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庆锋
公元2013年7月4日下午,我本来要随其他同志乘大巴到河南省郏县去参加“时代中国万里行”活动,中午恰逢平顶山一帮朋友来访,席后朋友诚邀坐他们的车直奔郏县。
一路高速奔去,不料想,到了朋友所熟悉的郏县,竟然走错了路而找不到要去会议的报到地址,最后几经周折才到了会议所在的酒店。
这小小的插曲,使我想起了一个月之前的苏州同里之行。
6月的一天晚上,一位企业家朋友给我打电话,邀我一同到同里去参加一个会议。同里?我先是一愣。我不知道同里在哪里,也不知道同里有什么可以欣赏的地方。犹豫之下,盛情难却朋友的一再相邀,就随他奔向了江苏苏州。
一夜乘车,来到苏州,下火车转公共汽车,生怕没人知道同里是何方地界。没有想到,在苏州公共汽车站,居然专门开设了前往同里的售票窗口,而且还可以在售票窗口购买到同里的优惠游览套票。
至此,我只知道同里是一个旅游小镇,而不知道同里到底是什么模样。
来到同里,我们被安排到会议下榻的同里湖大酒店,一看星级,竟然达到了五星。于是,我不由得重新审视同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按照会议的安排,报到当天下午四点之后才有议程,我们一行三人决定趁中午时分去游览一下同里古镇。
我们是被当地的一个私家车带进同里的。因为我们在找进入同里镇大门购票处的时候,一个女人过来搭讪,说可以低于票价用车把我们带入同里。于是,我们决定冒一次险去尝试一下。
一进同里,首先被同里那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小桥流水吸引住了。
据说,同里镇是江南六大名镇之一,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的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面积33公顷,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是江苏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
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为“同里”。
这名称的变迁,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
同里是名副其实的江南鱼米之乡。由于同里河港众多,这里有取之不尽的各种各样的水产品,植物品类也齐全,有的可上餐桌,有的为时令补品,有的是应时果品,其中芡实(俗称鸡头米)被称为“水中人参”,为同里土特产中的佼佼者。
传说由于这里富足,人们把这块土地叫做富土。在宋代,官府要这里多交公粮,这里的人们不愿多交,便有能人想出了改名的办法。当秋后官府来收缴公粮时,他们不多交,于是遭到质问:既然是富土,为什么不多交?他们解释说,这里不叫富土,而叫同里,是人们讹传了。汉字过去是竖排的,将“富”字的一点抹去,将下面的“田”和“土”连成一个“里”字,上面的“富”字就成为了“同”字。从此,“富土”这个地名就变为“同里”了。
同里的街道是古老的,明清年间,古镇东南为居民住宅区,这里“地方五里,居民千余家”,街巷逶迤,室宇丛密,高墙深院的住宅建筑,给老街披上了一层幽幽深深的神秘色彩。宋元以来,同里的街道沿用埭,如南埭、东埭、西埭、竹行埭、陆家埭、道士埭等。
镇内的明清街,全长160米,古街保存了原来的条石路面,街两旁的建筑多为明清年间所造,保持了原来的建筑风貌,一路前去,古街上很有品味的店铺栉比鳞次,有的出售当地土特产,有的摆满了各种字画,有的挂着各种精美的工艺品,还有的现做现卖各种香喷喷的小吃,而写着店名的各色小旗在古街上空飘动,给人一种古风悠悠扑面而来的感觉。
穿梭于明清街道,流连在小桥流水,朋友要我站在“阿庆嫂茶馆”前拍一张照片,一位中年妇女走过来,邀我们到她的饭店小坐。一看时间,已是中午时分,朋友戏谑地说:“那就随阿庆嫂去品品江南风味吧。”
坐在小河岸边,看着小桥下面不时有小船驶过,仰望天空发现有各种鸟类飞翔。不知不觉,一餐下来,三个人竟然花去了二百多元。
据说,就是这个同里小镇,要想全面一游,需要两天一夜,而两天一夜的花费,要达到一千八百元之多。
回到饭店,打开电视,首先跃入眼帘的就是“你在那里,我在同里”,著名导演顾长卫拍摄的有关同里的宣传片不断播来播去。
于是,“你在那里,我在同里”深深地植入了我的脑海。
也正是这句“你在那里,我在同里”让我不得不把同里跟河南郏县的临沣寨连在了一起。
按照“时代中国万里行”采风活动的安排,我们先是走访了郏县三苏祠和郏县文庙。因为三苏祠我到过多次,而想把采风活动给的报道任务放在郏县文庙的采写上。不料想,出了郏县文庙,来到临沣寨后,我觉得不对临沣寨写点什么,大有一种历史的负罪感。
临沣寨原名水田村,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境内。
据《水经注.河水》记载:“柏水经城(宝丰)北复南,丰溪自香山东北流入郏境,至水田村。一由村南而北,一由村北而东,环村一周,复东北至石桥入汝”,因村在二水之间,故称“水田村”,后因红石而得名临沣寨,是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古寨。临沣寨又名红石寨、朱洼寨,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它有雄伟的红石寨城墙、潺潺的护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有“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之称。
