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禅友 胡志辉 赵新春 张凤银 雷刚
矮生豇豆新品种鄂豇豆7号
陈禅友 胡志辉 赵新春 张凤银 雷刚
近年来,我国育成的长豇豆品种生长习性多为蔓生型。随着市场品种结构需求变化,适宜于大面积连片机械化生产和免搭架材的矮生型品种成为豇豆育种的主要目标。据此,湖北省豆类(蔬菜)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1997年从原有豇豆资源和在国内外征集的种质中筛选出性状优良且适宜长江流域栽培环境的材料作为亲本,选配杂交组合22个,其中以蔓生型、结荚多、荚细长柔软、小叶、分枝少、适于密植的极早熟豇豆品种之豇14为母本,以矮生型、豆荚短粗、大叶、分枝多的中晚熟豇豆品种美国地豆为父本配制成的杂交组合18,获得F1代种子32粒。1998-2004年经过对杂交后代共6代进行系谱选择,选育出矮生豇豆新品系18-1-8。 2005年春在武汉什湖地区进行新品种比较试验,2007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命名为鄂豇豆7号,商品名矮虎。2008年湖北省种子管理站等单位进行了品种展示示范。2009年起,武汉文鼎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展良种繁育,并在湖北等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表现出良好的田间生产性能,且适宜于低坡地和田埂种植。
植株矮生,生长势强,分枝较多,主茎粗壮、绿色,节间短,适于无支架栽培。叶色深绿,叶片中等大小。主茎第一花穗节位在第4~6节,各节均有花穗,每花穗多生对荚,浅紫色花。植株持续结荚能力强,单株平均结荚13个左右。嫩荚浅绿色,长圆条形,荚腹缝线较明显,荚略有红嘴。平均荚长43cm,荚粗1.1cm,平均单荚质量27g。荚条较直,肉较厚,质地较软,口感佳。种子种皮红棕色,短肾形,平均每荚种子粒数为16粒,千粒质量155g。春季栽培,从播种到始收嫩荚51天左右,连续采收40天,全生育期91天左右;秋季栽培,从播种到始收嫩荚41天左右,连续采收30天,全生育期71天左右。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田间枯萎病、锈病发病率低。在湖北武汉等地多点、多季栽培表明,比主栽矮生品种早熟5天,早期产量达9.5t/hm2,总产量16t/hm2。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鲜豆荚维生素C含量103.6mg/kg,粗蛋白含量2.15%,总糖含量3.48%,粗纤维含量1.0%。总特点可以概括为早熟、优质、耐病、丰产、稳产。
适宜于全国大部分省份作春、夏、秋季栽培。近年来,我们还进行了大棚延秋栽培,8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上旬就可以开始采收商品荚。南方多雨地区宜选择砂质壤土、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地块,采用高畦栽培,畦宽120cm(包括沟宽25cm),基施优质农家肥30~37.5t/hm2、复合肥375kg/hm2,在畦中间开20~30cm深的条沟深施,平整畦面后,分2行直接播种,每穴播种2~3粒,穴距20~25cm,定苗2株。播期可从3月下旬到7月下旬,春播密度8万株/hm2左右,秋季可增至12万株/hm2。早春采用保护地栽培,4月中旬后播种可以露地栽培。出苗后结合中耕追速效肥2~3次或叶面喷肥提苗。生育期内实行肥水一体化管理,每采收1~2次可以结合灌水每1hm2追施尿素150kg、复合肥150~225kg。生长前期及时中耕除草,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注意保持田间勿渍水和畦面不积水。商品荚成熟后应及时采收。
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851799524-01,ZZ2010-6-4,2013021001010477);武汉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090102034);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鄂科技通[2011]第101号)
陈禅友,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省豆类(蔬菜)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30056,E-mail:ccy@jhun.edu.cn
胡志辉,张凤银,雷刚,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省豆类(蔬菜)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赵新春,湖北省豆类(蔬菜)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文鼎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1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