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林容
一场饭局,绝不是一顿饭,一句话那么简单,民国时期的两位文人鲁迅和郁达夫是如何聚餐的呢?据当事人的回忆,“达夫赏饭”之局之后,鲁迅为郁达夫书写了对联,还有一首著名的七律,这着实让人钦羡不已。 1932年10月5日,郁达夫因其长兄郁华自北平调任江苏省高等法院上海刑庭庭长,在聚丰园设宴,请鲁迅、柳亚子等作陪。这次请客不仅成就了现代文学史上“达夫赏饭”的名局,还成就了鲁迅的一首传世名诗,更成就了现代文学史上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达夫赏饭”的地点设在聚丰园。聚丰园是地道的杭帮菜馆,本店在杭州。杭州聚丰园还是后来郁达夫和王映霞订婚的地方。当时聚丰园因为生意红火,在上海拥有分店。
从鲁迅当天日记判断,出席“达夫赏饭”之局者,共有8人,分别是:鲁迅、郁达夫及其夫人王映霞、柳亚子及其夫人郑佩宜、郁华及其夫人陈碧岑、林微音。这8人中,郁华和林微音有必要专门介绍一下。
郁华(1884—1939),郁达夫之兄,字庆云,1905年浙江省首批官费日本留学生,先后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师范科、法政大学法科,获法学士学位。1910年学成回国,在北京外交部工作。1932年到上海任江苏省高等法院二分院刑庭庭长,兼任东吴、法政大学教授。当时,二分院设在上海英租界,他利用所处的特殊地位,积极帮助、保护进步人士。田汉、阳翰笙、廖承志在英租界被捕后,郁华参与营救,设法使其获释。上海沦陷后,郁华利用租界法权,坚持司法尊严,维护民族利益,日伪汉奸对他十分仇视,两次寄给他附有子弹的恐吓信。1939年,郁华遭日伪特务暗杀。
席间另一人士林微音并非民国才女林徽因,而是上海“绿社”成员,一个不太出众的文学青年。施蛰存在《林微音其人》里曾作过介绍,说此人是“诗人,银行小职员”,经常写诗,思想颓废,崇拜郁达夫,属于上海新文学史上短期活动过的唯美派、颓废派。施蛰存说,此人举止怪气,夏天常穿一身黑纺绸的短衫裤,在马路上走,有时左胸袋里露出一角白手帕,像穿西装一样。有时纽扣洞里挂一朵白兰花。有一天晚上,他在一条冷静马路上被一个印度巡捕拉住,以为他是一个“相公”(男妓)。郁达夫何以邀请林微音出席这次无意中载入了现代文学史的饭局,盖因林微音与新月派关系密切,而郁达夫所在的创造社与新月社美学主张上有一种相同的复杂性,即都有所侧重地对西方唯美主义思想进行了吸纳,又融合了西方其他文艺思想和中国古典文论的某些特质,共同丰富和发展了“五四”文学的审美形态。林微音正是一个游走于创造社与新月社主将之间的超级粉丝,他被郁达夫邀请,当在情理之中。
“达夫赏饭”之局过程究竟怎样,可以从当事人的一些忆述中略知一二。
那天的女主人王映霞谈此次饭局:“那时,请客吃饭是常有的事,我们考虑到鲁迅是南方人,所以特地找了一家无锡馆,在四马路上的聚丰园,并邀请了柳亚子夫妇、郁达夫的兄嫂和青年作家林微音,陪鲁迅共进晚餐。柳亚子那时与鲁迅不很熟悉,因此,达夫就成了中介……这天鲁迅和往常一样,与大家谈笑风生。”严格来讲,此次饭局是鲁迅等人陪郁华共进晚餐,而不是相反,所以有“达夫赏饭”之谓。王映霞之所以这么写,是尊重了鲁迅身后形成的特殊地位。
郁华的夫人陈碧岑,即郁达夫之嫂,多年后作《怀鲁迅先生》一诗,诗前小引也提及这次饭局:“四十年前,夫弟达夫夫妇设宴上海聚丰园,在座有鲁迅先生夫妇、柳亚子夫妇、曼君及余。席间鲁迅先生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名诗,即在余室中尚悬有先生手书此诗复制墨迹立轴。物在人亡,而聚丰园亦不见影迹,怆然赋此。”此文中“鲁迅先生夫妇”系误记。从逻辑上判断,许广平本应在郁达夫邀请之列,但由于周海婴其时恰好患了阿米巴赤痢,鲁迅日记载:“上午同广平携海婴往篠崎医院诊,付泉八元四角。”故许广平当以照顾孩子为要务,并未出席饭局。