走进临沣寨,我被它那古老的古代民居所震慑。在中原地带,能比较完好地留下这个历史的标本实属难能可贵。
但是,看到一些村民把旧房子拆掉而盖起现代二层砖结构的小楼,我又委实心痛。
当地一位乡干部带我们来到了一座大院。
据说,南北朝时期,甚至更早,一直有张姓人家在临沣寨繁衍生息。
明朝万历年间,中原地区暴发瘟疫,人口锐减,山西洪洞县一支朱姓人家移民至此,靠给张姓人家种田为生,同时也跟着张姓人家学会了编织芦苇席,并通过陆运和汝河水运将芦苇席和其他芦苇编制品贩卖出去。靠着聪明和勤奋,200多年后,朱姓人家成为寨中大户,张姓人家反主为佃,靠给朱家种田为生。至清道光和咸丰年间,四处奔波、见多识广的朱氏家族一分支的朱怀宗及其子朱紫贵、朱振南、朱紫峰三兄弟靠盐业贸易发迹,达到鼎盛,据说三兄弟分家时都是用抬筐来分元宝的。endprint
朱氏三兄弟发迹后以乐善好施、行侠仗义而为外人尊崇,但对自己拥有的巨额财富非常担心。清咸丰末年(1861年),面对纷繁乱世,朱氏三兄弟商议扒掉土寨,建石寨。寨墙为外石内土结构,外墙60厘米长的石头全部取自紫云山的红色花岗岩,内墙则就地取材,全部是挖自护寨河的土。为使寨墙坚固,红石条每一顺石隔一把石,中间空当用3~4块红石条顺着填满,再取土屯住夯实。寨墙内为朱洼村,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据说当年给寨墙放线时为求得公正,由一朱姓老人用黑布蒙住双眼,手提装满白灰面的篮子放线,于是就“走”出了人们今天看到的弯弯曲曲的寨墙。
乡干部说,临沣寨共有3个寨门,按八卦的三个方向设置,其中西北门因临沣溪而取名“临沣”,这也正是今天临沣寨寨名的由来,寨门上方红石匾上有楷书“临沣”二字,下边两扇榆木大门上包的铁皮已锈迹斑斑,铁皮上“同治元年”“岁在壬戍”的字样仍清晰可辨;正方向的南门叫“来曛”门,取自《诗经》“曛风南来”一句;东南门叫“溥(柏)滨”门,取自“利溥渠之滨”之意。
临沣寨的每个寨门上都有灭火水槽,还有用于对外射击的高低不等的枪眼。寨门外边均有两道防洪闸门和向寨外排水的暗道,设计精巧,防守自如,使人不得不叹服100多年前临沣寨人的智慧。临沣寨寨墙外是绕寨一周长达1500米的护寨河,据说当年与寨墙同时完工的护寨河宽15米、深4米,而今的护寨河宽仍有10米左右,深约2米。临沣寨南门一侧,沣溪潺潺汇入护寨河,与红石寨墙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古建筑专家到临沣寨考察后认为:“临沣寨民居建筑从明至清,在时代上没有缺环。它们集中地出现在一个村落中,这在中国实属罕见。在北京城里现存的9999座古代建筑中只有一间半是明代民居,想不到临沣寨居然有3间,临沣寨填补了中国古建筑在村寨方面的空白。”
面对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寨,对比六月到过的同里,我不得不对同行的一位朋友说,这或许就是南北方人的差距。
南方人把古人留下的东西变成了赚钱的工具,而我们北方人却任古人留下的建筑于风雨侵袭而不让它产生经济效益。
据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临沣寨当地村民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非常强烈,在无法得到合理解决的情况下,只能拆掉老房子,在老房子的地基上建造新房。于是,郏县决定开发保护临沣寨,但考虑到保护民居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村民迁出,而在计划中,临沣寨159户600口人中,至少要有450口人迁走,当地政府感觉难度相当大!
我不知道同里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我只知道,同里镇风景优美的古镇区,由鱼行、富观、上元三个居委会组成了鱼行社区,社区总面积0.85平方公里,总户数1325户,总人数3168人。社区内有企事业单位10家,旅游景点10处,学校1所。
而这些人员怎样安置呢?我没有具体采访,但透过满镇的一间间店铺、戏楼、茶社里面的各种服务人员,便可以窥见当地是如何安置当地居民的——他们可以当地居住、当地就业,只要能保持原来的古城古貌,岂不是两全其美?
而据有关资料显示,2011年,同里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78亿元,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2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721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00元。
站在临沣寨的古城墙上,思忖南方北方的思维差异,我不由得联想起临沣寨的变迁——朱姓人当初是怎样来到临沣寨的?他们又是通过怎样的努力反佃为主的?
我忽然间有了一种恐惧感。
我从六月走到七月,从同里来到临沣寨,走过了现代到古代的历程,让我有了深深地感悟:南方人怎么就会想到用古代人留下的东西做工具赚取钱财?而我们北方人为什么要守着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财富犯难而不能让其成为财富之源?
我们是该做些思考了,这思考就是,我们怎么从临沣寨走向同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