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为衣兮信为裳

2014-01-10 21:27伟欣
读者欣赏 2014年1期
关键词:太史季札赵盾

伟欣

《左传》云:“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即言待人处世要真诚,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言出如山。

为官:不受四知金

春秋战国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时代。那些翩翩君子风度的背后,是一个用诚实、信用、执著的信念支撑的社会架构。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难道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吗?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那手执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陈词的蔺相如,难道不知秦王的阴险与贪婪?他在出发前已经许下完璧归赵的诺言!他正是循着一条实践诺言的艰难道路,在捍卫国家的利益和个人心灵深处的那份契约。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57年,秦王派大军围攻赵国,危在旦夕的赵国派信使来魏国求援。魏国便派晋鄙率10万大军前去增援。秦王知道消息后,便威胁魏王。害怕了的魏王又急命走到半途的晋鄙停止前进。魏国公子信陵君因力劝魏王出兵救赵不成,怀抱一腔义愤,亲率自己的三千门客,单独赶赴邯郸,要与秦军拼命。信陵君的门客侯嬴说:“公子就努力前进吧,恕老奴不能跟你们去了!”信陵君边走边想:平时我对你侯嬴够不错了,我此次赴死,你不随我去也就罢了,怎么连一句送别的话都没有呢?他越想越觉得别扭,于是掉转马头,想质问侯嬴。

侯嬴已经在门口迎候了。他对信陵君说:“我料定公子会回来。公子重名士,世人皆知。如今遇到危难之事,不充分发挥名士们的作用,却带着几千个门客跟秦军硬拼,岂不是白白送死吗?”信陵君一听,连忙向侯嬴下拜说:“不知您有何赐教?”侯嬴于是教给信陵君一条妙计。信陵君依计而行,通过魏王的宠姬如姬盗来了虎符,并带上大力士朱亥,准备到晋鄙那里夺取兵权,指挥魏军去救赵。

一切都安排好了,侯嬴对信陵君说:“我年事已高,不能随你一起去杀敌了。但我会算好你的行程,当你到达晋鄙营地的时候,我将面向北方(即魏军的驻地邺的方向),用自杀来报答公子的爱重之情。”后来,夺得军权的信陵君统率大军赶往赵国救援,大破秦军,从而解了赵都邯郸之围。而侯嬴在信陵君抵达前线之时,向北自尽了。

同样是为官,《资治通鉴》中的典故“不受四知金”,亦被后世广为流传。东汉名臣杨震在赴任东莱郡太守的途中,经过昌邑县。昌邑县令王密是他过去推荐的秀才,王密深夜带了十斤黄金私赠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了这番话,很羞愧地走了。

杨震何许人也?他家境清贫,后来开办私塾,租田务农,生活清贫。他勤勉好学,在儒生中有“关西孔子”之美称。年过五十方才做官,历任刺史、太守、太尉,清廉慎独,素面直谏。杨震“不受四知金”的故事,说明他的道德修养已达到了不自欺的“慎独”境界。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做到不自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诚信”。

为人: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会设法办到。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这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季布先是躲在濮阳一户姓周的人家,但悬赏捉拿的人很快就来了,于是周家将伪装成佣人的季布卖给了鲁地的朱家。

朱家明知买的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并安排他在田地里耕作。朱家告诫儿子:“田间耕作的事,都要听从这个佣人的吩咐,一定要和他吃同样的饭。”随后,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侯滕公说情。刘邦在滕公的劝说下,撤销了对季布的通缉令。

汉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匈奴王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将领商议此事。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10万人马,横扫匈奴。”众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只有季布一个人站出来说:“樊哙这人真该斩首啊!当年,高皇帝率领40万大军尚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可能用10万人马就横扫匈奴呢?这显然是当面撒谎。再说秦王朝正因为对匈奴用兵,才引起陈胜等人起义造反,直到现在创伤还没治好,而樊哙又当面阿谀奉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殿上的众将领惶恐不已,吕后因此退朝,再也不议论攻打匈奴的事了。

战国时期有一位吴国公子叫季札,也是个重信用的人。一次他出使各诸侯国,经过徐国拜会了徐君。一见面,徐君就看中了季札腰间挂的剑,但这是他作为吴国使节的一个信物,现在任务还没有完成,怎么能把剑送给别人呢?临分别的时候,季札在心里许下诺言:等我出使列国归来,一定将这把宝剑送给徐国国君。几个月后,季札完成使命,踏上归途。出乎意料的是,徐国国君不久前暴病身亡。季札亲自跑到徐君墓前,解下宝剑,系在墓旁的树枝上。随从人员很不解:“大人,徐国国君已经去世了,你把剑送给他,他也看不到。你这么做有什么用呢?”季札说:“在离开徐国之前,我已经在心里许下诺言,要将这把剑送给徐君。从那时起,这把剑已经不属于我了。这段时间以来,我不过是借用,现在是来把剑还给徐君。”

