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是一种态度

2014-01-02 02:46余晶颖王妍如林艳朱俞仿
电影 2014年11期
关键词:克莱特普特卡梅隆

文/余晶颖 王妍如 林艳 朱俞仿

2014年2月,柏林电影节,导演林克莱特凭借《少年时代》斩获了最佳导演银熊奖,在著名的“烂番茄” 网站上,《少年时代》获得了100%的新鲜度。这是一部不算精致制作的电影,使用5毫米胶片拍摄,片中没有任何特效镜头,在低光度下,画质充满噪点,甚至有很多虚焦镜头。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林克莱特用十二年的时间记录了一个男孩的成长。

本期的专题策划便缘于《少年时代》的这份缓慢。

在一个人人都急于奔跑的时代,还有很多导演和摄制团队缓慢前行,用执拗的方式去关照我们生活的时代和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们,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他们静待一个男孩的成长,一批人的变化,一群狼的驯服、一门语言的创生。在他们的镜头下,似乎我们的脚步都跟着慢了下来。

《人生七年》(1-8)

1964年至今,每隔七年拍摄一次,已完成八季,仍在进行

《人生七年》系列纪录片始于1964年,初衷是讲诉来自不同经济背景的英国七岁孩童生活。那时候的迈克尔·艾普特才二十出头,只是负责调查工作。然而在他脑海中却出现了一个绝妙的想法,那就是七年后再来访问被记录的14个人。从那以后,每隔七年,他都会再次记录这群人的生活。2012年,《人生七年》的第八季在英国电视上播出。

从7岁到56岁,有些人的人生一帆风顺顺理成章,有些人则经历了动荡与波折,到了五十知天命的时候,有一点宿命与苦涩,却依然有变化发生。苏兹家庭富裕,青年时说不幻想婚姻,不喜欢小孩,终于还是有了平顺的婚姻和两个孩子,她总设想退出拍摄,因为影片不能反映全面的生活状态;出身精英阶层的约翰,早在14岁时就决定从政,后来做了律师,但是始终没能如愿以偿进入议会,35岁时,他已经目光温和,用心照料着家里的小花园,热心保加利亚公益事业;家境贫寒的汤尼曾经梦想成为骑手,14岁进入赛马场做学徒,21岁时骑着马头一个冲过终点线 ,却在28时放弃了骑手生涯,后来他成为计程车司机,结婚生子……

艾普特记录着这一切。当然,影片呈现出来的真实是有选择的。这个选择来自艾普特,也来自参与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艾普特片中的人物并不乐意受其摆布,好比写实小说作家,其笔下的人物对故事的发展有了自己的要求。私立学校

的查尔斯在成为BBC的制作人之后就退出了影片的拍摄;约翰在第四季时拒绝了采访,又在35岁回归;第七季,在伦敦东区长大的杰姬此时带着三个孩子失业在家,她愤怒地指责艾普特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一直低估了她……因为时间足够漫长,艾普特有充足的时间理解这些人物,自己的人生也与镜头中的人物联结在一起,而不仅仅是一个客观的讲述者。

艾普特说他最认同的是尼克。这位早熟的农家子弟考取了牛津大学,后来移民美国,成为大学教授,却最终放弃了做研究的抱负。他结婚,后离婚,又再婚。他看上去对自己的工作和第二段婚姻并无不满。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的是理想未尽,人生有局限。或许艾普特本人也感受到了尼克身上的那一点力不从心。艾普特后来也离开英国到好莱坞发展。《人生七年》之外,他曾执导《007:黑日危机》,并在2003年当选为美国导演工会的主席。

《少年时代》

用12年等待一个男孩的成长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林克莱特年近40,初为人父。关于成长,他有一些话想说,却无法在电影里让一个7岁的孩子一下长到14岁。2001年,他开始写一部实验小说,突然灵光一闪,如果每年都拍一小段,就能把所有的想法都放进去了。

林克莱特这么做了。从2002年夏天开始,每年暑假里的三四天,林克莱特把同一群演员和工作人员聚在一起,拍摄一个叫梅森的德克萨斯小男孩的生活,如此直到2013年10月杀青。林克莱特会问梅森的扮演者艾拉·科尔特兰,这一年发生了些什么,再结合剧本做些混合、改动。对这些演员和剧组工作人员来说,完成本片像是“业余作业”,每年在其它工作之余拿出时间拍一点,因为历时12年,也被调侃为“为奴12年”。

最终,166分钟的《少年时代》呈现的是一个男孩的成长。他的头发长了,短了,又长了,还被逼着剃过光头;他褪去婴儿肥;他的嗓音变得低沉,长出喉结;他露出青春期少年的满不在乎神情;他经历离别……时间本身也这样成为影片的主角。主角们用的通讯设备,从翻盖手机到iPhone4;美国总统由小布什变成了奥巴马;爸爸开的车从古董GTO变成了新款SUV;还有陪伴80后成长的《哈利波特》……

