中,将着力建设节能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能耗在线监测预警中心、能评与能源消费总量调控中心、节能监察系统建设指导与服务中心、用能单位节能管理体系建设指导中心、节能技术新产品推广中心和节能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等7个功能中心,打造一个更有朝气、更有活力、更有作为、更有影响的国家节能中心,大步跨上更为精彩第二季的新征程。

记者:请您对7个功能中心做概述性介绍。

贾复生:好,我做一个简单介绍。

一是建设节能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目前,节能中心领导班子按照全面增强节能形势分析前瞻性、时效性,与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同步的总体要求,将形势分析作为节能工作推进机制的重要环节和抓手,拓宽数据渠道,构建预测模型,实现了逐月跟踪研判,为政府实施节能预警调控提供决策支持。下一步,中心将围绕科学制定和完善节能战略与政策,以节能法修订、“十三五”节能重大政策研究、能源制约与转型发展路径研究等为重点,为政府节能管理提供更加直接、更有质量、更有效率的支撑服务。

二是建设能耗在线监测预警中心。节能中心把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作为事关中心地位、作用和未来发展的“支柱工程”,组建了在线监测办公室。用3个月完成了以往1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任务量,经过初步设计、技术规范的编制审批和招投标,已全面进入建设阶段。今后,将继续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以超常规的工作方式,全力推进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确保2014年底完成试点、2015年基本建成,构建起实时反映能源消费动态的监测预警系统,增强政府节能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三是建设能评与能源消费总量调控中心。节能中心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实行能评限时办结制度,规范专家使用管理,建设能评项目信息平台。未来,国家节能中心将以有效控制能源消费增量和总量为目标,深化完善能评制度,推进能评法制化建设,推动能评制度全覆盖,建立能评技术标准体系,实施能评与增量、总量控制联动机制,加强能评事中事后监管,更好地发挥能评制度对能源消费的源头控制作用。

四是建设节能监察系统建设指导与服务中心。节能中心开展了全国节能中心系统调研,着力推动出台《节能监察办法》,印发《关于加强节能中心系统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启动中心系统业务培训,加强对各地节能监察机构的业务指导。下一步,国家节能中心将抓紧制定实施系统建设中长期规划,组织开展业务工作达标升级活动,指导系统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全国节能中心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是建设用能单位节能管理体系建设指导中心。国家节能中心将修订《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深入推进“中国能效之星”评价活动,着力加强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以节约高效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从生产技术、流程、模式和管理等多方面,总结和推广节能、低碳、绿色、循环发展典型模式,分行业制定实施鼓励、限制和淘汰类节能技术、工艺和设备目录,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六是建设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中心。国家节能中心将按照主动作为、创响品牌的定位,编制《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会同地方和行业协会,组织全国性和国际性的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展览活动。建立市场化、网络化的节能技术遴选、认定、推广和交易平台,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传播途径,为节能新技术新产品供给方提供快捷高效的市场渠道,为需求方提供全面丰富的市场选择,加快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普及应用,推进节能产业快速发展。

七是建设节能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国家节能中心将捕捉节能领域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节能工作动态,研究其节能战略政策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务实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推广先进节能理念、机制和技术,使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进提高中国企业节能技术和管理水平。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节能工作和成效,帮助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高节能管理能力,为提高能效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记者:7个功能中心的建设,将成为国家节能中心变为更有朝气、更有活力、更有作为、更有影响的措施与途径?

贾复生:对,7个中心,七星高照,星星辉映,众星捧月,合手托起一个有较大作为、在国内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中国国家节能中心。

猜你喜欢
能效能源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上海:稳中有进 能效趋优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关注能效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浅谈实现高能效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