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区航务军事代表办事处 王润国
特种装备水路运输保障联合训练训法研究
南京军区航务军事代表办事处 王润国
由于特种装备具有重、大、精、贵等特点,组织水路运输保障联合训练难度大,要求高。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浪潮的到来,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组织特种装备水路运输联合保障训练显得愈来愈重要,必须运用多样化、科学管用的训练方式和方法,组织军事代表办事处和部队、地方相关单位之间的联合训练,以确保特种装备运输任务的圆满完成。
特种装备水路运输保障联合训练具有以下特点要求:
(一)任务急、难度大、责任重,对运输时限要求高。现代战争以及各种重大突发事件的经验和规律告诉我们,动用特种装备必是急、难、险、重任务,因而非同于一般常态运输,对时限要求较高。特种装备水路运输保障时间要求紧、节奏快,绝不能有丝毫闪失,如果延误,必然造成重大损失或贻误战机,因而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二)体积大、吨位重、不规则,对船舶配载要求高。有些特种装备单件重量超过50吨、长度超过20米。由于特种装备长短不一,大小不等,不规则、不统一,单件占用面积大等特点,增加了船舶配载难度(新造民船贯彻军事要求,很难将特种装备技术参数落实到位)。
(三)精度高、价位高、吊装难,对操作技术要求高。特种装备科技含量高、价位高,对装载地域、现场环境等要求特别严格。由于体积超大、单件重量重、规格特殊,需使用特制吊装工属具和大吨位吊机,对装、卸技术要求高于普通装备,需要素质高、经验足、技术娴熟,经常参与重大军事行动的军代表和专业保障人员指挥操作。
(四)密级高、体型特、警卫难,对安全防护要求高。特种装备既是我方保护的重点,也是敌方或特务分子蓄意破坏的重要目标。特种装备属高、精、尖武器,对保密和警卫要求高,自身防护能力弱,容易遭敌破坏,所以在存放、自行和运输途中要提高防护等级,确保安全。具体地讲,就是要提高警卫和秘密等级,增强防护力量,军警和海事、公安等部门都要介入,对运输地域和线路进行清场和预先踩点,对特种装备进行精心伪装和保护,必要时要加强空中、海上防卫,调用飞机和军舰护航。
(五)单位多、头绪杂、组织难,对协调工作要求高。特种装备水路运输保障不同于一般装备输送,它涉及的单位多、头绪多、程序繁杂,组织协调难度相当大。必须充分发挥军事代表办事处、部队、地方交战系统、港航交通、海事、公安和国防动员部门的作用,将各交通保障元素以及与之相关的单位集纳进来,整合各种力量为我所用,最大限度地建立与保障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军事交通保障体系,确保特种装备能够“进得来、装得上、过得去、卸得下”。
(一)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模拟训练。随着信息技术在军队的逐渐导入和广泛运用,先进的信息手段成了战斗力的倍增器,因而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模拟训练成为组训途径之一。该方法是运用先进的装备器材、设备设施和技术手段模拟战场态势和运输过程,以提高受训对象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的组织指挥和实际操作能力。一是在模拟环境下训练。利用信息技术仿真模拟接近实战的战场环境,提高逼真度。采取各种手段,通过声、光、电、影等形式,逼真地再现战场环境,使受训者身临其境,了解熟悉战场环境,感受战场氛围,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二是在模拟全程中训练。模拟整个组织指挥、装、运、卸全过程,全要素、全地形模拟,达到全程训练目的。运用信息技术,模拟实战中的组织指挥、装(卸)载和捆绑加固的全过程,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制式模拟器材等现代模拟技术,也可利用电子沙盘、幻灯、投影等传统模拟技术。模拟训练突出应急水路运输联合保障特点,以满足快速装(卸)载的要求,提高保障效能。
(二)利用训练场组织现地训练。场地训练是指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单位训练场或训练基地实施集中训练的方法。训练中可以假设码头、船舶,使用制式吊装工属具,利用轮式吊车进行训练。场地训练比较适合军事代表办事处与部队之间的日常联合训练。一是利用自身训练场训练。本单位或部队训练场有着便捷、安全、高效等优势,就近就地随时可以开展训练,适用于日常训练。训练前要统筹安排,严密组织,对训练内容、人员、时间、效果、指标等要有明确规定。二是依托训练基地训练。依托训练基地组织实施快速装(卸)载训练具有越来越多的优势,训练基地通常编设有与训练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机构和教学设施,在训练环境、训练管理、训练手段、训练保障、训练方法等方面都有较规范的保障,因而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训练质量。同时也可利用基地开展友邻单位间的互帮互促训练和比武竞赛活动,达到互相学习、互相赶超的效果,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三)利用码头、船舶组织实装训练。实装训练是指依据训练大纲,按照作战编成,动用实兵实装,利用码头、吊机、船舶进行装载、捆绑加固、运输、卸载的全过程训练。由于实装训练动用部队人员、装备,使用地方码头、吊机、船舶和专业保障队伍,对安全、保密要求非常高,经费开支较大,所以必须严密组织实施,对实装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准备多套预案,确保实装训练效果。一是依托训练大纲组织训练。训练大纲是组织实施水路运输训练的基本依据,必须按照大纲要求,确保每个单位、每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建立训练统筹机制,统筹训练计划、统筹训练进度、统筹保障资源,抓好军地联合训练,做到“练保障”与“保障练”的统一。要建立训练监控机制,对参训人员、训练质量和训练过程进行全过程的检查指导和监督控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训练质量。要完善训练考评机制,积极适应军事训练精确化、规范化的发展要求,量化标准、细化指标,规范考评对象、考评标准和考评内容,充分发挥训练考核的能力评价作用。二是依托保障任务组织训练。实施实兵实装水路运输,是全面检验军事代表办事处、部队和地方各保障单位之间的联合训练成果,检验实际运输能力的最佳办法,是贴近实战、充分反映现存问题的手段之一。由于实装运输的机会很少,所以要牢牢把握机会,做好前期思想动员和准备工作,根据保障任务的性质要求,确定运输总量、运输梯次、运输时限等要素,拟制训练计划。实装训练应把握好各环节间的衔接,还应对运输全过程进行监控,采集相应数据,用于指导今后的训练工作。
(本栏责任编辑:胡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