漫长的时间将影片变成了演员们生活中的一个部分。在拍摄过程中,艾拉像片中的梅森一样经历父母离异。艾拉在这12年中都没看过拍摄好的母带,直到影片全部完成。艾拉甚至对影片的最终上映都觉得不可思议,他觉得拍摄过程里大家就像朋友和家人,而看到电影上映就好像大家集体守护的一个小秘密终于公之于众了。

导演林克莱特的女儿罗蕾莱在片中扮演梅森的姐姐,起初罗蕾莱很乐意,三四年后她就兴味索然,请求林克莱特杀死她的角色,但林克莱特以过分暴力为由否决了女儿的建议。扮演父亲的伊森·霍克与林克莱特曾跨越30年拍摄了“爱在”三部曲,这一回,他每年都会腾出时间来完成这份“业余作业”。回顾这12年来的演出,他感觉到自己是真的变老了。在影片拍摄期间,伊森·霍克也经历了离婚、再婚,而且与片中角色一样,与前妻育有一儿一女,真的是跟着角色一起成长。

在这部自然时间与剧情时间完全重合的影片中,真实不时与虚构叙事相撞。片中有一场戏是父亲和梅森一起看球赛狂欢,观众在影片中看到的是真实进行的休斯顿太空人队的棒球比赛。而故事的拍摄地德克萨斯的休斯顿,正是导演克林莱特的老家,是他度过少年时代的地方。这些赋予了影片独特的纪录片质感。

《天堂之日》

只在黄昏进行拍摄,全片历时3年完成

在与制片人施耐特去古巴旅行的路上,泰伦斯产生了“拍摄一部完全发生在‘魔幻时刻’的电影”的想法。所谓“魔幻时刻”,即每天日出前、日落后半小时左右,那时天空转为深蓝或红色,但仍可清楚照映出大地上所有景物的轮廓,看起来像是从天空架设灯光,再照到地面的效果,颇有油画与剪影的视觉效果。

施耐特觉得这个想法十分有趣,他请来了为特吕弗等新浪潮导演掌镜的摄影师内斯特·阿尔门德罗斯。内斯特与泰伦斯一见如故,此前泰伦斯曾经看过内斯特摄影的黑白片《野孩子》,而内斯特也一直想做一个尝试──在拍摄时代剧时使用比老派做法少得多的人工照明,多数时候完全不用

于是,《天堂之日》启动了。

因为只用自然光线,泰伦斯每天只在日落前的短暂的40分钟拍摄。他每天只等待着黄昏,黄昏一旦到来,他立刻就第一个冲出房间,热泪盈眶地面对太阳。如此狂热固执,《天堂之日》的剧组人员不由感慨:“他根本不爱电影,他只爱黄昏和哲学”。摄影师内斯特对这样的拍摄方式感到兴奋,他从来没想过电影可以这样拍摄,“由于泰伦斯天才的直觉和勇敢的坚持,他几乎成为了《圣经》里的约书亚,盼望能停住太阳那不为所动的步伐”。

剧组从黄昏一直拍到日落,有时候太阳下山后还继续拍,没光线了,就拍剪影,或者去掉滤镜直接拍摄。尽可能地运用自然光意味着在拍白天的室内场景时只使用窗户透进来的光,而拍摄夜晚的室内戏时只用单一的合理光源来做有限的照明,例如手提灯、蜡烛或电灯泡。

泰伦斯不喜欢天空过分明亮的效果,蓝天让风景变得如同明信片,像是低俗的旅游宣传广告。在拍摄中,内斯特分别对天空和阴影进行测光,根据两者的光差折中进行曝光,结果就是人的面孔会有一点点曝光不足,而天空会有一点点过曝,让天空不会太蓝,但又不会变成灰白,呈现出一种怀旧的质感。

但信仰泰伦斯的内斯特却在随后突然失明,与此同时,泰伦斯也突然觉得,原来的剧本“太随意”,于是他让演员扔掉剧本,根据感觉来创造人物和故事。这些行为无疑增加了拍摄成本,制片人施耐特为此抵押了房子和汽车。

电影终于拍摄完成,泰伦斯却又剪掉了三分之一的内容,并增加了大量的旁白来打乱结构……这样捣鼓了一年的时间,泰伦斯又觉得应该重新拍摄一次,于是,他让施耐特找来已经解散的剧组人员,重新进行拍摄。施耐特此时忍无可忍,他找到泰伦斯,和他爆发了野蛮的厮杀。

但最终电影还是重拍了。让施耐特哭笑不得的是,泰伦斯把这部电影又剪辑了整整两年。这两年的时间里,泰伦斯不断用抓阄的方式决定某个段落剪辑还是不剪辑。

最终的影片中呈现出晚霞映照下的空旷田野、沾满露水的麦穗、晨曦中麦田里劳作的农民、天空中南飞的雁群、乱风吹皱湖面泛起的阵阵涟漪,光与影美不胜收。《天堂的日子》成为每个研究电影摄影者必看的影片。《天堂之日》参加了同年的戛纳电影节,获得了最佳导演奖,在奥斯卡奖上获得四项提名,并最终斩获最佳摄影奖。在某种意义上,《天堂之日》是在向有声片诞生之前的影像工作者致敬,向粗糙质感致敬,向缺少人工精致和光泽致敬。

