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龙经常被刻画成笨重的食草动物。但是,古生物学家最近发现,一只生活于1.47亿年前的食肉异特龙死于搏斗中的致命创伤。
这只异特龙身上的伤口与剑龙尾部的圆锥形骨刺形状一致。造成这样的创伤需要极大的灵活性,而且该创伤显然缩短了这只异特龙的寿命。这一证据显示,必要时,剑龙也能化身夺命杀手。
在美国地质学会上,休斯敦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罗伯特·贝克在其名为《剑龙的战斗艺术》的演讲中说道:“严重感染导致异特龙棒球大小的骨头坏死。”
贝克还说,类似的伤口也出现在被长角牛顶伤的圈地牛仔和马的身上。既然现在的大型食草动物——比如长角牛、犀牛和水牛——用牛角进行自卫,那么就有理由推测,长有尾部骨刺的食草恐龙也是通过此种方式进行防御的。
一个较大的区别是:剑龙是用尾部而不是头部挥舞它的武器。剑龙的骨骼化石显示,它们的尾部比大多数恐龙的尾部要灵活。
“它们没有封闭关节,即使在尾部也没有。”贝克解释道,“大多数恐龙的尾巴越往末端越僵硬,但是剑龙的尾部拥有强大的肌肉,可以精确控制到尾部末端。剑龙尾巴的关节跟猴子尾巴很像,都是为立体作战而生的。”
为了给异特龙致命的一击,剑龙需要在异特龙的身体下方挥舞尾巴,扭转尾尖,向外及向后翻转。贝克说,这对剑龙来说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