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军区司令部动员部 秦 磊 昝玉军
按照能打胜仗要求推进预备役部队建设
成都军区司令部动员部 秦 磊 昝玉军
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着眼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军队建设必须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向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聚焦”的强军目标。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军序列的组成部分和保障打赢的后备力量,必须坚持始终以强军目标为牵引,按照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统一部署,着力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全面提高建设质量水平。
当今时代,国家安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对军队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应重新定位预备役部队职能任务。一是应对大规模作战的生力军。预备役部队是战时快速扩充兵员,将战争潜力迅速转化为战争实力的有效军事组织形式,特别是随着我军编制体制调整改革不断推进,现役作战力量将更加精干高效,但从国家安全战略全局看,我国幅员辽阔,边海防线长,战时现役部队将难以兼顾多方向、大范围的防卫作战任务。预备役部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动员扩编转服现役,成为一支数量可观的新生作战力量,直接担负部分防卫作战任务或配合现役部队实施作战,为尽快稳定战局和持续作战提供战略支撑。二是提供支援保障的加力器。我军现役保障类部队规模有限,勤务支援和新型作战保障功能比较薄弱,在战略通道沿线和可能的战场前沿缺乏足够的作战和后装保障力量,网络攻防、信息对抗等新型作战力量因受编制结构等限制,与作战需求还有差距。预备役部队能够充分利用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发挥地方资源潜力优势和战略地域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编组新型作战支援保障力量,为现役部队作战提供必要的支援补充,实现整体作战效能快速聚集优化。三是参与维稳抢险的应急队。预备役部队基本属地编兵,具有就近就地就便、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是区域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的快反力量,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着先导作用。
新形势下,推进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以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为契机,围绕预备役部队职能任务变化和要求,把预备役部队纳入我军长远建设规划整体推进。一方面,要优化预备役部队结构功能。统筹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防止各自为战和小团体思想作祟,确保改革总体效益。将预备役部队纳入军队调整改革总体规划,着眼形成整体力量优势,与现役部队改革实施一体筹划设计。紧紧围绕弥补现役部队力量结构和作战功能短板,确定预备役部队数量规模及结构类型,使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优势互补、任务衔接、行动默契。另一方面,要破解预备役部队建设保障难题。建立健全地方主要领导负责、军事机关召集、预备役部队和地方相关部门参加的动员联席会议制度,以及预备役部队与国动委、地方军事机关和相关党政职能部门之间任务对接、需求提报、预案联审的机制,及时研究协调解决预备役部队建设遇到的问题。从国家层面为预备役部队建设制定经费保障政策,原则上把预备役部队建设经费纳入省级年度财政预算,同时视地方在预备役部队建设上的投入情况由国家财政给予适当补助,以避免多编兵多训练多负担影响地方支持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积极性,以利各地预备役部队均衡发展。将预备役部队武器装备纳入全军装备管理保障体系,合理确定预备役部队装备数量、种类,由装备部门统一规划和保障,与现役部队同步衔接发展;通用装备物资保障采取对口预征、分级储备的方法,由国家和各级政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