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运忠 中国国防部5日对部分媒体关于“中国军队将‘适时建立联合作战司令部,并已开展试点工作”的报道做出澄清,表示这一说法没有根据。尽管传言不实,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已对深化军队改革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中国军队改革势在必行,它的推动力来自于中国崛起的内在危机感和强国决心,也来自于现实的安全挑战和军事革命压力。 中国现行的作战体制仍是机械化时代的产物。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作战体制几经改革,虽有较大变化,但仍不适应现代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尽管各军种作战体系有联合的成分,但比例很小,层次也较低。军队改革重点仍放在了“精兵简政”上。 相比之下,美国在联合作战领域是先行者和引路人。美国早在1991年就首次颁发了联合作战条令,如今其太平洋司令部集中了海陆空以及特种作战部队。俄英法德等欧洲老牌军事大国,以及日本也都纷纷进行了联合作战体制的改革。 美国不断进行军事变革,每一次改革都有自己的内生动力,比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现实战争驱动,一流的科技能力和国家实力也为其提供有力支撑。中国也必须塑造这样的改革动力。今天我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军事科技和世界军事革命潮流要求我们必须以体系作战能力为核心建构联合作战体制,以科技为支点撬动军事革命,建立联合作战体制。 战争是验证军事改革是否正确的最大标准,美国的军事改革不断接受战场的考验并修正。中国仍面临安全威胁,但不会主动通过战争方式来验证改革成果。要检验改革是否正确,必须看我们是否顺应了科技变革浪潮,是否跟随了全球军事革命趋势。此外,还要看改革是否为中国军队带来更大的威慑力。 恩格斯曾说,军队的组织形态是由技术发展程度决定的。仗怎么打,军队就怎么建,军队改革就应以什么样的目标加以推进。中国军队现在的作战体制,各种作战单元、作战力量条块分割,各自为战。而现代信息化战争打的是军队体系作战能力,客观要求各种军事要素按照一定内在联系进行配置。 今天,我们的军队改革也面临阻力和挑战,一是我们必须根据国情、军情来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这是开创性宏大工程,需要科学的论证。二是军队改革和国家改革一样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体制编制问题是军队带有战略性、全局性、结构性的改革,涉及许多方面的利益,肯定会遇到认知和利益上的冲突矛盾,甚至会产生阵痛。 军队本应对科技革命反应最灵敏。信息化时代,我们没有选择,不进则退。从长期目标看,中国必须实现“强军梦”,其核心和支点就是“能打胜仗”。我们只能以改革为动力,实现强军目标。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军队现状有“两个不相适应”,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不相适应。建立联合作战体制是中国军队要实现强军梦必走的路,而它不会是一步到位的。▲(作者是济南军区某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