“达夫赏饭”之局散席时,郁达夫拿出一幅素绢,请各人题词留念,鲁迅当场写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赠郁达夫,字的上角写有“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八个字,以记录这是郁达夫请客时所写。所谓“闲人”,是鲁迅的自嘲和自谦。《三闲集·序言》里说:“我将编《中国小说史略》时所集的材料,印为《小说旧闻钞》,以省青年的检查之力,而成仿吾以无产阶级之名,指为‘有闲。而且‘有闲还至于有三个……”所以把杂文集名为《三闲集》,又自称“闲人”。“打油”即“打油诗”,亦为自谦。这幅鲁迅真迹现藏富阳郁达夫纪念馆。
“达夫赏饭”之局近半年后,鲁迅在为郁达夫书写对联的基础上,写了一首著名的七律,赠给南社诗人柳亚子。《鲁迅日记》1932年10月12日有如下记载:“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云云。”此诗后被收入《集外集》时,“旧帽”改为“破帽”,“破船”改为“漏船”,并题为《自嘲》。
鲁迅的这首诗是现代诗坛的杰作,特别是“横眉”、“俯首”句,成为代表鲁迅精神话语的一面旗帜。故郭沫若先生在《鲁迅诗稿序》中赞美这一联道:“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此论甚当。现代文学的研究者近年来对鲁迅“偷得半联”的真实意义有不同的解释,郭沫若即认为“偷得半联”是化用了清人洪亮吉《北江诗话》所引钱秀才的“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一联。但这是借了半句而非半联,况且,引经据典本是写诗要旨,化用前人诗句,是无需在落款时特别声明的,算不得“偷”。那么,“偷得半联”究竟是什么意思?还得从“达夫赏饭”之局中找答案。
1956年12月6日,《新民报晚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孺子牛”的初笔》的短文,署名“魏殷”,据信即为当年参加了“达夫赏饭”之局的林微音。文中提到了此次饭局上郁达夫和鲁迅的一段对话,现原文抄录:
1932年冬,郁达夫之兄郁华来到上海,达夫迎宴于聚丰园,并请鲁迅和柳亚子夫妇等三四人作陪。
鲁迅到时,达夫向他开了一句玩笑,说:“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
“嗯,”鲁迅微笑着应答,“我可以把昨天想到的两句联语回答你,这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是没有脱?”达夫继续这样打趣。
“嗳,给你这样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鲁迅说。
从林微音的忆述中看,郁达夫所言“华盖运”这一比喻提醒了鲁迅,使后者最后写出了“运交华盖欲何求”一句,所以,“偷得半联”应为当场从郁达夫处偷得“华盖”之喻以成诗耳。
为了应和鲁迅的“以请”,郁达夫和柳亚子分别写了一首诗。《鲁迅日记》10月19日记:“下午达夫来,交诗二笺,其一为柳亚子所写。”不言而喻,另一首为郁达夫所写。郁、柳二诗均为七绝。郁诗云:“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群氓竭尽蚍蜉力,不废江河万古流。”柳诗云:“附炎趋势苦未休,能标叛帜即千秋。稽山一老终堪念,牛酪何人为汝谋。”郁达夫、柳亚子的诗,仍然是呼应鲁迅在“达夫赏饭”之局上写出的名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及名联引出的《自嘲》诗,“达夫赏饭”营造出的意境隐约可见。
鲁迅很喜欢书写这首《自嘲》诗,1932年12月21日,鲁迅为日本杉本勇乘写扇面时,写的就是这首诗,并将诗中的“对”字改成了“看”字。当天日记载:“为杉本勇乘师书一箑。”箑即扇子,因杉本勇乘是和尚,故鲁迅称之为“师”。影印本《鲁迅诗稿》中可以看到鲁迅写的这个扇面,题款是“未年戏作,录呈杉本勇乘师法正”。所以,存世鲁迅《自嘲》墨迹共有两幅,均可视作“达夫赏饭”所得名联的衍生品。当年“达夫赏饭”之局引出了鲁迅三幅(分别写给郁达夫、柳亚子和杉本勇乘)疏朗有致、静穆浑然的墨迹及他和友人的三首名诗,民国名士这种山水酬唱、渔歌问答的风度,着实使人无限钦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