求学:不要状元要诚信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小时候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天也这么冷,等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着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后来,宋濂入朝为官,他诚实守信的品德也一直没有变。一次,宋濂与客人吃饭饮酒,皇帝朱元璋暗中派人侦查。第二天,朱元璋试探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宋濂都如实相答。朱元璋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endprint

更有宋朝诚信状元王拱辰,因敢于说真话,赢得美名。天圣八年(1030年)的殿试结束后,宋仁宗认真阅读了每一个考生的考卷,发现王拱辰的文章立论新颖、见解独到、文笔流畅,就把王拱辰定为状元。当宋仁宗在早朝上宣布了此次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的名单后,其他两个书生都赶紧跪下磕头谢恩,唯独状元王拱辰不但没有谢恩,反而说:“陛下,小生不配当状元,请您把状元判给别人。”文武百官议论纷纷,皇上听了也很纳闷,就询问原因。王拱辰说:“陛下,我也是十年寒窗苦读,做梦都想中状元。可是这次考试的题目不久前我刚好做过,所以被选上状元是侥幸。如果我默不作声当上了状元,我就是个不诚实的人。从小到大我都没有说过谎话,我不想为了当状元,就败坏自己的节操。”皇上听了,非常感动,也特别赏识王拱辰的诚实,认定他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于是皇上就说:“此前做过考题,是因为你勤奋,况且从你的文章里可以看出,你表达的是自己的真实想法,理应选为状元。再说,你敢于说真话,能够诚信做人,这才是一个状元应该具有的品质,你的诚实比你的才华更可贵。因此,朕一定要选你做状元,你就不要推辞了。”就这样,王拱辰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诚信状元。后来,王拱辰为官55载,更是以其诚信廉明的品德赢得百姓和官员们的尊敬。

工作:直笔记录历史

春秋时代,周王室和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史官,他们的工作职责就是忠实地记录历史。太史官董狐属于子承父业,供职于晋灵公时期。晋灵公为晋襄公之子,公元前620年即位,年幼时好声色,不行君道,荒淫无道,以重税来满足奢侈生活。执政大臣赵盾曾多次劝谏,晋灵公不但不听,反生反感,以设宴招待赵盾为名,暗中埋伏士兵,打算趁机杀死他。幸亏赵盾武艺高强,在车右提弥明的帮助下得以逃脱。后来,赵盾的弟弟赵穿把晋灵公给杀了,并立了新国君晋成公,赵盾被邀请回来继续做执政官。

那时候,君主再昏庸也是不能杀的,臣下杀君主是不忠不义的表现。史官董狐对这一事件的记载中,有一句是“赵盾弑其君”。赵盾看到后,生气地对董狐说:“晋灵公死的时候我不在朝中,怎么能说是我杀的呢?你这样乱写,诬蔑朝廷命官,是要杀头的。”董狐说:“你是正卿,逃亡却未离国境,回朝之后又不讨伐国家的乱臣,说您不是这件事的主谋,谁会相信呢?”董狐又说:“作为一个史官,最重要的就是诚实。我的职责就是记录真实的历史。丢脑袋对我而言是小事,但丢掉一个史官应有的节操就是大事了。”赵盾被董狐诚实的品德打动了,也没有为难他。

与董狐同为春秋时期太史的,还有齐国的太史伯和太史仲。他们兄弟因忠于太史职守而不畏强暴、视死如归,受到后世景仰。据史料记载,齐庄公贪恋执政大夫崔杼之妻棠姜的美色,偷偷与其私通,一来二往,被崔杼发觉。崔杼一怒之下杀掉了齐庄公,立齐景公为国君。齐国太史伯如实记载了这件事:“崔杼弑其君。”崔杼命令太史伯把齐庄公的死因改成因病去世,太史伯拒绝了。崔杼大怒,杀了太史伯。

按照当时史官家袭制度,太史伯被杀后,他的弟弟太史仲接替了太史的官位。崔杼软硬兼施,并以其哥哥为前车之鉴,要挟其按照自己的授意重新记载这件事情,但太史仲不以为然,仍然记载“崔杼弑其君”。崔杼恼羞成怒,又将太史仲杀了。太史仲死后,由太史叔接替太史官位,太史叔还是据实记史,记下“崔杼弑其君”。崔杼又把太史叔砍了。四弟太史季接替了太史官位。崔杼说:“你的3个哥哥都死了,你若按我的话写,可免一死。”太史季正色回答:“史官为史不惧死。秉笔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说罢写下“崔杼弑其君”。崔杼胆怯了,太史伯四兄弟为据实直书前仆后继,震慑了他的心。他不敢再举起屠刀,让太史季走了。更有意思的是,太史季走出来,正遇到南史公执简而来。南史公以为他也会被杀掉,是来继续实写“崔杼弑其君”这事的。如此前仆后继,真是千古绝唱!文天祥在《正气歌》里将“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作为天地间正气的表现之一。endprint

猜你喜欢
太史季札赵盾
不败
刀口
翳桑之报
太史笔
季札挂剑
举手之间的善意
武士报恩
季札赠剑
应是“提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