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年味

2014-01-09 23:58
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4年2期
关键词:卵磷脂爆竹饺子

对于中国人来说,爆竹和饺子可以说是关于农历新年的永恒话题吧!我们来放一挂科学的爆竹,煮一锅科学的饺子,以科学的名义来品味一番珍藏的年味吧!

放一挂科学的爆竹

过年的时候,很多人都感叹年味越来越少啦!什么是年味呢?这看不见摸不着形容起来才发现它有多么抽象的东西,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便是特指爆竹燃放后徐徐散发的硝烟味——它对人体有害,却让很多念旧的人们缅怀陶醉欲罢不能。

这股“年味”主要源自爆竹里的硝酸钾、硫磺和木炭——三者联合,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黑火药了。作为一位早已习惯各种便捷符号的现代人,有时会揪心于古人对文明成果复杂的记录及应用方式,比如他们如何发现并描述记录这种而今我们记为KNO3的东西。

据说世界化学史上最早关于钾盐鉴别的记录是这样的:“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大同小异,朏朏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乃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硝石也。”这位了不起的记录者是生活在约一千五百年前南朝齐、梁时期的南京人,一位叫做陶弘景的炼丹术士,他笔下的“硝石”便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硝酸钾,“紫青烟起”则是钾盐在焰色反应中特有的现象。

在一些相对温和又花哨的烟花炮或焰火中,往往还需要用到镁粉、铁粉、铝粉、锑粉及无机盐——这些粉末想象起来完全不花哨,但其中含有的特定金属元素,经过焰色反应的魔术——由于金属原子结构不同,灼烧时电子跃迁释放的能量也不尽相同,于是,它们发出不同波长的光,产生各种颜色的光芒——就是你看到的夜空之花。

这些金属其实离我们很近,你知道在幻化成节日的礼花之前它们在哪儿?比如洋红色的火焰那是来自锶,它可能躲藏在你每天用两次的牙膏里;玉绿色的则是铜,它可能荡漾在夏日的泳池里;黄色的最普通了,是钠,它遍布在家家户户厨房的盐罐里和煮妇辛勤的汗水里。

数年前,一则关于禁止燃放爆竹烟花的通知不知刺痛了多少人的心。比较成文的批评主要针对它产生的各种污染,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可能性——空气、水还有噪声。其实,这种硝烟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诸多有味的没味的、有毒的无毒的甚至带色的无色的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些许粉尘,它们共同的名字叫做可吸入悬浮颗粒物。若春节赶上了雪天,污染物又会随着融雪进入周围的水体。

环保部门曾在春节期间对北京、上海等10大城市进行过监测,发现燃放鞭炮的地区噪声高达135分贝,这比飞机起飞的声音还要多25分贝,远远超出人的听觉范围和耐受限度,而一般地,在夜间人们所能接受的噪音不过才45分贝,也就相当于听取蛙声一片。且不提长时间、高强度噪音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吧,在并不遥远的我们尚热衷观看春晚的年代,窗外,来自别人家的鞭炮声实在让人爱恨参半。

怎么还有参半?有如此多污染我们为何还要乐颠颠地赶去受虐?那当然了。这么多年,请求解禁爆竹烟花的呼声可从未停止过。想想刚刚过去不久的搞笑诺贝尔奖之营养学奖吧。来自意大利特兰托大学的Massimiliano Zampini和牛津大学的Charles Spence证明,吃薯片的“咔嚓”声,可以让人感到口中食物比实际的更加新鲜爽脆——推人及己,一年才一次的重要节日,自然也应是多一份“噼啪”,多一分滋味。

很多时候尤其是喜庆的场合,我们习惯为自己的失误罩上一层动人的面纱:伤口流血,叫“见红”;茶杯摔了,预示“岁岁平安”;新年的饺子煮破了,据说有的地方会要求小孩子大喊:“挣了!”

然而,除去聊博一笑的安慰效应,更多时候,坦诚地说,我们还是更愿意遵从内心更重要的口腹的欲望,享用一份完整的饺子。

很多人怀念家里的饺子,连同惦记团圆的温馨。即使不能

回家,呼朋唤友地围坐一圈,你浇水来我和面,你擀皮来我包馅,每个毛孔里都浸透了暖融融的气氛,身处这样齐心协力的团队中,哪怕你只是个数饺子的,也会感觉与有荣焉。

好吧,让我们来看看,如何才能煮出一锅好吃不破皮的科学饺子,而不是片儿汤吧。

有经验的煮妇可以像报菜名一般地为你罗列出一堆“如何煮饺子才不破不粘锅”的窍门,流传最广的是在水里加勺盐或几滴油。事实上,为了拥有一锅科学饺子,早在开始和面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该做好准备,比如打入一个鸡蛋,可以使饺皮变得更加爽滑,不易粘连。个中奥妙在于鸡蛋中有一项可爱的成分——卵磷脂。

对人体来说,足够的卵磷脂则意味着更好的免疫力和代谢活力。而作为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卵磷脂被添加到生产面包或饼干的面团中,可以发挥它的乳化性质改进面团的吸水作用,使面粉、水(也许还有油)更容易混合均匀。据说,在制砖的工艺中,也会加入卵磷脂使砖面更平滑呢。

有经验的美食家介绍煮饺子之道:待水沸腾后才把一定数量的饺子下到锅里,一面用勺底轻轻推动将要沉下的饺子。他们会观察到,熟饺子(或者正在熟的饺子)看起来要比生饺子大得多,而出锅一段时间后便恢复原状,这是因为饺皮里不只包有饺馅,还有空气的缘故。

一位作家前辈曾这样大致划分饺子馅的等级:历数他吃过的饺子中,最低贱的是冬日郊区小店里吃得他满头大汗的二十个韭菜饺子(外加一把蒜瓣),最尊贵的则是在某个酒楼里,一钵鸡汤里漂着数只玲珑的海鲜饺子——每逢阅读至此,我总在垂涎之余顺带恶意揣度他的势利,继而转念咏叹:空气多么无邪,无论饺馅贵贱,一律等同视之,不卑不亢地跟进,并温驯地随着水温热涨冷缩,不,热胀就足够了。受热后,空气的体积膨胀,感谢阿基米德在澡盆里想出的主意,我们知道,此时饺子受到水的浮力要比它本身的重力大一些,于是,饺子们得以浮在滚水表面逐浪翻飞,和锅壁与锅底接触的机会也就少了许多。

至于煮妇们加油加盐的经验,一份来自物理学的解释是:盐可以改变水中的离子强度,进而影响到表面能。或者这样认为,当面、水、锅凑到一起,粘锅时,主要是面和锅在一起,而不粘则是水和锅在一起。加盐后,情况往往倾向后者,因为造成这种局面所需的表面能更低一些——这就好理解了,说起来,人或事物都难免趋向于更容易的方向,正如能令旁人感觉轻松的人总是更受青睐,无论作为伴侣,还是朋友。

猜你喜欢
卵磷脂爆竹饺子
空气爆竹
幸运饺子
卵磷脂/果胶锌凝胶球在3种缓冲液中的释放行为
提高鸡蛋卵磷脂含量的调控措施及其机制
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竹子!
包饺子
L-半胱氨酸和溶血卵磷脂(16:0)作为卵巢癌标志物的诊断价值
卵磷脂风靡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