导演泰伦斯·马力克

《狼图腾》

用3年时间驯狼,影片历经7年完成

为了在《狼图腾》中表现出复杂的“狼性”,导演阿诺需要走进狼的精神世界,把握这个物种的每个状态与动作。虽然利用电脑特技完全可以在银幕上塑造出以假乱真的狼群,但阿诺坚持用真狼拍摄,这使得《狼图腾》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困难的项目之一。

阿诺找来了驯兽师,为剧组养了30多只狼。光是养狼驯狼就花了三年时间。驯兽师安德鲁·辛普森来自加拿大。2009年电影启动之时,剧组找到这位素有“狼王”之称的业内最顶级的驯兽师。安德鲁说:“7年前我就看过这部小说,我知道会有人来找我。我等这个电话等了7年。”片方专门在北京和内蒙古建立养狼基地,从2010年开始,安德鲁为电影拍摄前后饲养了30只狼,几乎建了一个小型动物园。安德鲁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来专门训练这些狼,“首先要让小狼睁开眼,第一眼看见的人就是我,这样他们会认为我是他们的亲人。成年狼是不可驯服的,我们只有从刚刚出生还没有睁开眼的小狼开始抚育。我非常喜爱动物,把他们当做女朋友一样去爱。只要与狼王建立亲密关系,就可以指挥狼群。”

虽然经过3年的驯养,但这些狼演员依然具有野性。阿诺指着他和狼拥抱的照片说:“这张照片很容易把大家欺骗了,看起来我跟狼之间关系很好。这只狼是狼王,其实它是这群狼里面唯一一只会跟人走得很近的,我也是团队中它唯一会亲近的。”实际上,在阿诺之前的《火之战》中,已经知道该如何拍摄狼的野兽性,“很简单,你只要用杆子串一块肉在它眼前晃,然后在它要咬上来的时候撤走就可以了。”

拍摄时,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剧组走到哪里都会给这些狼建起动物园一样的基地,搭上绵延数公里的围栏与高墙。为了确保顺利拍摄,导演和制片人在拍摄前都会去拍摄场景五六次,确定哪个地方放摄影机,工作人员站在什么地方,还要给狼挑一个很好的位置,保证它们能够在优美的背景前,发挥它们的表演。

剧组在草原上的拍摄结束后,和狼相处了三年的加拿大驯兽师团队对狼产生了很深感情,极力请求将这几头蒙古草原狼带回了加拿大。

1-卡梅隆在片场

《阿凡达》

用4年时间创造纳威语

《阿凡达》的故事来源于卡梅隆的一个关于外太空的梦,那是一个全虚拟的新世界——潘多拉星球,有着全新的智慧物种——纳威人。作为一个新世界的新民族,纳威人也需要有自己的历史与文明,语言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创造纳威语之初,卡梅隆根据自己想象中纳威人的发音特点,确定了三种语音选择:第一种,如同汉语和越南语那种用声调表达语意的语音;第二种,像玛雅语那样用元音的长短来区分不同语意的语音;第三种,类似美洲原住民语言含有外爆破音的语音。而最终他选择了第三种,因为他觉得纳威人也应具有一种原住民的气势和风范。在确定语音的基调后,卡梅隆便创造出了30多个纳威语词汇,其中大部分是角色名和专属名词。

为了使纳威语成为更完善的体系,卡梅隆请来了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教授、语言学家保罗·R·弗洛莫,为影片创造出一套纳威人的真实语言。弗洛莫依据那30多个词汇为线索,得出卡梅隆理想中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自2005年开始投身创作纳威语时起,弗洛莫潜心探究了整整4年时间,终于创造出了一套有自己的语法规则和语言结构、可以使用且完整的语言体系——纳威语。成型的纳威语集合了印第安、非洲、中亚、高加索等语言的特点,有人听了觉得像波利尼西亚语,有人觉得像非洲的某种语言,还有的人觉得像德语或日语。

卡梅隆要求每位演员都要熟练掌握这门语言,在拍摄时所有纳威人的台词也都要用纳威语来说,所以卡梅隆和弗洛莫又用了13个月的时间编写出一部叫《如何说纳威语》的手册,来帮助演员们进行语言训练。影片上映时,纳威语已经有超过1000多个词汇,弗洛莫还在继续扩充它的词汇量,他说要一直做到自己做不了为止。其实,除了纳威人的专属语言,他们还为潘多拉星球上的所有动植物以及地名命名,后来,这些关于纳威人的文化也被编纂成了一本350页的《潘多拉百科全书》。

2-《阿凡达》纳威人概念设定图

猜你喜欢
克莱特普特卡梅隆
“严肃”的“戏仿”——从《普特迈瑟故事集》看辛西娅·奥兹克的“礼拜式”叙事
探索小日历
松鼠、坚果和时间机器
拿到卡梅隆180页的剧本和600页的笔记,罗德里格兹只改了几处奇观
听的艺术
闭上眼睛数到十
人生七年,又七年
马来西亚举行普特拉贾亚花卉节
善于倾听
卡梅隆的细节