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S与物联网受到区域经济研究界重视
——“2014 产业中国年会”及LBS与物联网研讨会召开
2014年10月22日,由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和《英才》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4产业中国年会”在京召开。本次大会围绕“产业大战略”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在当前互联网浪潮席卷下,传统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冲击,以及如何把握这一变革所带来的新机遇。来自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大会上做了题为《地区竞争力:产业集群的创新角色》的主旨演讲。
作为备受关注的新兴高技术产业和位置服务、物联网的基础,北斗产业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分会场之一,华夏幸福基业在当天下午组织了“LBS与物联网”这个主题。会议邀请了北斗经济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名誉理事长曹冲、中国发展网常务副总裁卢必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贾素玲教授、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主任李冬航、北京邮电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邓中亮、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处长李方、国机集团沈锐等专家作为嘉宾。
曹冲认为,虽然很多人都说位置服务要呈现爆发性增长,形成大的产业,但现在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移动基站定位的精度不够。室内、室外所有定位功能达到误差3m左右的时候,位置服务才能真正成长起来、快速发展。
李冬航指出,首先位置服务产业的体量在显著的扩大过程当中。“外来的和尚”开始进军这个领域,阿里巴巴、百度、腾讯都纷纷开始进军地图领域。所以,位置服务的宏观发展是受人瞩目的。第二,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已经脱离了原来GPS简单地给大众提供导航、给测绘部门提供测绘工具的阶段,变成了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手段。而涉及国家安全、业务化,必须要用北斗。
邓中亮指出,位置服务最终的产业形态应当来自于服务,位置只是手段。如今的手机计算能力很强、用户数量达到12亿多,位置服务何去何从是一个问题。另外,GNSS已经解决了室外的定位问题,但如何服务大众、怎样形成好的商业模式和大规模产业链,这是一个值得思考问题。
李方指出,工信部电子产业发展基金对导航定位有专门的支持项目,方向是针对导航定位评测平台,而不是针对单个企业的支持。这实际上是针对服务机构的支持,很可能是国家对企业扶持政策的一个方向转变。
沈锐指出,按照中国1亿乘用车的保有量和每年2千万递增的速度,车联网的渗透率还没有达到比较理想的一个爆发点。最大的问题是标准方面的不统一,科技部、工信部都在推动,但是目前还不成熟。沈锐特别指出,从2015年开始,每家保险企业对于车险的定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权,而且会逐渐放大。这可能会导致车险的定价机制按车辆售价定变成从车定价、从人定价相结合的体制。保险界对于地理信息以及个人信息方面的挖掘,会产生刚需,这给车联网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助力。
可以看出,基于北斗的LBS、物联网、车联网,其关注群体已经从航天界扩展到信息产业界乃至区域经济范畴,这对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真正推动北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作用是有巨大益处的。
· 俞盈帆_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